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的影响分析

2019-11-12 11:21吴丽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医院感染医护人员

吴丽娟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情况对儿科医院发生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儿科医院住院治疗的8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对为其治疗护理的医护人员采取手卫生干预措施,然后对比分析进行干预措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在进行手部卫生干预措施之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P<0.05);进行干预措施后,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0.98%降低至0.44%,降低显著(P<0.05);进行干预措施之前,发生医院感染的4例患儿中分离出病原菌6株,进行干预后2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兒中分离出病原菌4株,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链球菌。结论: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手部卫生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儿科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手部的卫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护人员的健康,而且极易通过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传染给患者及其家属,所以手部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在儿科医院的病房中,由于患者均为儿童,病情多变且对治疗护理的要求较高,需要与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接触,造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通过医护人员手部传播给患儿的风险较高,所以分析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情况对预防和控制儿科医院病房的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儿科医院住院治疗的8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为其治疗护理的医护人员采取手卫生干预措施,然后对比分析进行干预措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分析和探讨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情况对儿科医院发生感染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儿科医院住院治疗的8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 实施方法 收集执行手部卫生干预前(2017年1月至9月)、干预期间(2017年10月至11月)、干预后(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儿科医院感染情况和医护人员依从性,并进行统计分析。

1.2.2 干预措施 2017年7月在儿科医院开展医院感染宣传周活动,通过手部卫生相关内容的视频和展板展示、有奖问答、节目演出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手部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持续3天。在2017年10月至11月针对儿科病房的50名医护人员开展手部卫生干预措施,包括手部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现场督导反馈,采用渐进式的督导管理方法。统一安排接受过手部卫生相关培训的专职感染控制人员在现场进行直接观察,并在手部卫生干预期间对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行为进行提醒、警告,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

1.2.3 手卫生检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5个手卫生时刻,即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儿前、接触患儿后、接触患儿血液或体液后及接触患儿周围环境后,干预前检测医护人员手卫生,各时间点40次,干预后检测医护人员手卫生,各时间点60次。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部卫生干预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

通过对比儿科医院50名医护人员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手卫生依从率,结果显示,进行无菌操作前医护人员的依从率为干预前80.0%、干预后96.0%(P<0.05);接触患儿前医护人员的依从率为干预前80.0%、干预后98.0%(P<0.05);接触患儿后医护人员的依从率为干预前86.0%、干预后100.0%(P<0.05);接触患儿血液或体液后医护人员的依从率为干预前84.0%、干预后100.0%(P<0.05);接触患儿周围环境后医护人员的依从率为干预前82.0%、干预后100.0%(P<0.05)。所以进行手卫生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大大提高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部卫生干预前后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率 在干预之前410例儿科病房住院患儿中医院感染的患儿有4例(0.98%),干预期间及干预后的450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2例(0.44%),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在进行干预措施之前,发生医院感染的4例患儿中分离出6株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50.0%)、溶血链球菌2株(33.3%)、肺炎克雷伯菌1株(16.7%),进行干预之后发生医院感染的2例患儿中分离出4株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75.0%)、溶血链球菌1株(25.0%)。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为医院和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及时监测并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手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因为治疗和护理的各种操作过程都需要通过医护人员的双手来实现。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医院,尤其是乡镇卫生机构等其消毒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包括洗手率低、操作不规范、手部再污染现象较严重等情况。不规范洗手的原因包括,医护人员对手部卫生的意识不足、手卫生的相关设施不完善、未培养良好的洗手习惯等。儿科病房中的患者均为免疫力较低的儿童,抵抗力较差,在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中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有研究表明,儿科病房中30%-80%的医院感染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直接传播造成的。所以,手部卫生对预防和控制儿科病房中的医院感染工作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要对手部卫生加以重视,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的影响较大,通过渐进式的手卫生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并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所以,应该对医护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宣传和教育,使医护人员在对儿科病房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自觉严格遵循手卫生操作规范,从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陆莉,司徒敏雄,郑先琳.医护人员手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7,38(S2):115-117.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李六亿,胡必杰,武迎宏,袁云娥.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02):140-142.

猜你喜欢
医院感染医护人员
顺义区总工会慰问支援防疫医护人员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新形势下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缓解与心理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