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学管理标准建设

2019-11-13 15:54闵兆艳薛丽梅
参花(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工匠精神管理

闵兆艳 薛丽梅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的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高职教学管理中,这种精神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教学 管理

“工匠精神”始终贯穿“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八字理念,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敢于创新,将“工匠精神”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的言行举止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督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后发展。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古代社会从事手工制作的劳动者,他们喜欢不断地打磨、不断地创新自己的作品,使其到达完美、极致的效果,这种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态度被称为“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职业的态度。

二、“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学管理的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教育事业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高职教学管理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次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真正明白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工匠精神”落实到各个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也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弘扬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精神支柱。

三、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主要阵地和有效途径

(一)专业实训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只有将“工匠精神”和实际的工作环境、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才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工匠精神”,体会到其真正的价值意义。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由教学内容和理论实践两部分组成,在课堂上教师的谆谆教导也很难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其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将“工匠精神”应用到学生的实际工作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校学习和参与实训是不同的,在课堂上学习只需要跟著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学习就可以,而实训过程中学生会承受来自不同程度的压力,比如时间的掌握、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压力,但是为了能够完成相应的考核,拿到一定的学分,学生会锲而不舍、专心致志地克服困难,能够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可见,专业实训能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也是实现“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

(二)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程,所以应该将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制订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教师应该根据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和职业素养,将其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这样能够使学生真正具备“工匠精神”,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带头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专业课程小班化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开设课程都是公开课的形式,但事实表明,公开课的人数比较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也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同学,而且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开始实行专业课程小班化,小班化教学的人数相对较少,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能够及时解决课堂出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教学方案,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能够从侧面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应该加强社会的宣传和引导,在校园内应该营造一种“工匠精神”的学习氛围,将校园文化与“工匠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开展“认识工匠、走近工匠、了解工匠、学习工匠”的主题活动,通过对工匠生活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充分了解“工匠精神”,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有利的精神财富,使其能够真正学会“工匠精神”,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参考文献:

[1]于瑞,倪晋尚.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与方法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作者简介:闵兆艳,女,本科,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薛丽梅,女,本科,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工匠精神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