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钰琁(彝族)
云南省永仁县的方山景区诸葛营村。
想不到,这样一个藏匿在大山之中,看上去一片祥和宁静的村寨,竟是由一片猛烈的战火焚烧出来的。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片历史的烽烟,竟然是由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诸葛孔明点燃。如今,诸葛孔明的马蹄已经逝去,空留一条镌刻着马蹄印的古道,从山林一直蜿蜒到村寨,诉说着这一段传奇般的往事。
如同一个人的成长,村寨也是有生命的。或许,一个偶然事件,比如泥石流、地震这样一些无法预料的遭遇,会让一个村庄顷刻从地球上消失,但也有可能让它获得新生,如同凤凰涅槃。
在我们面前的方山诸葛营,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形。
诸葛营村原来叫“王家队”,这里头还有一段许多人不知道的故事。
公元225年,南方蛮人叛乱,诸葛亮五月渡泸(泸即泸水,现金沙江)平定南中,攻下方山后,发现这里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于是命王平挑选本部一队亲兵长期在此屯垦把守。据说,这队守军一边开垦土地,一边戍守哨卡,后来,一些士兵离去谋生,营垒荒芜,但仍有少数留了下来。留下来的这部分士兵,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繁衍生息。明朝中后期,又迁来一批人在此定居,这里逐渐发展起来。由于传说此地居民大都是诸葛亮帐下王平将军的部队,因而得名“王家队”。
七十年前的王家队,虽然早已没了战争的杀伐之气,但村寨破旧,主要种植的粮食洋芋、荞麦,难以填饱一年的肚子,挖野菜、吃野果是寻常之事。看来,纵如孔明能掐会算,也并不能预知数百年之后的状况。
诸葛营村虽不是桃花源,却胜似桃花源。这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只不过陶渊明笔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在诸葛营村变成了山地坡缓、房屋宽敞。一座金沙江边的奇山,掩着一个错落有致的彝族村寨。这样一座“桃花源”般的村落,村民们本来应该享受美好的生活。不料,因为一个偶然因素的惊扰,一切瞬间改变。
大地震动,道路倾斜,刚刚搭建的新房,瞬间化为乌有。
2008年8月30日,川滇交界发生的一场大地震,似乎成了这个彝族村落的分水岭。有人称其为“黑色记忆”。这很贴切:一时间,地动山摇,墙体垮塌,道路上车毁人亡,哭声不绝,虽然是在下午16时30分,天没黑,但深重的灾难,一下将人们推到了暗夜。方山诸葛营村由于靠近震中,房屋受损达到80%。村民小组和村党支部及时组织救助,再加上村民比较警觉,所幸没有产生重大的人员伤亡。地震过后,基层组织出动,及时把老百姓集中到广场,连夜布置了地震棚。
“当时是下午五点多钟,我正在家里陪老父亲吃饭,地震发生以后,大家全部跑出屋子。”诸葛营村属永定镇辖区,现任永仁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时任永仁县永定镇党委书记的熊新平接到报告,立马放下饭碗,处理应急事务。第一件事,便是到广场上搭好地震棚,将百姓组织到棚里休息。幸运的是,从县城到诸葛营村的道路还算通畅,使得救援物资能够顺利到达。8月31日,也就是震后的第二天,镇、村党委组织村民,趁着余震发生的间歇抢救老百姓家里的粮食。粮食被埋到土里,如果不及时刨出来就会霉变;猪鸡牲口也要赶快牵出来,防止被余震造成的房屋垮塌再次压死压伤——这些事情都刻不容缓。
当时永定镇为了及时安排村民的生产生活,连夜紧急启动了抗震救灾预案,很快,县上的救灾粮也到位了。
“遇到那么大的地震,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不要说吃饱饭,恐怕连个住处也找不到呢!”诸葛营村居民纳华仙深有感触地说。
9月2日,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的李纪恒代表省委、省政府到方山看望慰问灾民。李书记要求永仁县委、县政府抓住地震恢复重建的机遇,把村庄打造成省级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树品牌”的目标。此后,诸葛营村的建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本来地震是一件毁灭性的天灾,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诸葛营村的一致努力下,诸葛营村重建工作大有起色,短短几个月,便建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村。震后两个月,时任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的邓先培来视察,楚雄市规划设计院对村寨的民族风貌打造进行定位设计,确定建成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土掌房。如今我们看到的诸葛营村,一家一户都是“改进型”的新式彝家土掌房,以水泥沙石混凝土打顶,高达两三层楼,有梁有柱,门面雕花,玻窗明亮,现已成为方山上独特的建筑景观。
