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高压氧治疗临床护理观察

2019-11-12 05:11李平均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护理

李平均

【摘 要】目的:急性脑梗死高压氧治疗临床护理观察。方法:以抽取的方式选取在本科室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根据抽取方式选取90例患者进行调查,本次抽取选取时间2015年3月-2016年3月,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措施。观察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低于实验组,将两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对比价值和意义,且P<0.05。对照组患者的NDS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存在对比价值和意义,且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压氧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最近这几年,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很多,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也逐渐加重,治疗脑梗死患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了,目前,高压氧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手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脑梗死是由于脑血流受阻引起脑组织缺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抽取的方式选取在本科室进行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根据随机方式选取80例患者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选取时间2015年3月-2016年3月,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47-86岁,平均66.5±4.2岁。实验组患者年龄为48-88岁平均68±5.2岁。对照组、实验组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式 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实施高压氧治疗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入舱前护理:患者在入舱前,需要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精神情况,及时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压氧治疗的原理及配合方式,而且需要在入舱前宣教,解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对一些昏迷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相应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陪同人员。(2)治疗中的护理:在加压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做调压动作,如有患者感觉到不适应,要等患者调整好以后再进行调压。在减压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告知患者注意保暖,操舱的护士减压的速度不宜太快。还要叮嘱患者不要咳嗽、屏气,防止减压病的发生。(3)出舱后的护理:出舱后,护理人员需要询问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各肢体,加强饮食指导,嘱咐患者不要饮用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要食用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还要让患者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1.3 指标观察和评价

1.3.1 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我院采用评分结果进行评价,总分值为一百分,其中高于80分(包含80分)为非常满意;高于60分(包含60分)为基本满意;低于59分(包含59分)为不满意。

1.3.2 采用NDS评分来对患者治疗和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式 将本文结果输入到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时说明存在对比价值,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对比

对照组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为45例,其中有20例患者对本次护理表示非常满意、有15例患者对于本次护理表示基本满意,有10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66.6%。实验组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为45例,其中有25例患者对本次护理表示非常满意、有18例患者对于本次护理表示基本满意,有2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5.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低于实验组,将两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对比价值和意义,且P<0.05。

2.2 两组患者NDS评分对比:

护理前對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NDS评分比较[(24.12±4.95)分 vs (23.97±5.06)分],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DS评分均有了程度不同的降低,但是实验组患者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0.89±4.64)分 vs (15.54±5.64)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并且对身体的损伤较为严重,高压氧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病变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情况明显减轻,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昏迷患者清醒、减少后遗症发生的重要的作用,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相关资料显示,实时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实施良好的优质护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分为3个护理阶段进行: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强调护理意识,强化家属护理能力。实验组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引导协助观察、入舱前护理、治疗中的护理、规范操作、出舱后的护理。在实施入舱前护理,需要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精神情况。讲解高压氧治疗的配合方式,入舱前宣教,解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在实施出舱后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询问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各肢体,加强饮食指导,嘱咐患者不要饮用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要食用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还要让患者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科学、系统、规范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王琼芳.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 7(6):81-82.

张秀萍.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57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35):88-89.

王芳, 李爱杰, 范胜岐,等. 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黑龙江医学, 2010, 34(5):394-395.

周传云.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 河北医学, 2006, 12(2):185-186.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