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诗歌
多少年来,我们总在黄昏举起火种,
寻找故人。显考,祖考。
他们真的去赴这场盛宴?
那里没有烟火,那里会七月流火?
比如,凤翅山南麓籁簌下落的梨花瓣
光滑、圆润,仿佛最小的瓢舀起月光
而我企图收藏它们落地的声音
比如,推敲,在古寺的门外
一个手伸过去,背对月光
影子闻风而动
那些曾经的美事,都在月光下完成
就像钟声暗中穿过乌峰寺的清晨六点
其实,那些消失掉的,将永远消失
比如,下落的梨花,枯掉的兰草
昨日的夕阳
我们说过的一句话,或者大街上破旧的
老屋。然而,阳光还在
我们读过的那些经文
人们一代一代地演变成大师,你看
寺庙里
多少脚步踩踏青砖,扫帚扫过的树叶
一切都是新的。
何其拥堵,何其遥远,如此的风水宝地
保佑我们从远方归来
如此漫长,一生只发一次叶
一生只吹一次风,下一次雨,甚至晴朗
我希望他们过望乡台后不要喝迷魂水
希望他们把满目箫条的此地
看成之前的故乡。
我说,头痛
医生说,你再说一遍
我说,头痛,
他说,你是不是看书看多了
我说,不算多,一个月才读三四本
他说,吃点保胎丸就可以了
因为你脑海里,孕育着风暴
背诵诗歌
我们像在天上,喝酒、观水碗、下阴
放蛊。我们将命运交给流星
直到我们醒来,发现有人放风筝
我们用线挂住风,然后对着大山
看鸟鸣、看雨水过后
挖机履带压痕中发芽的麦粒
那些没有故乡的人,总是隔着灯光找寻
城乡家校共建 破解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改变教育管理体制,对城乡教育进行统筹管理,明确政府职责,统筹规划教育资源,完善学籍制度,维护农民工子女异地接受教育的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利用技术将城市中的优质内容向教学点输送,通过城乡学校互相连接,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城市重点学校为中心,向周边教学点同步输送教学知识,将城市优质师资引入农村。
内心的安宁,他们像飞鸟,
他们视天空为大地
视黑夜为居所,视翅膀为庙宇
每扇动一次,都被视为上帝的祝愿
而最终,它们都死于飞翔
真的,为了清明,我们一生都在下跪
附带看一下碑板上的名字,以及像经幡
一样飘动的坟飘,可是,时光转瞬即逝
墓碑上的字正在被抹去
眼前的墓越来越小,直到回到原野
仿佛逝者去了远方,不曾来过
我喜欢山顶那些莫名其妙的雾
不知何时而来,又何时消散
有时,它们就像无事的样子
这个山头站站,那个山头走走
更多时候,它们就像在戏弄这些山头
几秒钟的功夫就将一座山
包裹得严严实实
让正在吃草的黄牛辨不清方向
甩尾巴打屁股上牛虻的功夫
又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花大把力气去罩住山腰那废弃的
房子,一遍一遍地擦拭低矮的土墙
甚至从山墙上俯下身去,在堂屋
正墙的神龛上,企图找出:搬迁之后
留下的神灵
一遍一遍地用身体擦摩这地底的黑暗
它们以为只要勇往直前
就会越来越光明
而实践证明,任何事物都只是过客
那一个一个的站点,只是宇宙的
一个个渡口
它们渡的呼啸声,只是一种假相
它们在替这一列列没有止境的车
喊出悲苦
年轻的时候,我总是企图将火烧云留下
到头来,只是看见寒鸦
在老屋的核桃树上空盘旋
它们像一群归家的游子
一生中,要面对无数的火烧云
最后都是空荡荡的天空
还记得那些梨花吗,在它们臃肿的尽头
外婆墓碑上的字已经毁色,它们太少
挨近后,勉强可以看见那些年老的姓名
还记得火草坪不
父亲说,那里早先是水田
那里在端五前,满地的野草莓,你说
我们去踏青,你说,清明断雪
我们笑话说那是回不去的故居,房檐上
长满了青苔,像是春风一遍一遍
抚摸留下的印迹。
那个坐在三轮车副驾上的女人,昂着头
迎着风,她一定把这个早晨
当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早晨
那个一边甩手,一边说
昨天么儿教她背诗的女人
居然背不出“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
那个早晨还在背水的女人
远远落在后面
不时又喊,拿两瓶给我
拿两瓶来你就不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