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王志琴
榫卯这种古老的连接方式如今藉由今天设计师、艺术家们的创意,焕发了新的生机。
2019年9月12日-25日,第 四届淘宝造物节在杭州举行。造物节上,刘文辉的榫卯积木成为全场最大的亮点之一。刘文辉凭借把中国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做成“中国版乐高”,而成为今年的“天下第一造”。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榫卯最大的特点是不用一颗铁钉,仅靠榫卯工艺,可以做到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天衣无缝。
作为一项精湛的木工技艺,早在石器时代榫卯结构就诞生了,并被用在古代木建筑上。
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木制构件。随着挖掘工作的开展,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被发现。这种建筑用竖立的木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悬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其木构件按不同用途加工成桩、柱、梁、板,构件之间均采用榫卯进行连接。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甚至早于汉字的历史。
不仅如此,在河姆渡文化早期类型的又一处原始聚落遗址——慈城傅家山遗址中,考古人员发掘出了一些带榫卯的建筑构件,特别是3 块双榫槽板,板的一端两侧有两个方榫,另一端齐平,两侧凿出圆弧形凹槽。这种构件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是首次出土。
而榫卯结构被运用于中国古典家具中,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传说春秋时期,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 根木条制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这个玩具由3 组共6 根木条垂直相交组成,不用钉子和绳子,仅利用木器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连接、支撑,利用榫卯结构拼插而成的小型应用。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后人将这种玩具称为鲁班锁,也称作孔明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楚辞》也有对榫卯的记载。在《楚辞·九辩》中有这样一句话:“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人们在用木料制作器具时,凿出的卯眼叫作凿,削成的榫头叫作枘,凿和枘的大小形状必须完全一致才能合适地装配起来。然而方形的榫头是不能固定在的圆形卯眼里的,后人因此用“方枘圆凿”这个成语比喻双方意见不合,不能相容,配合不好,格格不入。
秦汉时期,榫卯获得巨大发展。作为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斗拱就是在这一时期被被普遍用于重要建筑物上。
隋唐时期,榫卯与家具、建筑同时进入发展鼎盛时期,高型家具迅速发展,木构建筑精密坚实。
宋代美学发展到了巅峰,一切皆具人文气息。在建筑上,宋代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汇集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阐述了专门的榫卯结构图谱,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范本。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的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这座始建于1056年的八角形木塔,除了第一层的4 米高石质台基外,其余各部分都是由木头建成,没有用一根铁钉和铆钉,全部采用传统工艺的榫卯搭建。它虽然营造方式简洁,却能够承受千年风雨。
到了明清时期,榫卯结构在红木家具这一载体上发扬光大到极致。那一时期在家具制作中使用到的榫卯结构共100 余种。榫卯结构进化的最终样式也凝结其间。
榫卯结构同样在建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故宫就是使用榫卯结构的木构建筑。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专家指出故宫之所以能一直屹立不倒全靠其内在的榫卯结构。
近年来,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家具在全球范围兴起一股收藏热潮。
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们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硬木材料制作的独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家具,它的最特别之处在于榫卯构造,一件家具往往要根据不同的衔接部位使用多种不同的榫卯结构。在业内人士看来,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灵魂,不仅演绎出明式家具外在造型的千变万化,也支撑起它们数百年间的久远流传。
以圈椅为例。作为最著名的明式家具,圈椅中就暗藏着多种特别的榫卯结构。例如扶手采用的楔钉榫,基于扶手圆而细的特点,匠师们采用分段式造法,两段弧形弯材之间的拼接也只能由楔钉榫的结构加以连接。
相比于现代家具铁钉加胶水的配置,传统家具上榫卯结构的应用,更成功地解决了家具变形、损坏、生锈、开裂的问题。当家具损坏时,榫卯结构的用处就显得尤为重要。榫卯结构便于拆装的特点可以让破损的家具构件得到替换,只要选用与家具木材质地、纹理一致的替换部件,就能使家具完美如初。穿带、走马销、银锭榫等榫卯结构也可以在隐蔽处修复家具,保持家具的稳定和美观。
榫卯结构不仅构筑起家具的外在美,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极强,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
作为古代工匠的必备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晰地反映出来。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工匠们练就了通过目测就能大致判断每块木头所受到的承受力的技巧。为了保证榫头与卯眼凹凸扣合的接口不会在木头长期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松动,工匠们会从不同角度、方位琢磨一根木头和其他木头如何通过榫卯结构相连接,由此使得接口处木头胀缩的作用力自然而然相互抵消。这种基本的力学分析正是实现家具结实耐用性的重要前提。古人说:“榫卯万年牢”,依靠的就是榫卯各个杠杆之间的相互卯合及自身的重力保持稳定。
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硬木家具的出现,将榫卯技术推上了技术上的高峰,也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自然天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技艺。
即使在当代,榫卯结构仍被视为红木家具的标志。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意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观念,正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求自然为人所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观。
这种天人合一的追求同样体现在建筑和家居之上。中国的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一座宫殿,由几万根木材铸造而成,凭借着榫卯交叉错插结构,支撑千年不倒。
1937年6月,近代中国研究传统建筑的先驱梁思成一行人来到五台山,找到了佛光寺。这座兴建于唐代(857年)的佛光寺被发现时,梁柱间的榫卯结构依然紧密相扣。而于1889年建成的法国埃菲尔铁塔,其内部那些巨大如车轮的螺栓必须定时拧紧,否则会因温差变化而松动。
古代木质家具可以说是木质建筑的缩影,结构严丝合缝又不着痕迹。榫卯结构的红木家具,除了具有便于运输、便于维修、保护木材等特点,其巧妙的结构限制了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扭动,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结实耐用。
明清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先生曾在《明式家具研究》总结:“四方形的结体是可变的、不稳定的,但由于传统家具使用了攒边装板、各种各样的枨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及托泥等等,加强了结点的刚度,迫使角度不变,将支架固定起来,消除了结体不稳定的缺憾,同时还能将重量负荷均匀而又合理地传递到腿足上去。”
榫卯这种古老的连接方式如今藉由今天设计师、艺术家们的创意,焕发了新的生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设计者正是参考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榫卯穿插,层层出挑”。如此一来,建筑不仅有了生命,而且满溢着浓厚的中国气韵。
此外,在贝聿铭等著名建筑师的作品中也常可见榫卯技术的运用。
不仅如此,榫卯还以其他方式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
2018年,腾讯推出了功能游戏《榫卯》,它是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为主题的科普产品。同一年,文创类电视综艺节目《创意中国》中也出现了榫卯的身影。在节目中出现的3D打印房屋将前沿的3D 打印科技和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相结合,巧用农作物秸秆,让房屋变成大型“乐高”。
2019年9月,“角楼纸雕记事本”“千里江山图纸雕笔记本”,还有可以组装的“榫卯橡皮”“牌匾橡皮”等140 多种故宫文具首次亮相,凭借着有趣的设计,“榫卯橡皮”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表示,故宫本身也收藏了大量文具类文物。文具类文创的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也广,这也是故宫“融入”生活的又一次尝试。
榫卯结构作为伴随木工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精巧发明,凝聚的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精粹。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阴一阳之妙,闪耀着古人与今人智慧碰撞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