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高校教育培养模式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

2019-11-12 15:00王晓宁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摘要:应用型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既是应用型高校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主要的实践环节。

关键词: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普通应用型高校近几年虽然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定改革,从选题、指导、作品展示、答辩等方面做了诸多尝试,以2019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为例,整体质量较往年有很大提高,在内容、形式上有很大变化,专业定位和特色逐渐突显,但由于毕业设计要求条条框框过去局限,学生就业压力较大,使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时缺乏创新、设计产出缺少社会价值,时间、精力投入较少,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

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标准,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一次重要实践,它需要学生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步一步按照学校要求执行。近几年网上出现很多关于论文抄袭的新闻报道,此类问题在高校普遍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在毕业设计领域也难逃抄袭的噩梦,在多次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和评分工作中,有学生抄袭网络上的设计作品,严重者甚至原封不动地照搬。概括问题原因有: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弱;态度不认真,没有对毕业设计引起高度重视,投入时间较少;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系统的评价标准以及学校对毕业设计抄袭惩罚力度不够,学生存有侥幸心理。因此,需要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完善相应模块的毕业设计方案和详细的实施办法,解决当前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毕业设计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选题多元化,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创作的积极性

(一)开展校政校企合作,引入真实的设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增强校企合作,将真实的设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不仅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毕业设计的开展也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根据真实项目的流程和要求开展毕业设计,这样,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提前熟悉企业工作的流程,积累设计经验,可有效解决学生因缺乏实践能力就业困难的问题。

(二)选题要提高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自主选择。以往的选题中,虽有争取学生意见,但在内容上给予较大限制。应当允许学生自己报选题,结合学校、企业、家庭等多方面的资源进行综合考虑,提出切实可行的毕业设计选题,同时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来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把毕业设计与创业进行有机结合。

二、建立双导师制,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毕业设计指导

在毕业设计指导中推行双导师制,即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学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多以校内老师为主,对学生的指导更多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发展空间,而企业导师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从实践操作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增加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与校内导师形成有机互补,解决学生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脱节,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三、规范标准,制定科学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毕业设计改革势必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仅仅是在毕业设计完成后的质量和效果上进行评价,只考查结果,缺乏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督。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用企业对项目的评价标准进行打分;用市场转化的方式,把毕业设计作品推向市场,以销售结果为目标评价;组成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消费者三支考核团队,分别对毕业设计进行考核评价;注重毕业设计的过程考核,对每个阶段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根据设计方向制定每个阶段标准的任务量和具体要求,尽可能对标准进行量化。

四、优化毕业设计监管机制,保证毕业设计有序进行

毕业设计创作实践一般会安排在学生毕业前的一两个学期,这段实践正是学生忙于实习的时间,很多学生会外出实习,导致毕业设计不易监管,毕业设计任务量不饱和,部分学生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疏于联系,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达标。学校应该从管理、教学、实习、就业多个方面考虑解决存在的矛盾。

五、推进毕业设计市场转化,用市场检验毕业设计成果

高校作为一个庞大的人才库,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毕业设计的作品大部分都沉睡于象牙塔中。其主要原因是:

(一)学生市场观念较薄弱,设计缺乏创新。

(二)毕业设计选题缺乏市场针对性,多以毕业为目的。

(三)毕业设计作品概念性较强,很难产生社会效益。

(四)没有企业沟通合作渠道。

(五)学校不重视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市场转化。

六、搭建推广平台,让毕业设计作品走出校门

传统的方式以展览的形式向外界传播毕业设计作品,汇报人才培养成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毕业设计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通过网络让更多人观看到毕业设计作品,为作品的宣传和推广起到积极作用。让毕业设计作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如:举办“我最喜爱”的毕业设计作品评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设计大赛。

參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

[2]李沙.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实践与就业[J].美术观察,2008(12):110.

[3]江明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初探[J].IT教育探索,2010.

作者简介:王晓宁,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路桥类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高职“四层三环节二抽查”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①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毕业设计的开发与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