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桓恺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224
网络作为一种现代通信工具,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媒体。在网络媒体中,每个人都可以扮演记者的角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记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中心。既可以是沟通者,也可以是受众群体。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是微信,博客,论坛,QQ等媒体应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积极力量,掌握大学生网络舆论动态,对于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的大学生的网络状况呈现敏感性、直接性、即时性三个特点。一是敏感性。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大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也容易受到网络意见的影响。当遇到一些网络事件时,大学生的反应速度快,思维活跃,方法多,容易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也容易被一些不良意见所影响。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参差不齐,没有了解真相的大学生容易将自己的情绪直接表达,甚至发布一些不良言论,对网络事件的处理造成不良影响。二是直接性,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群体之一,会熟练的使用新媒体来开展社会交往活动,也会直接通过新媒体接收到社会中第一手的信息,大学生群体在信息接收和信息发布方面比其他群体具有更大的优势,会更快、更及时的收到一些信息,信息通常是无缝连接的,也会更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发现新闻时及时发表评论,甚至被一些第一手的消息左右意见,影响对事件真相的判断。三是自由性,互联网拉近了世界上人与人的距离,成为一个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为自己的梦想展现一个巨大的舞台,同时网络的自由行也为规范管理留下了隐患。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了解外部新闻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建立了社交关系。移动电话等移动互联网设备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并拓宽了大学生知识的视野和知识获取的途径。大学生的历史身份,文化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观被开放和共享的新媒体所传播的各种思想所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和开放。新媒体的速度和效率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此外,它具有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并且可以通过诸如大学生携带的移动电话之类的移动终端准确且准时地向每个成员传输信息。同时,新媒体弥补了传统媒体缺乏互动,使学生能够及时收到信息。
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当前大学生的个性鲜明,利用新媒体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比较强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但是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那么在进行舆论指导的同时就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并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类型的的同学要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开展正面引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要及时作出信息反馈,畅通信息的沟通渠道。大学生是网络媒体中较为敏感的群体,他们在网络媒体中发达的意见,有很强的意愿需要及时的反馈,他们所反应的问题需要及时给与解答,并且要畅通网络意见表达的渠道,这样才能保证网络舆论的及时准确。有效的指导大学生在网络新媒体过程中的行为,不但要告诉大学生一些社会问题的是非,而且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参与权和知晓权,及时公布事件的真相并及时的反馈和回应。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以往的官方统一口径,统一发声的宣传模式。消息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多,非官方的声音可能会形成新的舆情,影响着大学生对事件真相的判断。因此,以前传统的舆情处理方式必须改进,要加强舆情的及时处理和研判,对制造谣言和干扰事实真相的一些舆论要及时的制止和删除,避免网络上的信息延伸到现实社会当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信息发布的权限和流程,做好权责明确,层层把关。及时深入到师生当中调研,收集一些学生反映强烈的舆论问题,及时解决或者反馈,定期分析研判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一些苗头性问题,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舆论走向。加强宣传队伍的人才培养和实训,提高业务能力,锻炼他们驾驭网络舆情的能力,在实际和网络互动中增长知识。
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要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就必须不断的创新,以新的视角、新的声音、新的维度来打造新的高质量的网络产品。产品的创新离不开制度的创新,只有大胆创造新的体制机制,才能激发出组织的活力,创造出的新的产品。探索新的激励机制,可以以项目为团队,开展线上的文化产品创编,以导师带团队的方式,领导学生参与到文创产品的创编当中来,在此过程中通过实际动手来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统一,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和文字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新时期我们可以采用轻松、愉快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拉近同学生的距离,可以使用卡通人物形象来讲故事,通过一小段通俗易懂的故事把深奥难懂的思想讲给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的思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