“注重整体性和民族特色,从脚下的道路开始,就有着较为长远的考虑,包括整个村庄的主干道、次干道、辅干道建设,都要能够满足未来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说起方山诸葛营村的过往,熊新平如数家珍。
今天,当游客徜徉于诸葛营村的村中小道,抬头欣赏到这些别具匠心的艺术作品时,他们可能也没有想到,那时的建筑施工,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和困难。正是高屋建瓴的设计,为后来诸葛营村旅游业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很快,诸葛营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
方山景区的游客主要来源于攀枝花和昆明,依托攀枝花和昆明两大旅游市场——毗邻的攀枝花有120万人口,游客占80%左右;昆明游客占5%-8%左右,村民依托旅游业,人均纯收入从地震前的246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一万多元,翻了近5倍。以前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发展难,村民需要自己拉出去销售,运输难,找销路更难,现在则客人自己上门购买,供不应求。再加上游客骑马和农家乐大受欢迎,方山诸葛营村彻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寨,变为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富裕村寨。这样的巨大变化,是村民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光阴如白驹过隙,生活似芝麻开花。漫步在诸葛营村的街巷之中,体验着独特的“土掌房”文化,沐浴着温馨的阳光,在徐徐的春风中,那种无以言说的惬意,会让人生出一丝淡淡的乡愁。这就是诸葛营村新一代居民所创造的伟业。
从“王家队”到“诸葛营村”,不仅仅是改了一个名字。一千八百多年前,当伟大的军事家孔明先生亲率大军,不远千里赴滇南征,为了滇中的稳固,为了边寨的安宁,留下一支部队在方山安营扎寨之时,这支部队最大的愿望,恐怕就是能够止戈息兵,从此过上丰衣足食的安稳日子。但在那个四分五裂、你争我夺的动乱年代,要想实现这样的期盼是多么不易。如今,虽然经历地震、经历风雨,但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新中国建立70年的艰苦奋斗,诸葛营村民终于过上了幸福安稳的日子,这样的剧情反转多么地令人感慨!
“已经不只是鸟枪换炮,70年的巨大变化,过去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在诸葛营村土生土长、现任诸葛营村党支部副书记的纳世东十分感慨。其实,纳世东的个人发家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代表了诸葛村的变迁史。
2008年地震过后,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诸葛营整村打造。早期,整个诸葛营村仅有7户农家乐,纳世东家是其中之一。一开始规模不大,人手少,节假日有游客到来,只能请村里的亲戚朋友来帮忙搞接待。那时纳世东家的农家乐面积最大,现在喜来登、日出方山等新建的农家乐规模越来越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我今年50岁了,我家六姊妹全部是彝族。”纳世东介绍说,“刚开始主要是缺钱,后来挣得一点扩一点,再盖一点,规模才逐步扩大。”
经营农家乐之前,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靠种萝卜、卖萝卜。那时纳世东家年收入不过一万元,一年最多能存下一两千元。谁也没想到,现在的他已能年入几十万。自从农家乐打造出来,整个村的收入都上去了。一部分村民的住房在村寨中间,或是家中土地多,还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业。纳世东家也不例外,农家乐所有的水果加起来,每年大概可收两万斤。只不过他家不卖水果,而是供给到农家乐消费的游客尽情享用。纳世东觉得,卖水果赚的钱不多,不如让客人亲手采摘水果,让他们更喜欢农家乐的氛围。与别的农家乐相比,可以任意采摘水果是纳世东农家乐的一大特色。一到节假日,果树上拴满了吊床,小孩趴在树上,又是摘又是玩,大人喝茶打牌,很是热闹。
