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间谍”海明威
——读《作家、水手、士兵、间谍》

2019-11-13 08:01林颐
火花 2019年4期
关键词:雷诺兹海明威苏联

林颐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欧内斯特·海明威率领同伴,突进奥德翁路,前去“解放”丽兹酒店的酒吧。这是海明威的传奇之一。

在历史学家尼古拉斯·雷诺兹看来,它远不止于传奇。身为美国中情局博物馆前馆长,职业敏感让他意识到,其间或许大有玄机。与海明威一起解放丽兹的同伴之一,是战情局的戴维·K.E·布鲁斯上校,他俩非常亲密。雷诺兹心想,以海明威的性格,这位大作家和二战情报界会不会有瓜葛呢?

雷诺兹在档案中寻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明威在西班牙、哈瓦那、中国等地的蛛丝马迹,让他惊讶的是,他居然发现了海明威曾经与苏联内务部签约,被后者招募成为情报人员。雷诺兹说自己仿佛挨了当头一棒,差点毁了心目中的海明威的形象,后来,随着挖掘的继续深入,他渐渐理解了海明威,也理解了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与艺术造成的影响。这就是他撰写《作家、水手、士兵、间谍》这部“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秘密历险记”的由来。

作品大致按照海明威1935年之后的事迹,与雷诺兹的揭秘推导,步步前行。突出海明威的人际关系、思想转变,情报人员对他的拉拢,以及后期海明威的挣扎与痛苦。

为什么要从1935年讲起?当年9月,海明威自发参与了美国东北部大飓风的民间救灾行动,他对身陷苦难的人民很同情,对无作为的政府机构很厌恶,雷诺兹认为这是海明威的“觉悟”。同时,1935年,海明威已经出版了《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为他带来了名望,但美国评论界对这位年轻作家还不够重视,海明威对此很不满,与之相反,来自苏联的著名翻译家、评论家伊凡·卡什金的盛誉和他所描述的苏联人民对海明威的喜爱,显然让海明威颇为自得并对苏联抱有好感。

不过,海明威这时并不打算成为共产主义者,他更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姿态。后来促使海明威左转的力量主要有两股。玛莎·盖尔霍恩,她于1936年12月走进海明威的生命,1940年成为他的妻子,她对战地写作和左派事业充满激情;海明威的身边还围绕着小说家约翰·道斯·帕索斯等共产主义朋友。催化海明威转变的导火索则是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在西欧的唯一一场内战。海明威以记者的身份来到西班牙,由于共产国际的积极争取,他在1937—1938年间差不多变成了共产国际的宣传员。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年,他才更全面地审视这场战争,在战后以批判的角度写出了《丧钟为谁而鸣》这样的杰作。

雷诺兹梳理了尤里斯·伊文思(荷兰共产主义电影导演和第三国际行动人员,与海明威合作了西班牙内战的纪录片)、亚历山大·奥尔洛夫(苏联内务部主管)等人与海明威的交好过程,后者还促成了海明威前往游击队训练营参观。《丧钟为谁而鸣》是一个关键事件,伊文思对海明威“回到了他原来的(非政治)视角”很失望。但事实上,海明威并未断绝与苏联的联系。根据历史学家鲍里斯·伏洛达尔斯基对苏联档案资料的研究,内务部在二战期间曾利用海明威为消息来源,并以“ARGO”作为他的暗号,这与雷诺兹的描述是相符的。雅各布·戈洛斯,内务部驻纽约的行动人员,与海明威会晤,于1940年末或1941年初吸收海明威加入“我们的事业”。这是海明威携玛莎访问中国的前夕。后来海明威表达了自己对国民党的不满和对周恩来的仰慕,以及他对中国局势的看法。

