文艺院团发展趋势

2019-11-13 15:56罗维
艺海 2019年9期
关键词:剧目管理发展

罗维

〔摘 要〕舞台是艺术表演团体的阵地,如何使剧(节)目在舞台上达到精彩呈现,即“出人出戏”是检验文艺院团工作是否正常运转的标准之一。如何让传统舞台表演艺术为主体的文艺院团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本文从院团长角度来探讨,怎样通过以剧目为抓手,以扩大市场为途径,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带领院团在新时代获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文艺院团; 发展; 剧目;演出;管理

近年来,在党中央、政府对文化事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文艺院团硕果不断,创作了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涌现出一批深受人民喜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重要努力和贡献。同时,文艺院团在当今文化快速发展与市场化环境下,如何实现和积极发挥在文化建设中主力军作用,已成为院团长们着力解决与思考的问题。

一、文艺院团现状

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文化建设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为全面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指明发展方向。此后,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政策直指文艺改革发展根本问题。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已出现转企改制、院团重组、机制改革、品牌效应、媒体托管和多种形式联盟六大类型的改革模式, 构成了我国现阶段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存在的基本框架。由于改革进程中呈现的诸多情况,影响院团发展的因素增多,主要有以下两种现状:1.虽然一部分转制院团在形式上完成了身份转换, 但实质上仍没有实现人物角色入戏;大部分转制院团没有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没有使其能够高效运转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演艺运行机制。2.另一方面,大部分文艺院团面临演艺市场发育不完善、大众文化消费方式多样化的挑战,文艺院团生产经营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有效的营销手段,从而使文艺院团陷入营业性演出持续低迷、戏曲剧团剧目存量萎缩、演出人才极度匮乏、观众流失的尴尬境地。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崛起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重大改变,以传统舞台表演艺术为主体的文艺院团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部分院团受原有习惯性工作思维、模式、目标的桎梏,改制后依然采用原有落后的管理制度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要扭转这一现状,要加强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其持续获得竞争优势,这是文艺院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获得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发展经验

(一)剧目是根本

剧目是艺术院团得以长期发展的根本,一个好剧目,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获得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经济效益。经典剧目是观众了解认识院团的途径,也是产生信赖和喜爱的基础。以湖南花鼓戏为例,《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享誉全国、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湖南文化象征性名片,也凝结了观众对湖南花鼓戏的独特情感。努力创作精品剧目,是文艺院团建设发展的源头。精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产出,凝结了院团主创人员、管理人员的智慧与汗水,得益于艺术工作者的精耕细作。

创作剧目前期,首先需摸清自己“家底”,了解队伍有哪些“兵种”,配备何种“武器”,自身团队的资质潜力、优势、劣势,这样才能在重组、分配、优化资源时做到心中有数。在搭建并全面了解剧种剧目及领导团队后,培养、训练主力团队是第二步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比如剧目创作是团队合作成品,它既要凝结创作人员思想,也需契合音乐风格和演员表演风格。设立定期剧目创作讨论,邀请多方人员参与讨论,这样就可以在透明、高效流程下加强剧目团队的沟通交流,也可拓宽作品的内容思路),让主力团队在这一套科学机制下,达成工作共识,促进院团良性循环发展。然后是强化训练,提高专业技能。这个过程也需要较长时间,只有精兵强将才能打硬仗,接下来的发展重心才能放在剧目创作上。

剧目创作时,还应明了整体与局部关系,而非单独依靠专家的建议——专家代表着精英群体,但其主观意见难以预示整个行业的发展。院团长需走出去与整个行业相互交流和探讨,真正于实践中摸清楚了整个行业的动态,就能找准发展坐标。在我中心创作以湘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为题材的《桃花烟雨》时,很多院团同样选择了“精准扶贫”这个题材进行剧目创作,而我们另辟蹊径,在保持湖南花鼓戏艺术特色、遵照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精准扶贫,全剧不喊口号,通过人文关怀和温度去打动观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仲呈祥先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观看后说:“这个戏可以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因此,笔者认为剧目创作一要根据自身条件脚踏实地,二要讲究科学合理,三要大胆创新。

(二)大力拓展演出

不论是在剧目创作还是演出中,应遵照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人民,以观众需求为本,在市场中求生存,在演出中求效益。因此,文艺院团首先要以观众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制定合理的演出价格、适应的演出内容、独特的营销策略等,以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剧场,实现培育新观众的愿望。

其次,文艺院团要开阔视野,加大与新媒体的融合力度,在已经开展的演艺惠民,戏曲进校园,驻点演出,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巡演等等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利用新媒体,建立优秀经典剧目网上传播公益平台,自觉担负起本剧种剧目的普及宣传职责,发展更多潜在受众群体。