到2010年,诸葛营村便有23家农家乐,27家客栈。时任云南省委书记的李纪恒再到诸葛营村视察,就住在纳世东家。农家乐除了吃饭,晚上还有篝火晚会。为了让客人感受当地文化,诸葛营村有专门的“三姨妈表演队”,又唱又跳,与客人对歌。
开农家乐之前,纳世东在福山草堂做事,工资每月600元,说是干保安,但其实什么都做。有客人骑马他就去牵,有人需要唱歌,他就唱歌,“三姨妈”表演队需要表演者,他就拿着红绸子上场。纳世东说:“那时因为穷,见钱就眼开,收钱不规范,有时甚至敲客人竹杠,宰着一个算一个。见到游客摘水果、拔萝卜、采花什么的,随意罚款50元。后来旅游的人就少了,方山不收门票都没人进来,弄得大家都没了收入,这才开始整顿。现在人们的观念变了,旅游区的服务也规范了。”
“现在游客的素质提高了,我们服务明码标价,最近几年都没有发生收费被投诉的事情。”纳世东向我们介绍,“现在游客多起来啦,就连老年人都可以创收。就拿我母亲来说,她已经75岁了,随便出去采些野坝子,或者什么草草药之类的去卖,一年也可以有万把元钱的收入。”
观念一转变,事情就不一样了。现在游客摘水果不但不会被罚款,还成了一种促销手段。农家乐有桃、李、梨等等,十分吸引游客。纳世东笑呵呵地说:“游客在私下交流说,谁家谁家的农家乐,这两天李子熟了,赶快去,约上一帮人就来了。然后你传我,我传你,朋友传朋友,再传朋友,生意就做不完了。”妇女节到国庆节期间生意最好的时候。纳世东家生意最好则是在水果熟的季节。有时候农家乐没有空房,村民还会免费帮客人搭帐篷,末了,客人就在农户家里吃饭,也不失为一种创收手段。
当然,诸葛营村能有今天,国家的帮扶政策功不可没。在诸葛营村旅游项目刚启动的时候,便推出了贷款项目:每家可贷3到5万,但有一个条件,要有本州内的公务员提供担保。纳世东家没有公务员,因此贷不到款。正在他发愁的时候,遇到一个“客人”,了解他家的情况后,打了一个电话,便让他第二天一早到永仁县农行办理贷款手续。就这样,纳世东拿到了10万元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事后他才知道,这个帮助他的人是楚雄州农行的领导。
“县农行的人把我带到贵宾室,将一大堆钱放在我面前让我数的时候,我惊呆了,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钱,那是我第一次数钱数得脑壳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纳世东语气中仍难掩激动。仅仅过了一年,纳世东就把这10万元钱还清了。“那是我营业额最高的一年,毛收入在一百万元左右。我总计差了27万元的帐,一次就还完了!”纳世东说,农家乐刚装修好,他就想尽早将银行的贷款还清,所以家里日子过得非常节俭,除了16间客房的装修,发生任何事都不敢将钱挪作它用。
小时候,纳世东家境并不富裕。家中孩子多,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因为家贫,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回家放羊,24岁娶媳妇。“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就没有诸葛营村的今天,也没有我的今天。‘8·30’地震后,我家的包户单位是县政法委,家里厨房炊具什么都没有,锅盆碗盏、消毒柜都是州政法委送给我的。县政法委帮忙协调,又开着车从州上拉下来,大概有一万多元钱的东西。后来县政法委又资助我三台电视机,现在最大的那台电视机还是州政法委给的。”
纳世东指着门前宽敞的水泥路说,这也是对口帮扶的州政法委帮忙协调才铺成。当时政府为了扶持诸葛营村,甚至要求接待部门请客超过3桌必须到方山,任意一家农家乐都可以。就这样,知道方山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诸葛营农家乐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农家乐生意便一日胜过一日地好了起来。
“现在儿子虽然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但我们的收入比他高,现在忙着给他买房子娶媳妇。”除此之外,纳世东还新增了六间房,这下,他的农家乐一共有了22个标间。
“七八月会有捡菌子的客人来住宿。我们这里菌子多,常吃的有蘑菇、木耳、大脚菇、黄龙伞、奶浆菌、谷熟菌、皮条菌、松茸、葱菌、鸡枞花、松毛菌……是风景,更是招财宝。”纳世东说,从夏天到秋天,都会有很多客人来捡菌子,学生放假时,一家老小都到方山来,到处都是叫声、笑声,也是诸葛营村农家乐最热闹的时候。说起这些,纳世东的眼神里,分明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在闪烁。
随着方山旅游的发展,纳世东家的日子数得清、看得见。这个彝族农民的发家史,谁说不是诸葛营村老百姓生活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