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纲 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2
随着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教育类基金会数量不断增加、争取捐赠金额越来越多、管理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社会参与人员越来越多、承担社会责任越来越重,社会对基金会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基金会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基金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党的指引和国家层面的引导。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类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工作,制定了相关应方针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在社会组织章程增加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的要求,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明确了作为新社会组织的基金会,要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类基金会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共同努力的社会组织。只有加强党组织建设,才能使教育类基金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教育类基金会发展已经迈入新阶段。
1、党建工作,引领社会组织正确的发展方向。社会组织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只有加强党建工作,才能保证教育类基金会有正确的政治站位和明确的政治方向。
2、加强党建,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基金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强党建,明确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和目标,在社会组织层面,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在教育类基金会层面,要贯彻和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吸引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上述各项要求,教育类基金会才能走的更快、更稳、更持久、更有成效。
3、结合党建工作,认真学习遵守和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是教育类基金会办会的必然要求。2016年,慈善法出台后,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如2018年出台的《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基金会投资活动有了明确的依据,基金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各项活动的开展必然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加强党建,遵守法律法规,无疑是基金会依法执业、诚信从业的必然要求。
4、加强党建工作为教育类基金会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面对怎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困难,只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组织建设,基金会发展的不同形式、方式和路径才有可能去试验,去开拓,去创新。
1、发挥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中的引导、决策作用,在基金会发展的重大事项上,要向上级党委进行报告,必要时还需要上级党委进行决策,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中,还要发挥基金会党员干部的作用,征求意见,做出调整,保证党建工作贯彻到重大事项的决策中。
2、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基金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度。社会对教育类基金会的期待值越来越高,而基金会本身的发展与新时代的要求还不完全相适应,例如高校基金会对高校的发展的贡献度还不够大。因此,在基金会的总体工作中,要加强党建工作,要激发党员干部干大事、干实事,比先争优的热情和决心。努力提升基金会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3、将基金会各项工作与党组织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探索主题活动等有效载体,与基金会争取捐赠、公益慈善活动、日常项目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如在有关公益慈善活动中,有意识的宣传党的有关政策。投入人力物力,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1、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将党组织建设明确写入基金会章程;2、按照要求,在各基金会成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创新型党组织;4、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人员建设、阵地建设;5、吸收捐赠人中的党员参与基金会党组织建设中来,在基金会理事会中探索开展党组织活动。与其他党组织联合,共同开展党组织活动等;6、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基金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新时代,党给予了教育类基金会发展,肥沃的土壤,宽容的环境、严格的政治引导。教育类基金人支要坚决拥护党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不断加强学习,将党的方针政策学懂、学透,融入到工作中,做好基金会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