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勇 李莹 蒋泽霄
【摘 要】目的:探究血清蛋白酶原以及胃泌素-17水平和胃癌的相关性。方法: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抽选出病例数40例,另选择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40例),对兩组受检者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原Ⅱ(PGⅡ)、PGⅠ/PGⅡ比值(PGR)变化以及胃泌素-17(G-17)。结果:与对照组而相比较,观察组胃癌患者的PGⅠ水平下降、PGⅡ水平升高,PGR水平降低,差异性对比:P<0.05。观察组胃癌患者的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胃癌患者术后PGⅠ、PGⅡ与术前对比:P<0.05,PGR水平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水平可以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指标,能够提高胃癌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血清胃蛋白酶;胃泌素-17;胃癌;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胃癌(gastric carcinoma)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致死率,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健康[1]。该疾病在我国发病呈现出地域性差异,而且随着我国国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年轻人群工作压力增加以及幽门杆菌感染率升高等因素,胃癌发生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2]。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恶性肿瘤,常见与中老年人群中,可发生与胃部的任何位置,而且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与其他胃部慢性疾病呈相似性,因此漏诊率、误诊率较高。目前大部分癌症均无有效治愈手段,对于早期胃癌患者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而晚期患者主要是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控制病情发展。当前胃癌早期诊断率仍然较低,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胃癌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水平,以了解该指标对胃癌诊断的作用价值。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4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前者视为观察组、后者视为对照组。所有胃癌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45~75岁,平均(62.7±4.3)岁;
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46~73岁,平均(63.1±4.5)岁。
两组受检者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抽取2组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5ml,离心静置分离血清放置在-20℃冰箱中待检。按照试剂说明书具体步骤,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计算PGR。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以及胃泌素-17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性采用t检验。将所得结果均带入SPPS23.0版中,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受检者各项指标 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胃癌患者的PGⅠ、PGR水平降低、PGⅡ、G-17水平升高,差异性对比:P<0.05(详细见表1)。
2.2对比4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 与术前相比较,术后40例胃癌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降低,差异性对比;P<0.05,术后PGR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3 讨论
PGⅠ、PGⅡ作为胃蛋白酶原属于胃蛋白酶前体,由生化性质与免疫原性分为两个亚群。PGⅠ由免疫原性相同的1-5组分组成,PGⅡ由组分为6、7组成。其中血清胃蛋白酶原主要反映出不同部位胃黏膜形态、功能,当患者发生胃黏膜病变累及至胃蛋白酶原细胞时,其水平也会随之改变[3]。其中,PGⅠ主要反映了胃泌酸腺细胞功能,而PGⅡ反映了胃底黏膜病变情况。
胃泌素作为胃肠激素之一,由胃窦部和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G细胞分泌而成,其主要作用是刺激胃黏膜细胞增殖,促进壁细胞分泌盐酸,并促进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同时还能够刺激机体分娩胰液、胆汁、肠液,维持人体胃部生理功能。相关研究表明,当机体胃部发生病变时,血清PG水平以及G-17水平均会出现明显变化。
而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胃癌患者的PGⅡ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对照组,PGⅠ、PGR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值<0.05。提观察组患者G-17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在胃癌患者中存在明显的表达。而40例胃癌患者术后PGⅠ、PGⅡ低于术前:P<0.05,PGR水平与术前并无差异性:P值>0.05。说明当胃癌细胞切除后,胃黏膜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血清PG和G-17能够作为胃癌诊断指标,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王政,汪洋,付承林.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3):306-308.
盛红,李洁,黄立江,赵海敏,洪波,林建军.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联合胃泌素-17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8):970-972.
王久君,崔立.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