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东
洪家楼南路10号。
这是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镇的一个门牌号码。
从1路公交车终点站洪家楼站下车往南走,有一个窄窄的胡同。胡同不直,夹在两侧的宿舍楼中间,有点弯曲。沿着胡同往南走200多米,上一个小小的坡道,路东是公交公司宿舍院长长的院墙,路西有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沿街是一座南北向的四层办公楼,四层楼的北侧是小院的大门。靠南侧的墙垛子上就挂着“洪家楼南路10号”的门牌。
从1986年开始,这个门牌就挂在那里了,不知道还能挂多久。就像好多好多事我们不知道一样。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说起来,他还说,怎么会把一个文化单位安排在一片居民区中间呢?谁知道?可能当初申请的时候,负责审批的人员正好看到这里有一块空地儿吧!谁知道呢?很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偶然的决定,让这个偏居一隅的小院成为齐鲁大地许许多多爱好文学者感到神秘,甚至神圣的所在,成为他们心向往之的地方,给很多人留下了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1987年7月初的一天,忘记那一天是阴是晴,是凉爽还是暑热了,一个瘦瘦弱弱的青年从1路公交车上下来,穿过那条有点弯曲的胡同,怯怯懦懦地走到这个小院的大门口。他看了一会儿靠南侧的墙垛子上挂着的“洪家楼南路10号”的门牌,又看了一会儿靠北侧的墙垛子上挂着的“山东文学社”和“山东省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家》编辑部”的牌子。
从大门进到院里,西侧迎面是一座锅炉房,南侧是一座东西向的五层宿舍楼,北侧是院墙,墙外是另一个单位的宿舍,靠西头有两间简易房。东边的办公楼,南边的宿舍楼,西边的锅炉房,北边的院墙,把小院围成一个长方形。
“你找谁啊?”传达室里走出一个五十多岁的人,胖胖的。
“不找谁。”
“不找谁你来干嘛?”
“我是到这里来工作的。”
那个瘦瘦弱弱的青年就是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当初的情形应该和后来许多来找我和其他编辑的初学写作者差不多吧?只不过他们应该说是来找某某编辑的。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工作、生活在那个小院中的人群里的一员,从一个文学爱好者成为许多文学爱好者眼中的“老师”。当时,心中真的有许多的惶恐啊!
那时候,小院刚刚启用一年左右,一切都还是整洁、新鲜的。从办公楼一楼沿楼梯向上走,转过弯来就看到二楼墙壁上镶嵌的大幅壁画:一个穿着裙装的少女在放飞一群白鸽,浅绿的色调,白色的鸽子,青春的少女,让人感到清新、明快,充满朝气,就像那个昂扬奋进的时代和那个时代的文学。那时候,文学已经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新诗潮”“现代派”走到了“寻根文学”,文学潮流的每一次变迁都牵动着全社会关注的目光。
据说,“洪家楼南路10号”院是以山东文学社和山东省文学研究所的名义申请行政划拨土地、由省财政出资建设的。那时候,山东文学社和山东省文学研究所都是省文联下属的事业单位,省作协也是。那时候省作协的全称是“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与省文联一起在大观园南边的经六路117号那座至今还在使用的古朴的小楼里办公。那几年正是文学艺术事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各个艺术家协会陆续恢复或组建,那座名副其实的“红楼”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了。老资格的山东文学社和山东省文学研究所独立门户可以说是应时应势之举,“洪家楼南路10号”也因此见证了我省文学事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
我刚到“洪家楼南路10号”院的时候,那里只有两个单位:山东文学社和山东省文学研究所。山东文学社在一楼、二楼办公,山东省文学研究所在三楼办公,四楼是两家共用的,西侧的大房间是会议室。山东文学社那时候兵强马壮,工作人员有十几人。山东省文学研究所与《文学评论家》编辑部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工作人员都是身兼两职,既是研究人员,也是编辑人员。刚刚入职的我是山东省文学研究所暨《文学评论家》编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又成了山东文学社的一名编辑。
