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作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使我这个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失学孩童成为一名中学特级教师,优秀党员,道德模范,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我想把人民共和国使我事业有成的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的老家在广东省信宜市池洞镇扶参博罗村,我在那里出生成长。还在解放前的1932年一个冬日的下午,母亲在稻田里右手拿着镰刀,左手抓住一丛稻杆割禾,割着、割着,肚子疼痛了一阵子,我这个小老幺就从娘肚子里钻出来了。1943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时见到村子里的一些同龄人,因附近没有学校而在家里当 “睁眼瞎”,而萌发了长大后要当个小学老师的念头。1947年我高小毕业时参加全县的小升初统一考试,被县立的信宜中学录取。为了要当老师我转到信宜简易师范学校学习。到1949年初,因家穷和父亲患重病而失学在家务农。当老师的梦想破灭了,我十分难过,始终不愿放弃,盼望有一天能回到学校修完学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盼呀,盼呀,终于盼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校向工农子弟开门政策的光辉照遍了祖国大地,也照到了我的家门。1950年学校派老师到家中通知我复学,我父亲说: “家庭困难,供不起”。老师说: “学校会想办法解决的”。果真如此。我回到学校后,学校组织家庭贫困的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养猪种菜,办食堂,我免费就餐。1951年之后,学校都评给我甲等助学金,除免费吃饭外,还发给我一些零用钱,买些文具和必需的生活用品,不花家里一分钱。连到武汉上大学的路费都是国家给的。
复学后,校风焕然一新,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早上升国旗后,带我们打腰鼓、扭秧歌,晚自习前教我们唱 《解放区的天》《南泥湾》,带我们下乡宣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到灾区去救灾。
教师梦破灭后得以恢复,我高兴极了,学起来也更有劲了,我奋力奔跑在党指引的 “又红又专 (后来说的德才兼备)”的大道上。政治上要求进步,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后来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1951年暑假,团县委派我到华南团校学生干部训练班学习,秋季学期县文教科让我读普通 (中等)师范,被选为校学生会和县学联会主席。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同时,也抓紧学好各门功课。在学校举行的学科比赛中,我获第三名。随着院校调整,后来我转到高州师范学校继续学习。1954年毕业时,学校选送我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被华中师范学院 (今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录取。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教师资格也从初小、高小教师提升到中学教师。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欢欣若狂,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实现当个好老师的梦想。
华中师范大学是具有116年光荣历史的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是培养大、中学教师的摇篮。 “立德树人,求实创新”的校训, “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我当个 “四有”好老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7年毕业时,我怀着感恩之心,积极响应党中央向大学毕业生发出的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艰苦的地方,到边疆”的号召,主动向院党委递交了希望把我分到云南的申请书。到了云南后,被分配到永仁县初级中学任教。新中国使我圆了教师梦。
永仁县是云南省集山区、少数民族、落后于一体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工作和生活都很艰苦。刚到永仁时,我住在只有5平方米的半间土坯房里,备课、改本、吃饭睡觉都在这里。白天和学生一起劳动,夜晚在昏暗的小油灯下坐在床沿上备课改作业,满脸都被熏得黑漆漆的。教学手段除了课本就只有粉笔和黑板。对气候不适应,经常流鼻血。周边环境也有点恐怖,夜晚入睡后,常常会被野狼的吼叫声惊醒。生活用水很不方便,要靠自己用吊桶从井里提起来才有用的,但再艰苦也动摇不了我主动申请到艰苦地方工作的决心。
