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娇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天津 300000
不管是哪一门基础学习科目,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科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语文学科的学习难度慢慢增加,这也跟他们的认知规律相符合。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还是会觉得非常的疲惫,感觉到学习压力巨大,学习兴趣低。学生一旦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就会从内心感觉学习是一件非常没有意思的事情,产生厌烦心理,导致他们的情绪低落。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去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作为课堂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关键参与者,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正确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而给到学生正确的引导。教师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职位的关键性作用,引导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爱上语文这一门学科。下面对怎么样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尚在分化,且独立评价的能力也不够完善。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站在自我认知这一个方面来讲,小学生对自身的认知,更多还是来自于外界权威人员的评价工作。在小学的心里面,除了父母之外,最有权威的应该就是教师。有很多家长经常闲聊的时候会讲到,自己家的小孩自从上学以后,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对他们老师讲的话当做是圣旨一样去做。通过这样的说法,就可以证实教师在小学生心里面的重要位置。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借助这一点去对学生展开工作。小学阶段关乎到小学生信心养成的一个阶段,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从评价学生进行落实。小学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可以只参考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应当全面,综合的去进分析,然后进行综合的评价。就好比,如果只是从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那肯定就存在排名的问题,排名靠后学生的信心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分数不能够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分数也是评价的参考方面,必须要让学生知识自己分数具体情况,自己为什么会考不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别在什么地方?让学生查漏补缺,把学习成绩提升上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教师悉心的评价下,树立起自信心。
语文的思想性比较强,每当学习完一篇文章或者是阅读一些资料过后,小学生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小学生是善于思考的。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小学教师必须要给到一定的鼓励和赞扬。与此同时,为能够有效的拓展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合理的提出一些相对有深度,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一来,小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对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有一定的积极性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有一些学生对体育方面比较感兴趣,语文教师就可以提及一些有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以此来调动这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非常广泛的,也是善变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到小学生释放自我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能力,这是跟他们的心理特点完全吻合的,可以让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有效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这一个方面多多加以实践。
语文课堂教学比较侧重对小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当遇到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时,语文教师就可以放宽对学生的要求,把问题进行有效的分解。当然也可以采取直观的教育教学方式,启发学生从一定的直观情境里面去找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语文比起数学来讲,导向性没有那么的明显,但是实际上也存在许多探究性的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有一些小学生比较喜欢进行思考,经常提出一些问题,但是这样的习惯并不是全部小学生都具有的。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语文教师就必须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整体情况,针对班上那一部分不善于思考的小学生,给到他们一定的鼓励,鼓励他们多去进行思考和分析,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大胆的述说出来。这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引导。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获得了老师的关注,学生也会因为得到老师的关注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良好的师生情感互动环境下,学生和教师相处得更加和谐,融洽,这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注意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有效激发的方法是多样的。在实践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发现,探究这一些方法真实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把学生当做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