1988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省作协由处(县)级单位升格为与省文联平行的正厅级单位,同受省委的直接领导。三次作代会选举产生了省作协新的领导机构。冯德英为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润滋、尤凤伟、左建明、张炜等为副主席。山东文学社和山东省文学研究所与文学创作室、文学讲习所、黄河诗报社、当代企业家杂志社和《作家信息报》等原属于省文联的7个事业单位划归省作协。作协工作人员也随之进行了大调整,王润滋任《山东文学》主编,我被调到山东文学社,担任小说和评论编辑。办公室从三楼搬到了二楼。同年,省作协接收省出版社《柳泉》的刊号,创办大型文学双月刊《时代文学》,洪家楼南路10号又多了一个新成员——时代文学杂志社——在三楼、四楼办公。1989年3月,《时代文学》创刊号正式出版。
1988年10月,省作协内部发行的报纸《作家信息报》申请到国家正式刊号,改版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作家报》。1989年,洪家楼南路10号再添新成员——作家报社,在四楼办公。一座不起眼的四层小楼,容纳了一家文学月刊、一家大型文学双月刊、一家文学评论双月刊、一家文学类报纸,还有一个文学研究机构——洪家楼南路10号迎来了它最辉煌的一段时光,也可以说是鼎盛期。有过这样辉煌岁月的小院,应该并不多见。
那时候,作为领导机关的省作协在经六路117号院办公。但是,对许多作家来说,特别是还在文学之路上蹒跚的初学写作者来说,他们绝对不会关心作协在哪里办公,他们关心的是文学刊物和报纸在哪里办公。他们想让刊物发表他们的作品,他们想让报纸推介他们的作品。在他们心目中,洪家楼南路10号绝对是圣地一样的存在。那时候没有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许多作家把稿子一遍遍修改了、誊清了,用颤抖的手在信封上写上“济南市洪家楼南路10号”,把稿子装进去,把希望装进去,邮寄给其中的一家,邮寄给其中的一个编辑,心中念念想想,期望能够接到来自“洪家楼南路10号”的一封用稿信,哪怕是退稿信……也有许多作者,在不知道念叨“洪家楼南路10号”多少遍之后,或邀一两个好友,或者独自一人,坐绿皮火车,坐长途汽车,或者坐了汽车再转火车,辗转来到济南,像我第一次走到洪家楼南路10号一样,盯着门牌和那几个单位的牌子……
在洪家楼南路10号,我不知道接收了多少封这样的投稿信,我不知道接待了多少个这样的拜访者。我知道的是我没有让一封信石沉大海,没有让一个人如遇寒冰。不久前,遇到一位作家,他说他还保存着一封我20多年前写给他的信呢,一封来自“洪家楼南路10号”的信。不过,我真的不记得我是不是真的给他写过信,更不记得我在信上说些什么了。
在洪家楼南路10号,我娶妻、生子,度过了最初的一段职业生涯。我从洪家楼南路10号寄出的稿件,也有一些变成了铅字。
小院有四季,也见证了文学的波澜起伏。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文学有所低迷,往洪家楼南路10号寄的稿件少了,到洪家楼南路10号拜访的作家也少了。1994年,山东文学社和时代文学杂志社改制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小日子一开始还挺舒服,不久就被市场呛着了,开始了惨淡经营的时光。1999年,最后一个进驻洪家楼南路10号的单位最先离开了——《作家报》被大众日报社接收,改办为《半岛都市报》,成为山东省第一份都市类晨报,2012年报纸日均发行量为115万份,荣登世界日报第48强。文学评论双月刊《文学评论家》,先是1993年1月改为综合性的文学双月刊《文学世界》,又于2001年4月改为选刊类的《新世纪文学选刊》,可是始终没有得到市场的青睐。
2001年,省作协在舜玉路40号新建的办公楼正式启用,山东文学社、山东省文学研究所暨《新世纪文学选刊》编辑部、《时代文学》杂志社按要求搬到新址集中办公。洪家楼南路10号办公楼人去楼空,后来被用作省作协新入职人员临时居住的宿舍。大门口,“山东文学社”“山东省文学研究所”“《新世纪文学选刊》编辑部”“时代文学杂志社”的牌子都没有了,只有“洪家楼南路10号”的牌子还挂在那里。
听说,十几年来,宿舍楼上的住户也屡有更迭,很多已经不是与文学有关的人了。他们住在那里,却不知道那里是哪里,不知道那曾经的曾经。
但是,有的人会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