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炜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来份杂碎》,讲的是中餐在美国的发展。看过之后才知道,吃饭这件事,还是离不开政治。
好吃不好吃这事,非常主观。美国人第一次接触高级中餐,是在1844年7月,清朝钦差大臣耆英和美方代表顾盛在澳门的望厦村会面,准备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大家要一起吃顿饭,先是美方准备了西餐,但耆英和几位亲信看到带血的牛肉和散发着腥味的奶酪,毫无胃口,越发觉得这帮美国人果然是凶残的恶魔,吃的食物也如此粗鄙。他们几乎一点东西都没吃,只是喝酒。而美国人呢,对于耆英邀请他们吃的“茶果”也很看不上,互相抱怨说,吃了一堆不知道是什么的又恶心又恐怖的东西。这次“茶果宴”,其实就是最精致奢华的宫廷盛宴——满汉全席。燕窝鸡丝汤、海参烩猪筋、鱼翅螃蟹羹这些寻常百姓一辈子都吃不到的东西,却给美国人留下了“中国人什么东西都往嘴里送”的可怕印象。
假如把饮食看作一份包含了文化信息的礼物,那么这可能意味着,吃的人不仅要在味觉和胃口上接受它,还必须在心理上接受它。心理上的这个因素甚至可能更为重要。
在《望厦条约》会面的半个世纪后,李鸿章出访。1896年8月,李鸿章来到美国,此行目的是宣传洋务运动,改善中美关系及保护在美华人的利益。这位70 多岁老人的到来,激起了美国普通民众对中华文化的好奇。
在华尔道夫酒店的高级晚宴上,李鸿章对那些法国大餐几乎碰都没碰,仆人端上中餐时,他才吃了起来。而端上来的中餐只有三道菜,一份切鸡、一碗米饭和一碗青菜汤。李鸿章在美国待了一周多,与此同时,纽约城里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人们纷纷涌入唐人街淘古玩,吃中餐。吃的是什么样的中餐呢?有一道菜叫“李鸿章杂碎”。在李鸿章访美的时候,杂碎是绝大多数美国白人唯一尝过的中式食物。这道菜从何而来?
这个时候的中餐馆主要是华人劳工开的,也是为华人劳工服务的。吃吃中国菜,能缓解一下他们的思乡之情。做菜的少有真正的大厨,大多是现学的手艺。所以做的菜都是拿肉丝、菜丝,再放点酱油随便炒炒,没什么技术含量,又快,很容易成为中餐馆的必备菜。至于说口味,也就不那么讲究了。
但是,物美价廉,奠定了它的阶级属性。在之后的100多年里,中餐馆一直是典型的工人阶级餐馆、平民餐馆。在上流人士遵照复杂的社交礼仪吃高级法餐的时候,那些为了实现美国梦而辛苦工作的平民,还有具有反叛精神、自称波西米亚人的作家和艺术家,纷纷来到具有异样风情的中餐馆。他们在这里欢歌谈笑,举杯畅饮,纵情声色。深夜的中餐厅总是热闹非凡,充满了都市生活的活力。
李鸿章和贫苦华工代表的不可能是同一种中国文化,但是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别。这个过程所反映出来的,与其说是中餐的扭曲和变形,不如说是美国文化在想象外部世界,并在这种想象中,对外部世界进行整合和吸收,形成新的美国文化。
李鸿章访美后不久,美国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方面,他们对外部世界更加关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文化也开始呈现出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特点。所以,美国人在这个时候开始真正接受和喜欢炒杂碎,并不是偶然。
到20 世纪30年代,杂碎已经成了一种便宜、有趣,又能饱腹的美式食物,跟火腿鸡蛋、咖啡饼干和炖肉一样,在美国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仔细想想,这本来就是一道美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