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深 哲商小学
对语篇内容的深入解读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保障。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语篇内容,提炼文本主旨,理清教学重难点,把握语言框架,明晰语言的内在逻辑顺序。本课例属于对话式语篇,人物设定简单明了,对话内容层次分明,问题式地解读语篇是教师开展语篇分析的重要方法,能为接下来的具体教学环节设计提供切实有效的基础。
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对话主要呈现了Mike和Sarah参观Mr MacDonald的农场的情景,在参观的过程中运用特定的句型围绕胡萝卜和小番茄两种蔬菜展开问答。主要用了哪些单词和句子?在对话中,Mr MacDonald向Mike和Sarah介绍了两种农场蔬菜:carrots和tomatoes,主要运用句型:What are these?/They’re…/Are these…? 来进行交谈。人物语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把握人物情感,可以结合人物的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经验。Sarah询问未知事物时好奇的语气,Mike评价carrots时惊讶的语气,Mr MacDonald请Mike品尝tomatoes时自豪的语气。
语言交际以特定的情境为依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相应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其既不脱离教学内容,又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特点。
本课例选自新版PEP四年级下册Unit4 At the farm A let’s talk. 教师以参观Mr MacDonald的农场为主线,整个教学情境围绕主人公们对农场上的动物和蔬菜的问答而展开。首先,教师在导入阶段就“开门见山”,以歌曲“Are these, are those”和农场蔬菜水果图片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整体感知本节课的话题和语境,为接下来的语言学习做好准备。其次,教师旨在通过对主人公Mr MacDonald的引入来完整原文的对话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发生起因。
通过文本阅读可知:Mike和Sarah已经来到了农场,并且正在参观农场的菜园。而Mike和Sarah参观农场菜园之前发生了什么?农场主Mr MacDonald的还为他们介绍了什么?他们在参观农场的过程中有哪些情绪体验?这就需要教师为其语言背景做适当地补充和说明,增加文本呈现的整体性。
如何处理好语篇中关键信息的复现率是文本再构的一个重要的处理点。学生最后语言输出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受前期铺垫活动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创设的情境中以多样形式复现语篇的核心内容,在语篇的整体推进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感知、理解、运用语言。
首先,教师基于原文内容,紧扣文章话题、核心单词和句型,在“新知呈现”阶段再构两段文本, 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Mr MacDonald带领Mike和Sarah参观鸭子的情境,通过动画效果和人物对话,让学生感受“鸭宝宝”和“鸭妈妈”的特点,并逐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初步运用句型核心句型They’re… Are these…? Yes, they are.
其次,为了使学生最后的语言输出更加自然流畅,教师在前两个再构文本的基础上,复现核心内容,在“练习巩固”阶段围绕核心句型再构了两段文本,四个文本整体推进,“滚雪球式”地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使学生“发自肺腑、有话可说”。
文本再构在语篇教学中只有通过优化情境、巧设任务才会增加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语言输入量,增强学生课堂体验性与参与度,提高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本课例中,教师设计的教学主线是Mr MacDonald带领Mike和Sarah参观农场,依次参观了鸭子、兔子、胡萝卜、小番茄等农场里的动植物。教师设计了参观、采访、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任务,语篇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被不断推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按照“感知→理解→运用”实现有序内化。
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工具性、交际性、激励性的功能。文本材料是学生语言知识输入的源泉和载体,文本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效能。教师往往需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基于教材与学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进行文本再构时,教师应该紧扣每个单元的主题,抓住文本关键信息对其进行适当取舍和补充,使其既不脱离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又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语言知识。
新课标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效的课堂教学肯定是教师基于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水平、知识基础等学情进行的。基于学情的再构文本不仅符合学生对新知的接受范畴 还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志趣点,更好地为学生语言学习服务。如何将“备文本”与“备学生”相结合?教师可以梳理文本信息的内在逻辑顺序,将语言知识点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相结合,将材料中涉及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喜好相融合,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