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奚鸣 汉阴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 陕西安康 725100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基于特殊的办学形式,使得他们的教学理念必须能快速迎合市场定位,从而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特别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音乐素养等,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而高职院校如何才能培养出基础宽厚、专业技能较强的高素质音乐专业人才,以满足招聘单位的客观需求,这是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需正确看待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师思维体现着教师的教学内在规律与想法,并影响着教学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同样,对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机制的制定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而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音乐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中,其教学理念不符合时下社会的发展趋势。教学过于死板,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影响一个艺术生的全面成长。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记忆理论知识、记忆乐谱等,其教学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不能受到社会专业领域的认可,失去教育价值。
相较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出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不够完善等现象。使得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产生诸多的局限,无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特别音乐专业对于设备的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当前社会中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要求他们除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还要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创作能力等。而当前的教学资源,并不能满足其教学需求,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意识引导行为,观念决定成败。高职院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若想获得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新的学习体验,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与音乐技能等,应创新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机制。因此,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及授课教师,应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标准,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需求等,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时代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不仅可学到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能有效提升自身音乐素养、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单项传输、“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教师应结合音乐教学内容与社会进行紧密联系,并能改变教学侧重点,逐渐重视起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高职学校管理人员,应对既往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与总结,重建音乐课程教学体系。将更大的比重,转移到实训课程中。尤其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应用,而不是为了考试成绩。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应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其对人们思想的重要影响。他们不仅肩负传道受业解惑的教育使命,同时,基于当前市场对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要求,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时,能够热爱自己的专业、职业甚至是行业。并使他们逐渐养成刻苦钻研的精神,能为艺术的发展、行业的进步等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促进国家的文明进步。针对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活动,基于其特殊的专业性质,教师更应积极融入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不要拘泥于课堂教学形式,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自然界中,使学生在原生态声音的影响下,去发现音乐之美。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并能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使他们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带给人们更多的听觉享受。例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春游等户外活动。学生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引导他们去感受蛙声鸟鸣、春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使他们在享受动听的自然之声之余,带给他们更多的创作灵感,深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总之,高职院校基于特殊的办学模式,更应顺应时代发展,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能了解音乐行业的动态发展、以及市场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标准。基于此,重新审视目前学校的教学机制等,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认真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过程中,能逐渐加大实训课程比重。并能在最大限度内,提供给学生更多走出课堂、融入自然的学习氛围,打破教学设备不完善的限制。使学生能对音乐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