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2019-11-12 05:11贺婧彭俊峰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康复护理

贺婧 彭俊峰

【摘 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效果,进一步分析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笔者单位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比较下肢改变(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肿胀)、深静脉血栓发生、静脉血流增幅、住院时间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肿胀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流增幅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明显减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异常的发生,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由于生活节奏、各方面压力的增加,加之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临床中脑卒中发生率不断增加。偏瘫是脑卒中患者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此时患者四肢活动受限、缺乏运动,极易形成血栓[1]。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2]。笔者特对本单位收治的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进行康复护理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受试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资料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笔者单位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9.7±9.8)岁。观察组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60.1±10.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入选标准200例患者均经我院门诊收入科室,符合[3]:①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②经头颅CT、MRI等确诊,③下肢功能障碍需卧床休养。

1.3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疾病知识宣教、健康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礎上应用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适当疏导,确保患者心态平稳地接受治疗,提高依从性;为患者及家属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知晓度,积极预防。②生活指导:嘱患者戒除烟酒,多饮水,多食用新鲜蔬果,以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维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升高导致下肢静脉回流。③康复锻炼:教会患者肢体按摩,对患者肌肉群进行充分放松,促使神经系统恢复,提高患者配合的主动性。在患者恢复期间制作卡片资料,促使患者积极开展康复活动,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细微进步给予充分的鼓励,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增强康复信心。

1.4 疗效指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标准为[4]: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血流充盈缺损、血流绕行。肢体远端挤压,血运变化并不显著,血管腔内有低回声团块或者无回声团块,远端血管腔明显增粗,且血管腔加压后无明显改变。观察患者下肢改变(如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肿胀等),比较两组静脉血流增幅、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初步以Epi Data3.1软件校正,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n(%)”形式录入计数资料,并以检验;“ ”形式录入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用t/F检验;检验水准:P<0.05示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下肢改变与下肢深静脉发生情况的分析

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肿胀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静脉血流增幅及住院时间分析

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流增幅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发病急促,病情进展较快,患者大多伴随头痛、恶心、失语等症状。偏瘫作为脑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大多因为救治延迟、缺乏合理康复护理措施而致。康复护理作为健康和医疗理念的转变,是从医疗模式改革中变化出来的新型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制定全面的康复方法。笔者通过将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发现,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肿胀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流增幅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康复护理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卧床期间的下肢改变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利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总之,康复护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一种有效护理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林胡英,池金美,黄惠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3):44-45.

余斐.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3):195-197.

刘红.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2):35,43.

刘丽丽,任海燕,钱自春, 等.前瞻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23-25.

猜你喜欢
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依从性中的应用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