最重要的是,演出要以精品剧目为支柱,做到常演常新,并以剧院为支点,打破模式,开阔思路,整合演出资源,获得更多的演出机会。

(三)发挥院团长的关键作用

在院团发展过程中,院团长起着领头羊作用,其决定对剧院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一名合格的院团长,需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韬略。若管理者对于院团所承载的艺术剧(品)种没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没有适应时代审美追求或艺术大局观及敏锐的时政把握感,将难以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当下面临诸多的“天下第一团”,院团长已成为艺术院团乃至戏曲剧种能否传承、发展的关键人物。固然,“明星”是剧团打响剧目的一大亮点,但这个因素仅能解决一线工作的技术问题,剧团这驾马车能否跑得起、跑得快,仍是“全靠车头带”。就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人们不会在意车头的作用,只有在前行感到吃力的时候,才会注意到动力问题。院团是否拥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系统,其发展状况关乎整个微观文化群体的生存方式、生存质量及文化价值观。因此,要积极发挥院团长在剧目选择、院团管理等方面的导向性作用,为院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发展思考和建议

(一)制度和管理

制度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是职工共同利益的体现,也是管理者最有效的施政手段。管理不能機械地运用某种模式,要相信科学管理。转变落后观念,建立科学管理制度,是许多院团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以人才为根本、以竞争为核心”,许多院团普遍存在人员结构失衡,重演出、轻管理等现象,转变以前的人事管理制度思维,参考现代企业标准来解决院团劳动用工分配不合理、人事结构失衡等问题,以此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在观念行动上,不仅要将制度落实执行到位,还要遵循简明高效原则,精简机构、优化人员,达到人尽其责、才尽其用。

艺术院团的管理,主要是做三件事:一是要扩大演出市场,想方设法留住戏迷、发展观众,投资剧目排演而没人看是无效劳动;二是得奖,获奖作品形成的品牌效应不仅能提高院团影响力和美誉度,更能得到政府支持,没有品牌的剧目和知名演员的艺术院团等于没有“户口”;三是要有人,人才要形成梯队,这是持续发展的保证。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偏颇了就会发育不良,齐头并进才能健康发展。

管理如同进行剧目创作,遇到什么样的题材,就要找最合适的人来做,要相信名家,但不能迷信,这需要我们从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探索更科学的剧团管理模式。

(二)培养青年人才

院团的剧目创作需有一支集编、导、演、舞美、音、化、服等综合力量的创作队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人才队伍建设,是院团的重要任务,是创作演出的基础条件,我们要激发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动力,充分激活成员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和贡献意识,借助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人才供需衔接畅通渠道,进而打造和形成充满活力的人才梯队。只有薪火相传,才能生生不息,剧院的发展要靠年轻人,而录用新人不等同于录用年轻人。年轻人有新思想,有想做事、想做成事,这对群体是有益的;年龄大的人,追求平稳,这不错,但没有冲劲就难以做到突破,停滞的思想没办法带来生机盎然的景象,更谈不上什么“战斗力”,因而需讲究年龄结构科学合理化。同时,年轻人不是都可以当干部,对所要管理的艺术种类有关知识没有深度接触,在艺术上没有思想追求,没有经过管理专业培训的人,是难以胜任院团一把手这个岗位的。对年龄大的人也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单位具体现实情况拿出切合实际的办法。将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将尖子人才安排上去,要谨慎,否则就是一种资源滥用。一名优秀的院团管理者,应在以下方面努力:1.深谙艺术品类及其文化;2.思路开阔;3.掌握一定的现代管理技术,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完善自身。

(三)尊重规律

每一艺术剧种或多或少都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沉淀,形成其自身特色和舞台样式,如何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继承发扬下去,需要文化管理部门、艺术表演团体、每一个从业者共同努力。向传统学习,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是戏曲剧种薪火相传理应承担的事务,尤其是在进行当代题材剧目创作时要鼓励主创人员到故事发生地了解民情民风,以保证剧目品质,同时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应该结合当今社会国情与当地特色,根据当下审美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在传统的基础上优化戏曲艺术内容和表演形式,激发戏曲艺术内在生命力与创造力,即创新是需要不断体会、熟悉、丰富自己剧种的内容,比如曲调、作品思想、舞台形式、内容新意等等,不是一味照搬外来舞台表演形式,因此需给创作人员、表演者更多的培训机会,丰富自身知识面。

新时代下,文艺院团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顺势而上,不断创新发展。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完善改革传统体制机制,在演艺市场和公共文化服务中解放发展艺术生产力,一定能够传承发展好承载中华民族人生观、价值观、美学观的戏曲艺术,使其走得更远,走得更广。

(责任编辑:张贵志)

参考文献:

[1]樊小林.对国有文艺院团转制“后改革”现象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0(10).

[2]纪然.我国文艺院团面临的问题及核心竞争力研究[J].美与时代,2016(3).

[3]王相华.尊重规律与回归本源[J].艺术研究,2016.

[4]张敬,陈世香.地方文艺院团改制成效影响因素探析[J].艺术百家,2018(5).

猜你喜欢
剧目管理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舞台剧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优秀剧目进校园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