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右静
[摘 要] 自2008年以来,南谯区民政部门积极推进职能转变,对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索和尝试,率全省之先,将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暨公办养老服务中心,由镇办各自分头管理全部归属由民政局直接管理。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和完善,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梳理了一些资金收支、物品采购、固定资产等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财务管理;物品采购;固定资产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9. 007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9- 0018- 02
0 前 言
当前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达到18%以上,社会将面临严峻养老考验[1]。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推进养老工程建设,与此相应的是各级供养机构需要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梳理和优化[2-3]。南谯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由原敬老院更名)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得到应有的照顾,各项工作正常有序開展,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由区民政局直接管理以来,无论是从住宿、娱乐、用餐等硬件建设,还是人员队伍、机构运转、财务管理等软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管理工作得到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也取得了一些荣誉:乌衣中心敬老院获得“全国模范敬老院”称号,施集敬老院获得“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称号等。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机构管理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固定资产、物品采购等财务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为使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健康有序地更好发展,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 滁州市南谯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管理工作现状
南谯区目前共有11所公办养老服务中心,分布在全区7个镇办,全区共有五保老人1 670人,目前共有在院五保老人1 000余人,集中供养率超过60%。2008年由区民政部门直接管理以来,陆续投入6 000多万元福彩公益金等项目建设资金,用于全区特困供养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院容院貌及设备设施添置等,新增床位680张,极大地改善了五保老人的居家居住环境。目前,集中五保供养标准已提高到560元/(月·人),医疗方面给予100%救助,门诊费用实行了每年480元定额补贴。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改革了管理体制,由区民政局成立了敬老院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的管理和运行,积极探索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养老机构资金收支业务管理实行“四统一、四规范”:统一专户管理,规范资金运行;统一财务手续,规范支出单据;统一使用范围,规范资金支出;统一财务核算,规范账务公开。促进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2 目前南谯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南谯区的11所公办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共有在院五保老人1 000余人,中心所供养老人都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法定抚养义务人丧失劳动能力而无力抚养的人员,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本上年龄层次都在70岁以上、残疾或生活自理能力弱的人员,护理难度较大。养老中心工作人员由局机关统一聘用,由于不设专门岗位的财务人员,所聘人员均从餐厨、护理等工作人员中挑选相对文化素质较高的员工,从事中心财务收支报账工作。中心护理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强度高,待遇水平偏低,相对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及文化素质均不高,队伍不稳定。有的镇养老中心财务报账员小学都未毕业,业务水平较低,所经手票据的程序及手续规范性令人担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质量的发展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2 物资采购程序及手续不规范
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集中供养老人每月生活费约70多万元,分别拨付至每个镇养老中心的银行专户,资金除略有结余外,基本上用于中心老人的柴米油盐、水电煤气及换季衣物等支出。由于柴米油盐等均为每天要消耗的物资,这部分物资几乎每天都要购买,采购都在养老中心附近的菜场进行,取得的支出手续绝大部分都是卖方所写的收款便条,采购结束后由中心报账员再进行整理汇总登记;米油的购买由于是否开具税务发票价格有差异,报账会计为了节约资金,总是选择三联单收据的形式。物资采购发放登记簿记录不完整不及时,常有账实不一致及后期补记现象发生。
2.3 固定资产登记管理不规范
从民政局直接管理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以来,共投入6 000多万元对全区养老中心进行改扩建,维修维护及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固定资产的统一采购添置等。养老中心基建工程的改扩建及大宗维修维护项目,由局机关统一招标统一与施工方签订合同进行项目建设,项目资金结算后,不能及时合理的分配每个中心的工程量,造成养老中心房屋等固定资产台账登记的金额多年来未能增加。许多集体土地及房产,无法办理相关产权证明,也是资产管理登记的一大困扰。大型大批次固定资产采购基本上由局机关统一进行,该部分财务支出均在局机关账上,局机关列支的同时,出具相关固定资产入账通知单交敬老院管理中心会计,由敬老院管理中心会计进行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养老中心报账员同时登记固定资产台账。由于局机关固定资产采购以全区为单位,敬老院管理中心账务以每个镇养老中心为主体,统一购置的固定资产敬老院管理中心记账与否,报账员负责的资产台账是否按实物登记,均未能及时进行梳理核对,造成大部分镇养老服务中心固定资产台账、总账及实物出现三者不一致的现象。
3 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工资待遇,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针对现有在岗的工作人员,通過积极参加省市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业务水平[4-5]。一是加大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区民政局在省市培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按工作内容和性质分批分层对所属养老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内务护理、财务基础、院务管理等专业培训,开发具有特色的针对性强的培训交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业务素质。二是逐步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工作人员收入水平,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在核定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季考核、月评比、年终绩效等多形式多手段,提高从业人员津贴、奖金等收入水平,增强工作人员上进心和满足感,增加从业人员稳定性,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中。三是逐步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新聘用人员的基础门槛。通过好中选优的方式,全面提高财务报账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步提升会计业务水平。
3.2 严格采购程序,规范票据手续,加强收入支出报账管理
加强养老机构的资金收支管理,建章立制,规定采购限额,限额以上的,均按制度程序进行,提高物资采购及收支票据的合规合法性。一是规范物资采购程序。通过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制度,对采购人员、采购限额、是否询价等采购程序进行详细规定。大宗长期使用物资采取集中采购或协议供货的方式,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坚持量大从优,按人按量按需采购,防止积压变质,损失浪费。二是严格收入支出票据的规范性。在养老中心日常运营中,收入票据范围主要涉及五保老人的生活费、捐赠慰问、废旧物资变卖、自产自销等收入,支出票据范围主要涉及水电煤气、柴米油盐、换季衣物、零星生活用品及小型维修维护等支出。对以上收支票据进行严格规范,要求必须取得正式税务票据才可进行报账,日常菜金及柴草支出实在无法取得正规税务票据的,除工作人员外,必须要有两个以上院民签字认可,方能作为支出汇总的附件进行报账。三是对购置、调配、捐赠的物资建立入库、出库登记和发放登记簿,现场及时登记在册,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仓库实物进行清查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四是加强收入支出报账管理。通过敬老院管理中心对各镇养老中心报账员进行制度约束和业务指导,杜绝白条及手续不符合要求的不合规票据入账,不断规范收支票据的合规合法性。
3.3 规范源头管理,定期梳理对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固定资产合理购置、正确使用和报损报废程序,能够不断提高资产利用率,逐步提升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一是规范固定资产采购程序。民政局统一购置的固定资产及对基础设施进行新建、改扩建、大型维修维护时,要与所涉及的养老中心及时对接,协助养老中心做好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及台账登记工作。敬老院管理中心对于养老中心自购的固定资产,要督促报账员及时完善手续及时登记入账。二是固定资产明细台账与总账要定期梳理定期核对。敬老院管理中心与养老中心要加强联系,固定资产的增减核销,在完善手续及时登记的同时,要定期梳理定期对账,保证账册相符、账实一致。三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通过进一步细化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养老中心基础设施办理产权证明,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促进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固定资产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思佳.公办养老机构基建财务管理的优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8(20):89-90.
[2]凌玲.养老服务行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浅析[J].经贸实践,2018(04):325,327.
[3]李悦.有效实施幸福养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发展[J].民政工作文选, 2018(6):83-87.
[4]温海红,高静,张蓉.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J].中国民政,2019(3):48-49.
[5]王博文.城市失能老人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研究[J].辽宁经济,2019(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