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作品产品化路径研究

2019-11-13 21:46:34吕康佑四川工商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新生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产品化普世艺术作品

吕康佑 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事态,文化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了沟通交流的主要对象之一,艺术作品是文化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扁平化”、“地球村”的全球文化态势,单纯艺术作品展览交流使之形式、内容过于单一。促进文化交流的前提,提升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

艺术作品的产品化构成是将艺术作品转化经济的高效手段和途径。当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让艺术作品具有产品化的商业属性这一基本事实,是艺术市场的促进与发酵。在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艺术作品产品化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一、时代经济背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涵盖了经济产品文化的主要特征。文化的交流时时代的主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已从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涌现了大量的新事物。画廊、画商、商业艺术展品等等,艺术市场的交易流通,是催生艺术作品产品的时代价值。大环境艺术思潮、艺术市场交易成为了艺术产品的主要催化剂。时代经济的发展转向自由化,艺术作品逐渐融入到产品设计与交易中。

二、当代艺术作品本身的特殊价值

艺术作品本身是劳动的产物,但非同于其他产品,因为本身是具有较高的精神价值,同时在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较多的脑力劳动。艺术作品本身的功能价值较丰富,例如:文化价值、导向价值、美学价值、传播意义、实用价值等等。

三、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消费升级

时代经济的发展是形成社会意识的重要支柱,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形成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升。精神文化内容是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艺术作品向产品转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需求,由早期的为宗教、宫殿、装饰等服务,向当今人民大众对艺术作品的需求过渡转化,形成了一定的消费行为。由物质向精神进行消费,象征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呈现了消费内容的一种转变。

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了消费的升级,为艺术作品产品化路径提出了新的思路。艺术家可以将个人的艺术作品与时代背景、个人特点、大众喜好等角度进行创作,为大众消费提供具有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另外,在思想意识上,可传达时代的精神特点,弘扬艺术的魅力。

四、个性艺术走进普世大众

艺术通常给人曲高和寡的印象,艺术家有着个人对艺术的观点,对社会有着自身的观察视角。随着中产阶级对艺术作品的消费行为,普世大众对艺术作品的消费提升了艺术创作的积极性与社会性。当今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是科技高峰、互联网+、虚拟现实、3D打印、5G时代的时代,将艺术作品形成产品,不再遵循传统单一的艺术形式,在技术上不再是难事。

在内容上,应遵循新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应注重多角度、多材料、多应用的形式。例如:传统油画作品,可以是优秀的架上艺术,可以是供人欣赏的高雅艺术,但相对单一,受众群体相对较少。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艺术形式进行转化。将传统架上艺术作品寻找一种介质、一种载体,如:手机壳应用、丝巾应用、杯子应用、抱枕应用等等,可能不如架上艺术那么的庄重与高雅,但是生活日常用品作为艺术作品的载体,可以对艺术作品的受众剧增。由一件可以转化成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同时增加了艺术作品社会意义,阐释了个性艺术作品向普世大众的转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代艺术作品产品化是新时代重要的艺术消费行为,不仅可以提升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同时可以将艺术作品走进人们的生活,物质生活的满足解决的是生存的必要条件,精神层面解决的是内在的有效手段。高雅艺术、优秀作品不单纯是高高在上,令人惊叹。在新时代发展中更重要的是传达社会思想,形成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艺术产品化消费体现了人们物质生活的充实,呈现了对文化的需求,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作为当代艺术家可以不断探索对艺术的传播方式,探寻艺术作品的产品化路径发展,为更多的普世大众所服务,促进社会意识、思想进步。

猜你喜欢
产品化普世艺术作品
空间天线产品化在“资源”系列卫星上的应用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型号与产品化一体化工作模式初探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重大主题报道的产品化思维——《生活中的价值观故事》的探索和思考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5:56
弯道加速——筑福集团的房屋安全产品化创新之路
普世价值论
人民论坛(2015年1期)2015-09-10 07:22:44
“普世价值”的应有取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