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
——单产显著提高
2018年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达到5621公斤,比1996年的4483公斤增加了1138公斤,增长25%以上。
——总产量连上新台阶
2010年突破5.5亿吨,2012年超过6亿吨,2015年达到6.6亿吨,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
2018年,谷物产量6.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
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
——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2001年至2018年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
——仓储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食用油罐总罐容2800万吨,比1996年增长7倍。
——物流能力大幅提升
2017年,全国粮食物流总量达到4.8亿吨,其中跨省物流量2.3亿吨。
——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逐步健全
政府粮食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在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10~15天的应急成品粮储备。
应急储备、加工和配送体系基本形成。
——膳食品种丰富多样
2018年,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24.7公斤、46.8公斤、46.4公斤、22.1公斤、505.1公斤和184.4公斤。
——营养水平不断改善
城乡居民膳食能量得到充足供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不愁吃”问题
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1660万人,较1978年末的7.7亿人,累计减贫7.5亿人。
——重点贫困群体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71元人民币,实际增速高于全国农村1.7个百分点。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严守12000万公顷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300多万公顷。目前,全国耕地面积13488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1700多万公顷。
——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2011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60多万公顷。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划定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功能区6000万公顷,大豆、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近1500万公顷。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2006年全面取消了在中国存在2600年的农业税。
逐步调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完善生产经营方式
逐步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
目前,全国家庭农场近6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17.3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37万个。
——积极构建多元市场主体格局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粮食收购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
——健全完善粮食交易体系
形成以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为中心,省(区、市)粮食交易平台为支撑的国家粮食交易体系。
全国粮食商流、物流市场达到500多家。
——稳步提升粮食市场服务水平
2018年组织各类粮食交易会3935场,成交粮食近13627万吨,成交金额2319亿元人民币。
——注重规划引领
编制一系列发展规划,从不同层面制定目标、明确措施,引领农业现代化、粮食产业以及食物营养的发展方向,多维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2014年起先后取消了大豆、油菜籽、玉米等粮油品种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全面实行市场化收购。
2016年起逐步完善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进一步降低了政策性收购比例,实现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
——发挥粮食储备重要作用
中央储备粮主要用于全国范围守底线、应大灾、稳预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地方储备粮主要用于区域市场保应急、稳粮价、保供应,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统筹建好示范市县、产业园区、骨干企业和优质粮食工程“四大载体”。
——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转化
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有效供给。
积极发展饲料加工和转化。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建立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建立与完善由6个国家级、32个省级、305个市级和960个县级粮食质检机构构成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
制定发布“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促进粮油产品提质升级。
——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
大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
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单产达到每公顷近18.1吨,刷新了世界纪录。
——推广应用农业科技
201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1996年的15.5%提高了42.8个百分点。
2004年以来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共建设丰产科技攻关田、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1276个,累计增产粮食1.3亿吨,项目区单产增产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
——提升粮食储运科技水平
2018年实现机械通风、粮情测控和环流熏蒸系统的仓容分别达到7.5亿吨、6.6亿吨和2.8亿吨。
——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法规
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
——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中央政府承担首要责任,省级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地方政府粮食安全意识普遍增强,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深化粮食“放管服”改革
依法推进双随机监管机制及涉粮事项向社会公开。
完善粮食库存检查方式方法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中国粮食市场更加开放
涉粮外资企业加工转化粮食数量、产品销售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分别占到全国的14.5%、17%。
——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
对小麦、玉米、大米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大幅度削减其他粮食品种的进口关税。
取消农产品收购、批发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
——促进国际粮食贸易繁荣发展
2018年,包括大豆等油料和饲料在内的粮食进口总量为11555万吨,出口总量366万吨。进口总量中大豆8803万吨,谷物及谷物粉进口2047万吨。
——主动分享粮食安全资源和经验
1996年以来,中国向近30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近1100人次粮农技术专家和技术员。截至2017年底,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173.3亿美元,在境外设立企业851家。
——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中国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20多份粮食和农业多双边合作协议、60多份进出口粮食检疫议定书,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农业合作工作组。
——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
积极响应和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涉粮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活动。
主导制修订小麦规格、玉米规格等多项粮食国际标准。
牵头推动亚洲合作对话“粮食、水与能源安全相互关系”工作。
——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到2020年,落实12436万公顷耕地保有量、10307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4072万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约束性指标,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亿公顷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亿吨以上。
——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继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大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
推动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序实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加强粮食储备管理
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
——健全粮食应急保供体系
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完善粮情预警监测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监测预警体系。
——倡导节粮减损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推广经济、适用、防虫、防霉储粮新装具、新技术。减少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损耗。
——加快建设现代粮食市场体系
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切实加强粮食仓储物流建设
持续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优化大型粮食物流园区布局,构建一批粮食进出口物流通道和重要节点。
——着力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
着力推动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
——继续深入推进南南合作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经贸合作关系
——积极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优化粮食进口渠道
——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粮食安全治理,积极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