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效果

2019-11-12 01:58田鹤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帕罗西汀睡眠障碍抑郁症

田鹤

【摘 要】目的:评估帕罗西汀+曲唑酮,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了10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结合患者入院编号予以分组,分为观察组(入院尾号单数)53例、对照组(入院尾号双数)52例。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曲唑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予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為78.8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13.21%、11.54%,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P>0.05。结论: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接受帕罗西汀+曲唑酮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

【关键词】帕罗西汀;曲唑酮;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1

抑郁症,也可以叫作抑郁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常出现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卑抑郁等表现[1]。严重条件下还会发生幻觉、妄想、自杀等情况。抑郁症每次发作时间≥2周,长者发作时间为数年,发作后大部分可缓解,部分会残留症状。睡眠障碍,为睡眠过程中异常行为的表现、睡眠量不正常,发病原因和躯体疾病有关[2]。本研究将我院将近年来收治的10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帕罗西汀+曲唑酮治疗、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1 基本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情况 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按其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52例。观察组男性为28例、女性为25例;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2岁、60岁,平均年龄(56.4±3.5)岁;睡眠障碍病程为0.5~2.8年,中位病程为(1.65±0.4)年。对照组男性为27例、女性为25例;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0岁、60岁,平均年龄(55.7±3.3)岁;睡眠障碍病程为0.6~2.8年,中位病程为(1.7±0.6)年。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并处理两组病例的临床所有数据信息,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入选标准:通过抑郁症发作诊断标准[3]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者、存在睡眠障碍表现者。

排除标准:严重躯体疾病者、脑部气质性疾病者、继发性抑郁症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生产厂家: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32)口服,每次20mg,每日2次。

1.2.2 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曲唑酮(生产厂家:沈阳福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22)口服治疗,前者的治疗方法同上,后者每次50g,每日2次,两组治疗时间相同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对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予以观察及比较。

1.3.2 临床疗效的判定: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80%,治愈。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50%,但不足80%,显效。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25%,但<50%,有效。治疗后为达到上述标准,无效。治愈、显效、有效之和×100%=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抑郁症睡眠障碍病例临床数据资料,均输入于SPSS23.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对比,均通过率%的方式代表、X?检验。对比结果显示:P<0.05,即为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

2.2 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抑郁症的发生和较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较多,如:心境低落、悲观、自残、自杀等。睡眠障碍,属于抑郁症早期常见症状,抑郁症睡眠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临床上会采用药物治疗,而不同药物治疗在临床效果方面比较,有较大的差异。帕罗西汀,属于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药物效果较小,且对于心血管构成的影响不会很大。不足:单独使用帕罗西酮治疗,起效的速度较慢,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本研究联合曲唑酮治疗,该药为选择性5-HT抑制剂,能对机体5-HT在社区构成抑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较佳。同时,抗焦虑、抑郁、镇静的效果较佳,给药简便且疗效确切,不会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患者可耐受[4]。经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虽然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总之,帕罗西汀+曲唑酮,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同时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

参考文献

邵晓林,郭影.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合并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15(05):65-67.

李雪丽,唐毅,贾福军等.使用帕罗西汀和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117-117.

薛培.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141-141.

翁碧海.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探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09):94-95.

猜你喜欢
帕罗西汀睡眠障碍抑郁症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伴焦虑抑郁障碍的对照分析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