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构成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9-11-13 22:35庞忠海
华夏文化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艺术类一流专业

庞忠海 高 新 任 伟

【内容提要】探讨“艺术类专业构成与发展”问题,对推进艺术类专业改革、建设和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艺术类专业为研究线索,以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类专业建设为研究基础与案例,侧重对艺术类专业构成和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的开展、师资队伍的打造、研创展演反哺教学、管理与评估、一流专业建设等与发展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剖析,希望能引起各高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对此类问题的深入探讨,促其更加关注艺术类专业的管理、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对高等学校而言,专业是其依据社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是以一个或多个学科为支撑的若干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接口。专业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包括专业发展规划、设置、结构、布局调整及相关要素建设,专业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水平如何对办好高水平本科教育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区域专业布局、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四个方面,用浓墨重笔对专业建设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全国高校进一步高标准推进新时代的专业改革、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艺术类专业的构成

艺术学原为文学学科门类的一个一级学科,2011年,伴随着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下属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新一轮调整,将艺术类专业确定为33个,分别归属一级学科对应的5个专业类。近年来,社会对艺术人才需求的类型进一步拓展,艺术管理等目录外艺术类专业应运而生。其他学科门类也包含一些与艺术密切相关的专业,如教育学门类的艺术教育专业,工学门类的风景园林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管理学门类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些专业既可授予所在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也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艺术院校专业设置以艺术类专业为主,同时也设置若干与艺术密切相关的专业。如将上述艺术类专业与艺术密切相关的专业放在一起,按共有的艺术特质划分,也可将它们分为造型、表演、综合三大类专业。

全国70%以上的本科高校都设有艺术类专业,分布于艺术院校和部分非艺术院校。因此,探讨艺术类专业建设,对相当数量的地方院校有关专业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艺术院校,特别是地方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科研创作、展览演出、专业性社会服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所在地区的艺术类专业建设具有较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吉林艺术学院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艺术院校,艺术类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可在多个艺术学科支撑下开展某个专业的专业改革与建设;学校艺术学门类全部5个一级学科都入选了吉林省“十三五”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入选省一流学科,均为省内同类学科唯一;4个艺术类专业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占全省高校入选特色高水平A类艺术类专业总数的56%;在新一期教育部全部6个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校教师在其中4个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担任委员,同时学校还是吉林省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多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艺术类专业建设,依托优势学科牵引艺术类专业改革与建设,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其核心成果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吉林省高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艺术类专业发展水平、增强服务地方文艺繁荣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二、艺术类专业建设要素

(一)艺术类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依据国家尤其是地方文化艺术发展需求、学校艺术类专业办学实际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制订。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制与学位、主干学科、课程设置、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学生成绩评定等。其中培养目标应阐明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等)和就业主要去向;培养规格应分别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课程设置应注意并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体现 “两个贯穿”,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非常急迫的是从基础性、专业性、应用性三个方面,探索和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并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国家标准》中,设置6个方面共9类与艺术有关的专业标准:包括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标准,美术学类专业标准,设计学类专业标准,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标准(音乐类专业、舞蹈类专业),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标准(电影与电视艺术专业、戏剧类专业、广播电视类专业),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标准。艺术类本科专业目录中,按照偏重理论与偏重应用又可分为两部分专业,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艺术设计学等9个专业为偏重理论专业,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绘画、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24个专业为偏重应用的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对艺术类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特别重要,该体系一般含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外实践又包括校内课外艺术实践、行业组织的展览演出与艺术服务和参加旨在提升适应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等,体系应凸显理论教学与校内外、课内外多种实践活动的相互渗透、补充与融通,使课内外的每一项艺术实践活动既是课内教学的拓展和升华,也是对课内教学的充实、检验与完善。

(二)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

高校办学实践证明,对专业教师提出全员开展教学研究、投身教学改革的要求,以高质量的教研促进教改的深化非常必要。应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和教改实际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承担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规划部门及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立项。按照《意见》要求,要进一步厘清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结合艺术类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和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探索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适用的教学方法,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探索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紧密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保障与持续改进机制,加强对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进行针对性指导,促使其在形成鲜明特色的同时得到新的发展。吉林艺术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依托学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试验区,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设计学类、美术学类中具有造型特点的专业实施 “工作室制”“项目带动制”“产学研用结合”等培养模式,在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中具有表演特点的专业,实施课堂教学、艺术专业实践、学科专业竞赛、舞台演出实战融合的培养模式;积极进行培养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在全国地方院校率先实施了“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工程”,有效促进了艺术类专业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艺术类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专业改革、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师资规模、生师比和专业背景、学位、职称、年龄、学缘、海外访学经历等结构需科学合理,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学校人才、人事、教务、科研、展演、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等应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教师持续发展提升的制度与机制,如制定吸引、培育、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的制度,鼓励教师到国内外教育与艺术机构进修、访学、深造制度,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的制度,教研、教改定期交流制度,教师定期到对应的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的制度,等等。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培训机构应定期组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开阔学术视野、追踪学科前沿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高层次培训。偏重应用的艺术类专业,应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等措施,强化“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打造德才兼备,教学技能与专业技能精湛,既能教学,又会画、会表演、会设计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四)研创展演反哺教学

艺术类专业教师既需要承担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项目,也需要承担展览演出和专业性社会服务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研创展演项目是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延伸和提升。近年来,吉林艺术学院建设了国内地方艺术院校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的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平台体系(3个国家级平台、12个省级平台),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等60余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这些高层次平台和参加众多业界有影响的项目,使服务国家文艺发展繁荣、传承创新地域文化与专业课堂教学、科研创作、展览演出、专业性社会服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契合,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艺术素质的提升。

