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
摘 要:本文从经济学博弈论角度,通过设置与推导学杂费收缴中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学生欠费和学校监管的纯策略博弈模型、学生欠费和学校监管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来阐述高校学杂费收缴难困境的根本原因,并根据博弈均衡结果,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杂费收缴;博弈论
高校学杂费收缴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因为它关系到个学校正常运转的方方面面。但是目前高校学杂费收缴工作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高校学杂费收缴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高校学费收入已经成为仅次于财政拨款的另一项重要的稳定的经济来源,它对缓解教育经费不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校长期饱受学杂费收缴难的困境,其根本原因何在?又如何加以缓解?笔者通过设置相关的博弈模型,从经济学博弈分析角度来阐述高校学杂费收缴难困境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应对措施。
一、学杂费收缴中的“囚徒困境”
在以下的博弈模型中,我们分析在缺乏学校监管或者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为什么学生欠费会屡屡发生。
假设学校对于欠费的学生不进行监管。再假定环境中只存在两个学生甲和学生乙。学生甲和学生乙专业相同,应缴费额度一致。只有两个行为策略:缴费或者欠费。而学校至少要有资金才能运转。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两个学生都会选择欠费,而欠费的行为会影响到学校正常运营,影响到两个学生的学习。假定每个学生的收益为a。反之,如果选择都缴费,学校资金充足,得以正常开展教学业务,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假定此情况下每个学生的收益为b。如果其中一个学生选择欠费,而另一个学生选择缴费,那么选择欠费的学生收益为c,选择缴费的学生收益为d,显然c>d。那么推定d 根据上述假设和推定,博弈情况如下所示。 在这个博弈中,假定学生甲和学生乙完全了解对方的选择策略,信息完全对称,则学生甲选择欠费的时候,学生乙必然选择欠费。因为对于学生乙来说,如果选择欠费的收益是a,如果选择不欠费的收益是d,而db。而(b,b)显然不是一个纳什均衡,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的条件。在这个博弈矩阵中将形成一个纳什均衡(a,a),也就是学生甲和学生乙都会选择欠费,获得较低的收益。 而在现实中,学校里是有大量的学生存在。我们假定学校里有n个学生,在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下,n个学生都有欠费的激励,这n个学生相互之間就形成了博弈,并最终陷入典型的“囚徒困境”中。 二、学生欠费和学校监管的纯策略博弈模型 假设学校进行缴费情况监管的成本为C,学生欠费一旦被查处将受到的惩罚为F(德育评估扣分或影响毕业),因为拖欠学费的个人社会声誉损失为h,学校严格监管下,学生欠费行为带来的声誉损失为H1,学校监管不力的负面影响即声誉损失为H2。假设学生按时缴费情况下,学校的收益为T2,有学生欠费情况下的收益为T1。同样假设学生欠费行为下个人行为效益为R1,而按时缴费行为的个人效益为R2。我们列出以下博弈矩阵。 (1)当学校监管的成本(C)大于H2H1的差额(严格监管状态下学生欠费的校方声誉损失与监管不力状态下校方声誉损失之差),那么学校最有策略选择就是不进行严格监管。 (2)如果R1hF>R2,无论学校是否监管到位,对于学生而言,最优的行为策略就是选择拖欠学费。 (3)不考虑(1)和(2)的情况下,即在C>H2H1,R1hF>R2的情况下,学生拖欠学费和学校严格监管的博弈结果就会存在两个均衡,也就是学校监管不力,则学生选择欠费;如果学校严厉监管,学生就会选择按时缴费。 以上博弈收益矩阵也就揭示了在缺乏学校严格监管、社会诚信体制不健全情况下,学生欠缴学费行为的根本原因。 三、学生欠费和学校监管的纯策略博弈模型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学生和校方都无法准确判断彼此双方将要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因而双方的博弈其实更接近于混合策略博弈。即为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就是双方都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某种策略达到混合策略博弈。我们在以上学生欠费和学校监管的纯策略博弈模型基础上,设置行为选择概率来改进原来的博弈模型。 (1)当p (2)当p>p*时,学生的最优选择策略是按时缴费。 (3)当q (4)当q>q*时,学校的最优选择策略是监管不力。 如果学生按时缴纳学费的R2越小,拖欠学费的R1越大,学生因为拖欠学费而遭受谴责的声誉成本h越小,学校的处罚力度F越小,则学生一定倾向于拖欠学费。 四、改革措施和建议 (1)加快建立在校生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将按时缴纳学杂费作为征信体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是社会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快建立在校生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将按时缴纳学杂费作为征信体制的重要内容,学生个人在校期间的不良信用记录将会带入其日后就业、创业等各项社会活动中,成为社会评判的重要标准。通过声誉成本的影响,使学生强化自我行为规范意识,降低欠费群体欠费行为的激励效应。 (2)建立学杂费收缴与学生德育考评挂钩的激励机制,加强欠费行为的约束力度。将学杂费收缴与学生德育考评相挂钩,使之成为德育考评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间的群体效应,扩大按时缴费的激励效果,形成欠费群体的潜在约束力,从而抑制欠费行为的产生。 (3)推进电子化收缴管理体系改革,降低高校人工管理成本。通过计算机网络改造和软件对接应用,可以让学院部门领导及时了解学生欠费信息,加大催缴力度。同时大力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简化支付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学校对于学杂费收缴的人工管理成本,方便学生缴费,降低学生缴费支付成本,提升学生缴费意愿。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关于印发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试点总体思路的通知,浙财综〔2014〕42号文件. 2.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工作的通知,浙财综〔2015〕46号文件.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