不过,海明威是否明确意识到自己成为了“我们的事业”的一部分,这是大有存疑的。1942—1943年,海明威参与了美国海军情报局支持的面向古巴的一次秘密行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指挥权,他很高兴地用爱猫之名称之为“无友”行动。1943年感恩节,雅各布·戈洛斯死亡。海明威与苏联情报部门的关系随之中断。在那之后,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海明威在法国的活动,他作为盟军人员进入了巴黎。但他的解放行动违反了战地记者的不直接参战的原则,后来遭到指控,这伤害了海明威的感情。这也使得海明威终于意识到卷入政治的危险性。雷诺兹认为,海明威从此陷入了一种恐惧,害怕自己与苏联曾经的联系暴露,这给作家晚期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戏剧张力,海明威在反思中逐渐成为成熟的反法西斯主义者,更关注像《老人与海》这样的作品所体现的个体的勇气等问题。

雷诺兹的资料分析能力强大,但问题在于,确认海明威是“间谍”、甚至叛国的那点材料,实在乏善可陈。海明威与美国情报界,最多只能算是接触或国民义务。海明威与苏联,性质要严重一些,但没有证据表明他提供了有价值的情报。雷诺兹把海明威的自杀定义为害怕这个秘密曝光带来的心理崩盘,这种说法或有夸大,不过压力是有的。

从传记描摹的情状,海明威其实只是一个天真的政治门外汉。这与我们所了解的作家海明威的气质是一致的。海明威热爱斗牛、狩猎、垂钓等运动,他希望展现给外界一种“硬汉”的气概,热衷于危险游戏提供了对胆量的考验,因此,战争会吸引他,浪漫性格也会让他好奇间谍活动。早在1925年12月25日,在写给菲茨杰拉德的信里,海明威就谈到参战经历为作家带来的优势,对于那些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作家而言,“它的确就是某种他们错过了的、无可替代的东西”。这种想法贯穿了海明威的很多活动,也是让他在苏联与美国之间摇摆的原因。他以他的方式参与战争,但在他思想的底层,他的写作的核心,始终流露的,一直都是《太阳照常升起》开头所引用的《传道书》里的那句话“大地永远长存”,没有人有资格奴役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人。我们可以通过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感受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这一点。我以为,海明威晚期的焦虑,并不仅仅出于所谓往昔秘密的暴露,也不仅仅在于他对自己名誉的担心,更在于他意识到了他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自己的理念。

理解海明威的行为动机与他后来的压力,还应当把他放回大的历史背景里。比如,西班牙内战的影响。很多知识分子、艺术家组成国际纵队,奔赴西班牙。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就是反战的主题,安东尼奥·马查多和曼努埃尔等西班牙本土作家大力推动左翼运动。热烈的政治氛围,对社会主义的共同向往,很容易让海明威积极投身。还比如,雷诺兹在谈到共产国际的人员招募时,约略提了一句,说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也曾经为苏联做过事。这类招募在当时有点像撒网捞鱼,历史上有名的“剑桥五杰”,就是被克格勃吸收的出身贵族、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剑桥师生;而许多像海明威这样的,并没有经过培训,也谈不上如何重视,所以后来就断掉了。到了冷战时期,这种做法却变得越来越常规,两大阵营都在努力“挖墙脚”,大作家乔治·奥威尔就曾经交给英国情报部门一份“黑名单”。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气压也是很沉闷的,“麦卡锡主义”掀起了反共高潮,许多知识分子遭到迫害。海明威目睹这种情形,不能不担忧。海明威晚年时常生病,时常陷入躁郁症,他的记忆力和创造力都在流失。各种因素最后终于导致了他的自杀。

假如我们悉心寻找,在尘封的档案堆里,像海明威这样的“间谍”,一定还有很多,他们终生都在为此饱受折磨。

猜你喜欢
雷诺兹海明威苏联
假死圈套
篮球鞋找朋友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武装保护苏联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你有幸能看到他的最后一部片子
海明威的写作怪癖
雾在做迷藏
乔舒亚·雷诺兹的创作与理论初探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