在逆境或顺境的时候都有帮我换个环境的好心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1961年我患严重贫血后,母亲托我在信宜县教育局工作的同学落实好调我回老家附近工作的单位。我给母亲回信说“我是主动申请来云南的,永仁需要我,我不能食言。请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1974年我的儿子溺水身亡。当时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工作的起应芳老师和潘宇生老乡分别帮我联系好了接收单位,反复劝我到攀枝花市去淡化悲伤,方便照顾岳父岳母。1980年 “孔雀东南飞”高潮时,许多在永仁工作的外地人走了。时任广东省茂名市教育局局长的刘寿华老师给我写信说 “如果要回茂名工作,你的工作可以随时接受随安排”。后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两次要调我。就是说先后有六次机会离开永仁,到条件和待遇更好的地方和单位工作,但我都不走。就像郑板桥说的那样,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把根牢牢地扎在永仁中学这块教育园地上,辛勤耕耘。在职期间,我从来不在工作时间请探亲假。为了指导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和填报志愿,母亲去世时也没有回老家送终。
有朋友对我说: “人往高处走,你为什么不走?”我说 “永仁需要我,我不能忘记大学毕业时主动申请到云南来教书育人的初心。”我刚到永仁时,全县只有一所初级中学,8个教学班,26名教职员中,永仁户籍的只有一位,直到1979年才有第二位。而我广东信宜老家那个县当时就有12所普通中学 (其中完全中学6所),3所职业技术学校。1985年楚雄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到永仁县教育商调我到州教研室工作时,我即给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写信说 “楚雄需要我,可永仁更需要我,请把我留下。”
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诺言,积极工作,后来被县、州、省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诚实守信方面的道德模范,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爱生如爱子。我当班主任多年,跟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学生缺课辍学了我多次到其家中动员家长支持子女复学。我到学生食堂排队取饭,知道哪个学生没有饭票了,我立即帮他解决,让他安心学习。我跟男生同住,夏天把蚊帐让给旁边的学生罩。和学生一起烧开水消灭木床架槌头缝中的臭虫。冬天有的学生把被子蹬开了,我帮他盖上。对突发急病的学生,我及时送他到医院就诊。干勤工俭学时,我和学生一起栽秧种地挑大粪。在劳动休息的时候,我也帮学生解答课堂上未弄懂的疑难问题。
“文革”期间, “四人帮”抛出白卷英雄,大肆鼓吹 “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怪论,我照样严格要求学生学好文化课。1974年6月,我儿子溺水身亡的第二天,我忍着极大的悲痛走进教室给学生上课。由于我对学生的悉心呵护,班风好,学习劳动双丰收,我带的班有多个班被评为先进班,我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我把学生扶上马,我还要送一程,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和爱戴。学生毕业三四十年后还给我送 “德高望重”“为人师表”的牌匾。符国元七个弟兄姐妹把我看作当地最有威望的人,用我的名字在他们父亲的墓碑上作评语。张原的母亲临终时还嘱告儿子说 “别个可以忘记,梁老师千万不能忘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之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教育的春天使我扬鞭奋蹄。刚恢复高考时没有考试大纲,我自编政治科目的复习资料免费辅导参加高考的考生复习备考,不能到学校听课的,我还把资料送到大莲池、刘家村等地供有需要的考生复习。
我大胆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用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根本方法,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把教学大纲规定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懂,让学生相信并记住,组织他们参观访问,启发引导他们分析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觉悟。从1978年至1987年我所教班级政治学科的高考成绩均列全楚雄州各完全中学的前茅。一位曾出现轻生念头的学生说:“哲学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后来成为一名公安战士。
我在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曾先后在云南省和楚雄州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过介绍。我的 《第二课堂初探》获云南省教育学会的优季论文奖。发给我的云南省先进教育者证书这样写着 “梁达松同志在教学改革实验中,努力探索,取得良好成绩,特予表彰。”1989年我被楚雄州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 “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被评为 “中学特级教师”。
