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娜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6例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和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快速康复;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前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概念,将其应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主要是通过依据循环医学理论基础,通过联合麻醉、护理以及外科等诸多哦学科研究证据,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6例作为样本。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2:21;年龄19~67岁,平均(40.25±4.21)岁;疾病类型:1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以及23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5:18;年龄20~66岁,平均(40.19±4.30)岁;疾病类型:13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以及20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患病类型比较,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内容如下:(1)结合肝胆外科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肝胆外科围手术护理的实际需求,成立专门的快速康复护理小组。确定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职位,除此之外包括2名责任护理和1名主治医师。(2)术前干预。与患者家属取得紧密的联系,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病情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详细介绍疾病专业知识,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纾解心理压力。(3)饮食干预。于术前10h口服5%GNS500ml+10%氯化钾,于术前2h叮嘱患者服用适量的温开水或者糖水,以此来预防患者术前口渴或者饥饿问题的出现。(4)肠道干预。患者术前一天给予少渣饮食干预,不进行常规灌肠,以此来减轻患者的痛苦。(5)护理人员需要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并且在术后48h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完成持续给药止痛干预。观察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完成四肢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下肢开展相应的屈伸及抬臀运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情况、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蠕动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专业软件SPSS22.0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P<0.05,代表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蠕动情况
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普及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诸多临床疾病的治疗方案随之发生转变,同时临床护理质量与效率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分别为(8.55±3.27)d、(1.78±0.87)万元以及(95.56±1.52)分;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分别为(12.59±3.59)d、(1.67±0.60)萬元以及(87.89±2.23)分。实验组患者的三相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比较分析两组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蠕动情况,发现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分别为(16.55±3.27)h、(71.78±2.36)h和(59.56±3.36)h,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分别为(35.60±3.60)h、(42.67±3.36)h和(60.89±2.40)h。其结果证实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引起高度各个科室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王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3):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