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科兰 达川区逸夫小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育人的方法很多,但其根本在于教师的一颗拳拳爱心,是陶行知所讲的“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倾心付出。面对所有的孩子,教师应该这样,面对身处困境的孩子,教师更应该如此。
爱是灯塔,是希望,是孩子人生的未来。我不希望生活中再有生活窘迫、缺少爱的呵护的孩子,但希望不等于现实,希望也不等于教师有理由放弃爱的责任。葫芦小学支教一年,让我对德育教育又多了一些感悟:
了解孩子,因材施教,这看似是教育方面的常识。然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扪心自问,我们都做好了吗?我们对施教的每一个对象都真正了解了吗?我们是否还可以了解得更多一些?面对不断成长变化的孩子,我们有随时增加了解以更新我们的观念与方法的意识和准备吗?想到这些问题,我既庆幸,也不禁汗颜,让我汗颜的是,支教一年,面对那么多农村孩子,他们的家庭环境到底如何,一些孩子的不良习惯如何形成,尽管我也做了一些家访和电话了解,但毕竟没有尽知。没有尽知而偶有“怒其不争”的训诫,就难免会把不该孩子承担的责任迁怒于孩子,这就是教师失职!是的,教育无法完美,但教育者却应该追求完美,教育有所不能,但教育者却应该追求尽我所能。了解孩子是全面育人的第一步,既然我们永远在路上,那么我们唯有时时告诫自己多走一步,更进一步,用我们辛勤的汗水去获取撬动孩子心灵的支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教育不是加工产品,而是塑造灵魂。每个教育对象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大写的人,因此作为教育者,唯有真诚付出、以心换心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内心世界,获得教育成功。遭遇变故与挫折的孩子,农村有,城里也有,他们的心灵感受力大都粗糙,他们的情感大都荒漠化,他们对社会(包括老师和同学)大都有一种难以融入的距离感。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心灵中没有最柔软的部分:遭受挫折自暴自弃的孩子,心灵深处潜藏着对成功的渴望,遭遇误解自我封闭的孩子,心灵深处潜藏着对真诚友谊的渴望。教育者要做的,就是以真诚的沟通去触及这柔软的灵魂,以爱的雨露去滋润心灵荒漠,让他发芽开花。
德育工作,光有爱与真诚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育者多一份坚持,多一些耐心。一些教育对象中的“困难户”,触动心灵固然关键,但持之以恒的付出、春风化雨的引导才是重心。对一些遭逢困境的农村孩子而言,他们心灵的封闭和情感的荒芜太久:父母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外出务工的不少,家庭能满足孩子的主要是有限的物质需求,心灵沟通长期缺乏;对一些身处顺境的城里孩子而言,他们看似物质享受与情感呵护“双丰收”,但正是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精神关照,养成了部分孩子要么过于自我要么过于脆弱的心理特征。不论哪种情况,都为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真正有效的思想教育,必须是多管齐下、持之以恒,方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收获孩子成长与成功的喜悦。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讲话中指出,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然而对孩子们而言,有些人生活中洒满阳光,有些人却总是遭逢阴霾。享受阳光的孩子常常一路坦途,遭逢阴霾的孩子却更容易陷入泥泞。可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以貌取人”:我们把更多赞美之辞送给了阳光可爱的孩子,却皱着眉头训诫那泥水中苦苦挣扎的可怜生命。殊不知,命运之手已经捉弄了那泥泞中不堪重负的幼小心灵,我们岂可以再漠然视之或雪上加霜?因此,如果说命运的不公为遭遇困境的孩子关上一扇门,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以拳拳爱心为他打开一扇窗,多一些补偿,多一些偏爱。我想这是“教育公平”的另一种诠释。只有这样,那些遭遇生活和思想困境的孩子才可能迎头赶上,享有人生出彩的同等机会。
人们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育孩子,净化自己。作为教育者,关爱学生、敬业奉献是基本的职业操守。但教师也是人,难免因为重复持久的工作消磨了职业的激情,因为见多不怪的事例钝化了敏锐细致的情感,于是在对孩子的德育帮扶方面我们常常简单肤浅得过且过。但是当一个非同寻常的案例出现,它会唤起我们人性本善的本能,唤起我们作为教师的职业良知,促使我们去思考,去行动,去找回遗落的心灵之爱;而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又会让我们焕发职业的活力,从而去关注、关心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教育对教师心灵的洗礼功能。孩子的每一个不幸遭遇、收获的喜悦和别后的每一次电话诉说,都让我在心灵震颤的瞬间告诫自己:我是一名教师,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是我的天职,我应该做得更好!
人们常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光辉”仅是外在的光环,唯有爱,唯有付出,才能让这份职业变得崇高,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圣洁!多一份爱,或许就多了一位孩子人生出彩的机会,多了一位孩子梦想成真的机会。因此,在德育教育的路上,在爱心育人的路上,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该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