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黔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实验小学 贵州遵义 564100
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德育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新目标,也是有关学生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结合教材实际,将德育素养融入其中,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凸显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真正实现德育与教学的合二为一,才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重点。本文就从实际出发,对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加以简要是阐述,让语文教学绽放光彩,凸显价值。
语文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学科,也是有关母语的教学,它在夯实学生语言功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如今,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小学语文课程价值的凸显必须要融入德育思想,赋予课程新的意义和内容,让语文教学更好的顺应实际发展。
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更健康的成长。小学生年纪尚晓,对于世界的认识还相对片面,道德素养和“三观”都处于逐渐养成的阶段。基于此,积极开展德育教学,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想,是帮助学生更健康的关键,也有助于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认识的同步发展。
树立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始终都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近年来,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想要让其真正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能够养成他们正确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德育教学的特点得以彰显。
学生所用的课本教材是我国教育专家结合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年纪和学习特点编写的书籍,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德育思想的渗透必须要以教材为依托,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子,进一步彰显德育新理念。教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对课程教学的方法加以创新,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协同发展和相互渗透。同时,也可以将教材内容整理出模块,以单元的形式实施教学,逐步渗透民族理念和德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比如,课文《圆明园的毁灭》、《难忘的一课》、《狼牙山五壮士》讲的都是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将几篇文章按顺序进行讲解,阐明课文的中心思想,突出文章的情感态度。
小学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而是要延伸到广阔的生活天地,通过广泛的实践性学习获得真实而深刻的语文知识。
比如,通过《詹天佑》、《怀念母亲》、《中华少年》这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势必已经泛起了涟漪,此时如果教师设计“祖国在我心”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口语教学开展“歌颂祖国”的主题演讲活动,则有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
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情感表达的一种渠道。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发怵,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理解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无法将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在写作过程中渗透德育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书写作文的过程中认识真善美,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比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简短的文章,在作文中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情,以便让他们深入体会母爱的伟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渗透还有些许问题,表面化形式严重。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视德育教育对小学生个人思想以及行为模式的影响,让语文教学成为小学生人生路上的引导者,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