三、艺术类专业建设的管理

(一)艺术类专业管理机构

国家、各省和各高校都设有分管专业建设的行政管理机构,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处室和高校的教务处,分别负责全国、各省和高校专业的宏观管理;一些特别重视专业建设的高校,专门成立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强化对专业建设的组织、管理与指导。宏观专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制定全国、全省、全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组织实施专业评估或专业认证,等等;微观专业管理的重点是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建立专业建设激励机制、健全专业管理制度等。高校的教学单位负责专业建设的微观管理。各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特别重要,教育部、省、高校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负责对全国、各省、各高校专业改革、建设、发展进行指导,对专业健康发展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其中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是从高校自身或相关政府机构、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中选聘,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为:掌握国内外艺术学学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省及学校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精神,依据社会需求论证学校专业结构和布局,指导学校新增本科专业的申报工作;根据《国家标准》和社会文化发展对艺术人才的实际需要,指导各教学单位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艺术学学科专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导高校专业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审议或推荐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和成果;按照教育部、省、校的要求,指导艺术类专业评估、国家、省两级一流专业或特色高水平专业的推荐申报工作等。

(二)艺术类专业评估

专业评估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专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专业评估包括国家、省教育行政组织实施的面向全国或区域的专业评估,也包括社会评估机构组织的专业评估,还包括各类高校组织的校内专业评估。从1985年开始,国内关于非艺术类专业评估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但关于艺术类专业的评估则刚刚起步,其主要问题是在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上,体现艺术教育特征不够充分,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艺术类专业评估的有效开展。从创新艺术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角度,其一、二级指标可与非艺术院校大体相同,即可设置“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培养质量”“质量保障”“优势与特色”7个一级指标及对应的二级指标;但在主要观测点的设立上,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也要符合文化传承创新及艺术发展的规律。为了增强可操作性,应强调如下几个原则:一是导向性原则,要全面贯彻《意见》中明确的本科教育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的评估思路,核心是对学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效果进行评估,还要特别重视对艺术类专业发展规划的考量;二是代表性原则,可选取一定比例的专业骨干教师,优秀在校生和毕业生,标志性的教研、科研、创作、展览、演出项目和成果做相应指标的评估参照,并通过明晰的表格和简短的叙述加以展现,使评估的客观依据更具可信度;三是条件性原则,除了与非艺术院校类似的公共办学仪器设备设施外,对专业工作室、基功教室、演播厅、音乐厅、展馆、剧场、琴房、画室等都是考察评估内容。

(三)艺术类一流专业打造

专业设置、建设、改革是其发展的必要前提,艺术类专业要发展得有质量,就需要瞄准一个“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发展目标加快建设、深化改革,一流专业“双万计划”的实施,为艺术类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努力的方向和参照标准。《意见》明确指出:“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双一流'高校要率先建成一流专业,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 因此,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高校与地方院校依据不同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都可以建设一流艺术类专业,这对有条件的地方院校打造一流艺术类专业是一个很好的激励。一流专业要有一流的专业建设理念,注重支撑主干学科办学优势的引领、注重专业办学特色的凝练、注重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注重与社会需求的契合;一流的师资队伍,应有国内业界有影响的专家担当专业带头人,同时对专业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学位、职称、年龄、学缘、海外访学经历等都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一流的课程结构,即瞄准学科前沿与主要服务行业发展的实际,精选课程和教材内容,构建具有时代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一流的演展与设计,即立足文化传承创新与文艺繁荣需要,依托国家艺术基金和政府委托的重要文化艺术项目等,打造在业界有较大影响的展览演出与设计服务品牌;一流的专业教育教学设施,包括购置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打造先进的艺术教育环境,建设国内领先的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现代化的音乐厅、再造空间、剧场、艺术文献资源中心等;一流的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正在推进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覆盖文、理、工、农、医、教等专业领域,艺术院校这方面尚属空白,有条件的院校特别是有雄厚办学积淀的专业艺术院校,有责任瞄准一流加快专业建设,推进卓越艺术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与实施。高校的五大职能,在专业都应有所体现,基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在履行相应职能时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处理好“学”与“术”的关系,将文化传承创新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社会服务、国际艺术交流各个方面。近年来,吉林艺术学院注重发挥省特色高水平学科,特别是省一流学科的优势,加大力度牵引全校艺术类专业改革、建设与发展,在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队伍、科研创作、展览演出、专业办学设施诸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与省级品牌专业都加快了向一流专业迈进的步伐,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团队层次不断提升,带头人相继获批“文化名师”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科领军人才;绘画专业逐步形成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写意性油画省级创新团队与优秀教学团队,先后承担以弘扬中华及地域优秀文化为主题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近十余项;表演专业积极实施“以演出带动教学,以创作深化教学,以竞赛促进教学,以社会检验教学,实现从课堂走向排练场,从排练场走向剧场,从剧场走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院校培养一线戏剧影视表演人才数量最多、质量较高的专业之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依托国内高校领先的现代化教育教学仪器设备设施与教学环境,不断深化基于“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教学改革,办学水平迅速提高,近年来在全国较权威的第三方评价均位列前三甲;音乐表演专业(流行音乐方向)经过十余年的不懈能力,办学实力和水平得到国内同类专业的广泛认可,在《中国好声音》等重要流行音乐表演节目及竞赛活动中均取得骄人的战绩。

猜你喜欢
艺术类一流专业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部分专业介绍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专业修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