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舟
2019年8月22日晚上11点,杨舟发了条微信朋友圈:“这个世界最长的距离,也许就是你和未知的距离,却也是最短……”这句话,最能代表她此时的心声。
第二天一早,她就从常州赶往南京,参加首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训练营。一整天的课程结束后,她又匆匆赶回常州,新公司的同事们还等着她开会。
“无论是做新媒体,还是不久前被常州广播电视台任命为新公司的管理层,对我来说,都曾是未知的世界。”自2007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杨舟一直涉足新领域,她与未知的距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
做了12年记者,杨舟一直奔波在一线。她很熟悉常州市妇联,因为跑这个条口的新闻,她几乎每天都和妇联人在一起。
“女性的声音,总是在温柔中蕴含力量。”杨舟发现,妇联人很像她喜欢的央视《半边天》主持人张越,自然、随和,善用智慧和深入人心的交流方式,打动人,感染人。每当妇联有活动,杨舟总会主动参与。很多人把杨舟也当成了妇联人,遇到了妇女维权、留守儿童的问题,总会第一时间联系她,她也会积极解决,“这让我感到了被需要的温暖。”
2017年,常州市妇联举办“最美家风在龙城”活动,导演刘旭想请一个嘉宾,来串联各个好家风的故事。和妇联一商量,大家意见都很一致,就是让杨舟来做。那一天,站在舞台上,看到那么多家风故事都是自己采访过的,杨舟很为自己的工作骄傲。
“我的成长和妇联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杨舟说,她是近年来妇联深化改革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特别是省妇联Women+“在你身边”云平台的上线,都让她感受到时代的进步,这些感悟也鼓励着她不断思考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2019年6月中旬,看到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的征稿信息,杨舟眼前一亮,这是个好机会,但想到参赛者必是高手如云,她有点底气不足。在她犹豫之时,一些妇联的朋友陆续给她打电话,鼓励她参加,“你肯定可以的。”
杨舟
这次融媒体大赛,对女性新农人的主题非常关注,这让杨舟格外感动。杨舟的丈夫出生于农村,她常常和他一起回村,与婆婆一起赤脚下田。那种脚踩大地耕耘收获的感觉,让她感受到土地和女性之间的共性——孕育。留守乡村的女性不仅守护着田地,更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杨舟想到自己采访过不少乡村女性。她想把那些故事再挖掘一下。
杨舟选中的是顺顺的故事。
顺顺原名陈逸轩,90后,在网上销售老家溧阳南山特产,做得不错,被妇联人推荐给杨舟。
杨舟带着好奇,走进陈逸轩家。院子里铺满了腊肠、腊鸭,咸香扑鼻。接下来的采访,令杨舟感动。“陈逸轩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人,真诚、坚定。”陈逸轩从扬州大学毕业那年,家里经营的板栗合作社遇到了板栗滞销,亏了200多万元。父母觉得对不住邻里乡亲。于是,陈逸轩决定回乡,帮助乡亲们把南山特产卖出去。在微信朋友圈里,老同学们发布毕业旅游的照片,陈逸轩发的却是土鸡养殖、销售的信息。她也曾不好意思,想要屏蔽很多人,但为了多卖些,她没那么做。
后来,碰上鸡瘟,陈逸轩想过放弃,但第二天,她依然天还没亮就起床,收拾农货。因为她不想轻易放弃。杨舟和她一起,去了很多农家收货。人们看到陈逸轩,老远就从家中把收好的农产品拿出来,目光中充满了期待。村里有30%的女性被陈逸轩带动起来,依靠养殖劳动致富。
“那天很冷,我们坐在院子里,太阳从陈逸轩的背后照过来,勾勒出她的轮廓,熠熠生辉。”在陈逸轩身上,杨舟仿佛也看到了自己这么多年不懈努力的样子。
杨舟在工作之余,剪辑了短片《农场主顺顺》。她希望这个作品能引起更多女性的思考——面临选择时如何前进?
加入大赛训练营之后,杨舟很兴奋,“老师们的点评和授课太精彩了,我一句话都不想漏听。”在训练营里,杨舟还结交了不少朋友,“她们都敏锐地观察生活、书写生活,让我获益匪浅。”结营仪式上,杨舟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的眼里,闪着光亮。
9月,当决赛的大幕在紫金山麓徐徐拉开时,杨舟与陈逸轩一起,站到了舞台上。她们热情的演讲,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当得知自己获得了二等奖时,杨舟和身边欢呼的陈逸轩紧紧拥抱。
顺顺的故事在更大的平台、更广的范围传播开来,杨舟说“这就像一次新的绽放”。她相信,随着更多江苏女性参与融媒体事业,未来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