1982至1986年,我在永仁一中教导主任岗位上,夜以继日地协助校长抓教育教学,帮助师生改进教学和学习方法,质量不断提升,是永仁一中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恢复高考后,有的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出租农场杀掉猪,关起门来只读书。永仁一中则迎难而上,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87年至1991年我担任校长期间,带领师生坚持办好原有的农场,扩大植树造林面积,适当参加劳动。永仁一中获国家教委等四部门颁发的 “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奖和团中央等三部门授予的“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队”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永仁中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初级中学变成完全中学,校园由小变大,至今拥有57371平方米。校舍由336.6平方米变为29305平方米,由低矮的土坯房变为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教职工人数由10人增加到149人,并全部本地化。教学班从3个班增到36个班,在校学生由77人增加到1729人。永仁由人才输入地变成人才输出地。
目睹这根本性变化我感慨万千: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我能为这种变化尽点绵薄之力,体现了人生价值!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组织实施的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1年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建国100年时建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我深受鼓舞,退而不休,奋发有为。
要致富,先修路。退休后,我不知老之将至,不顾劳累,自掏腰包,到处奔跑求人,为我老家扶参博罗村和永仁县子辣们村争取到一百多万资金,修筑了硬底化公路,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有助于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扶贫先扶志、扶智。我在退休感言中写道 “人虽老来事业嫩,还要为发展永仁的教育事业作奉献”。退休后我资助过中和直苴村和永兴那软村的贫困学生上学。从2012年,在有生之年每年捐1.2万元为永仁一中设立凤凰奖学金。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方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募集到190多万元资金,奖励资助了90名品学兼优的学子进入大学校园,为大山的孩子放飞梦想,走出大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了一臂之力。因此,被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 “扶贫攻坚 ‘社会扶贫模范’”荣誉称号。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汶川大地震时,我闻讯当即捐款。老家村民的房屋和农田受到年久失修的引水工程威胁时,我克服重重阻力,两次争取加固除险,2016年5月20日当地出现特大暴雨时使损失减到最少。梁氏祖屋被毁后,我立即带头捐款并发动宗亲迅速重建。
退休人员有比较丰富的经历和充裕的时间,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义不容辞的。应永仁县和楚雄市团委的邀请,我先后到永仁烈士陵园,楚雄云龙烈士陵园向青少年讲了三次关于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烈士志,当好接班人”方面的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方面的指示后,我努力培育和传播好家风。根据楚雄州老干部局的安排,近两年我在全州十个县市和州属四个系统,向五千多位离退休干部及其工作者讲了十五次对家风建设方面的认识和做法。还在约有600人的微信朋友中搭了个 “好家风大家谈”的交流平台,至今共发了94篇 (我写的19篇)有关文章,反应良好。2017年,云南省老干部局在大理召开正能量推进会时,楚雄州老干部局推荐我在会上作了 《真言真行献给十九大》的发言。
退休26年来,我没有虚度年华,为党为国家做了一些实事,被全国老龄委授予 “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荣誉称号。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我就享受共产党的福。我读书时享着政府发给助学金圆教师梦的福。走上讲台后,国家发工资,生活有保障。公费医疗,看门诊只要交5分钱挂号费就能拿到所需要的药;住院时实报实销,健康有保障。儿女读书免交学杂费,我的老三读中专时国家还给民族补助费。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力更加强大,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老年人也更加幸福。退休金就像芝麻开花那样节节高。我和老伴每月都有过万元的退休金,不愁吃,不愁穿。有宽敞明亮、出进方便、环境优美的住房。出远门不是迈双腿,而是跟着车轮走到西北、华东去旅游。医疗条件更先进,患大病也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2015年7月9日我出现血尿,当天送检确诊为膀胱癌,第三天入院,第六天手术,经多次检查未见复发。现在每天还能坚持五六小时的学习或写点什么。
健康是福,家庭和睦也是福。我们的家风好,和老伴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恩恩爱爱,甜甜蜜蜜过日子。子女孝老爱亲,团结和睦。外孙学习努力,身体健康。确实是个幸福家庭。国家安定,社会稳定,免受动乱之害更是福。我现在无忧无虑,生在福中很知足。
人民共和国使我事业有成,幸福安康。我从心里呼喊:祖国,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