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联合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分析

2019-11-12 01:58高保东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替米沙坦影响分析心力衰竭

高保东

【摘 要】目的:研究应用替米沙坦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到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替米沙坦和培哚普利的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替米沙坦和培哚普利进行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替米沙坦;培哚普利;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1

心力衰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和体液潴留等,严重者可致死。因此,采取有效方法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1]。本次研究应用替米沙坦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情况,具体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4月到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大的74岁,年龄最小的40岁,平均年龄(55.18±3.25)岁;病程在2年到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24±3.77)年。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39岁,平均年龄(52.75±4.16)岁;病程在2年到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08±3.43)年。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各项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较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基础性的治疗,并限制患者对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每次剂量为80mg,每日口服1次;观察组患者接受替米沙坦和培哚普利的联合治疗,替米沙坦的使用剂量和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口服培哚普利的剂量为4mg/次,每日服用1次。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数标准参照: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0%[2]。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分析,计量数据均用%表示,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分析下表1,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3%,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7%,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3%,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4%,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共出现8例不良反应,其中頭晕发生2例,恶心发生5例,腹胀发生1例,发生率为23.5%;观察组患者共出现1例恶心反应,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都会导致心力衰竭,中老年人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中晚期阶段,由心脏功能出现障碍,比如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静脉的回心血量无法被排出心脏,进而导致心脏内的静脉系统血液残留过多,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过少而引起,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和体液潴留等,严重者可致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临床用以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其中利尿剂和强心剂等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在遇到心力衰竭合并症时,效果减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替米沙坦和培哚普利同属于受体抑制剂,两者联合用药时可以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扩张患者的颈动脉,促进人体的心室舒张和收缩,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3]。

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基础性的治疗,并限制患者对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替米沙坦和培哚普利的联合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3%,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3%,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4%,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共出现8例不良反应,其中头晕发生2例,恶心发生5例,腹胀发生1例,发生率为23.5%;观察组患者共出现1例恶心反应,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替米沙坦和培哚普利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王颖,马思蕊,何旭.替米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9(08):1066-1069.

文程,易湛苗,门鹏,翟所迪.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8,16(05):31-36.

韩景艳.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心肌能量消耗变化[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1):174-175.

猜你喜欢
替米沙坦影响分析心力衰竭
替米沙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舒张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探讨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