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小学生的人文积淀

2019-11-13 21:46:34戴向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湖南岳阳414000
新生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世界名著名著人文

戴向红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 湖南岳阳 414000

人文积淀是指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知识和成果的积累,并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新课标语文教学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将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学生的人文积淀紧紧结合起来,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向。

1 深入课内文本进行人文积淀

深入课内文本,就是深度挖掘文本内在的思想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从文本的内容来分析作者。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挖掘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人文积淀的目的。

1.1 通过故事情节,体会情感

如《少年闰土》中写到“我”在听到母亲提到闰土时,脑子忽然闪出了一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图画正是“我”记忆中的美好童年的幻影;而“我”的这次回乡,一半也是想要寻回那已经逝去的美好回忆,然而并不能,因为那“时时记得的故乡”不过是“心象世界里的幻影”而已,那一幅美丽的神异的画面,其实是“我”幼年时凭着一颗童稚的心,根据闰土的描述而幻想出来的梦罢了,“我”只是如“我”往常的朋友们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可以说,闰土的出现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虽然“我”也一直未能亲身体会到闰土所讲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和看瓜刺猹的乐趣,这些欢乐的记忆只在“我”脑中蕴藏、发酵,加上农村淳朴的乡情,最后汇结成了那一幅神异的美妙的图画。从作者对于儿时的回忆,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的、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与闰土儿时真挚而又短暂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1.2 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主人公的特殊性,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因此教学时,可让学生反复诵读,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蝶的片段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和课文的思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积淀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 挖掘传统经典进行人文积淀

2.1 名家名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名篇,从《诗经》《论语》,再到唐宋诗词、四大名著等,通过这些内容实现对学生进行人文积淀。

以《诗经·采薇(节选)》为例,我们可以分层次阅读。首先,读准字音,然后,划准节奏,了解意思,读懂诗意,最后,读出意境。老师作为诵读的示范者,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加之详细地解说,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初步感受诗的韵味。再通过分组等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我由“杨柳依依”发引,让孩子们去寻找《诗经》与其它唐宋诗歌当中如同“杨柳依依”这描摹景物的四字语句,孩子们通过阅读寻找交流,找到了诸如:桃之夭夭、蒹葭苍苍、芳草萋萋等大量的词语,既积累了词汇量,也让孩子们对汉语的美感有了朦胧的接触。

2.2 把握现代汉语有两个来源

现代汉语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古文,一个是外来词汇,而古文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学习《秋水》一文时,我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找一找这篇文章中有我们后世的那些成语。孩子们惊讶的发现在这样短短的一篇文章中,出现了:不辩牛马、大方之家、欣然自喜、望洋兴叹、贻笑大方这样多的成语。这样既加深了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同时也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这些经典的古诗文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宝藏,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在这样的阅读氛围的熏陶下,不仅增加了诗词积累,还培养了审美能力,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

3 运用世界名著进行人文积淀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对话,可以增长见识,丰富情感,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3.1 课内向课外延伸

我们讲课文内容时,教师可有意识的进行拓展,吊起学生的胃口,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比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师可以就此进行拓展,告诉学生,这只是《水浒传》中关于鲁达的一个故事,他还有“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故事,也都非常精彩;另外,《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个个性情不同,人人描写传神。这样学生也会自己在课外找书看。阅读之后通过读书汇报交流会、自制PPT谈阅读感受、办各具特色的《水浒传》知识手抄报,加深学生对名著的亲和力。

上《范进中举》,当然离不开《儒林外史》,可以介绍范进是在什么情况下中举的,让学生对作品有个大致印象。同时在讲小说中塑造的典型吝啬鬼形象——严监生时,由严监生引出世界文学名著中的三大经典吝啬鬼形象:巴尔扎克塑造的欧也妮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选出经典章节,让学生体悟其中的异同。

3.2 将原著改编成故事

运用世界名著进行人文积淀我们可以选择让学生将阅读的名著内容改编成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家能够阅读完名著,理解其内容,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讲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同学的阅读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年来,《傲慢与偏见》《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海底两万里》等数十部世界名著都成为孩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对象。

4 结论

由课内文本到传统经典和世界名著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中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真正达到了人文积淀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世界名著名著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这个暑假,我们一起享受阅读
教育家(2017年27期)2017-08-09 16:00:42
50部世界名著中的经典句子,你知道多少?
晚报文萃(2017年5期)2017-07-01 00:01:46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