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文本 灵活使用教材
——结合案例浅谈小学数学教材文本解读

2019-11-12 21:27郭金玲
报刊精萃 2019年3期
关键词:除数例题方程

郭金玲

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六街小学,北京昌平 1022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来正确解读文本,进而灵活使用教材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师是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

教学要源于教材,但又不能完全被教材束缚,要力争顺应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一是正确“解读文本”,即理解教材编者编排意图,疏理知识点,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二是“活用教材”,将教材中的“资源”经过转化、整合,优化教学设计来攻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解读文本”与“活用教材”,前者是后者的根基,后者是前者的有益补充和发展。下面以北结合京版课改版数学教材,谈一谈我们教研组的研究成果。

一、教学中如何正确“解读文本”

(一)熟知一节课的知识点所属的知识体系(学段的编排)

如“分数的教学”

三上编排的内容是:

▲分数的初步认识(只出现单位“1”只有一个物体组成的内容)

▲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是10 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

▲分数的简单应用

五下安排: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出现单位“1”有若干个物体组成的内容

2.还出现分数的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接下来的内容安排在六上: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明确一节课的知识在所属单元的地位。

这里强调的是单元整体备课的观念。要通读整个单元的教材,知道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目标。有利于对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的掌握,更能把训练重点合理安排到每一节课中去。

例如四下“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安排了5 个新授内容

▲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例240÷60

▲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例648÷50

前两个知识点是为后边笔算试商做准备。

▲除数是两位(非整十)笔算除法(不用调商)

▲除数是两位(非整十)笔算除法(两个例题,四舍五入法调商)

(三)解读主题图和例题

对教材进行教学处理,就要将教材中蕴涵的信息充分释放出来。

如五上《方程的意义》,教材中将方程定义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个概念中有三个关键词“未知数、含有、等式”,但是,如果教学中过于强调这三个词形式上的含义,就会给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带来困惑,例如:ax=b x-x=0 x-1=a=2x 这些也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它是不是方程呢?事实上,学好数学概念,并非要让学生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地“理解透彻”,而是要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方程》的教学,就是要弱化方程的形式化表达,重锤“等量关系”这个本质。学生的年龄是10 岁”,老师提供三条信息:①“如果把我的年龄减去20 岁,还要比他大。能确定我的年龄吗?”②“如果把我的年龄减去30 岁,就要比他小。”③“如果把我的年龄减去27 岁,正好和他相等。”追问:“刚才三句话,同样都告诉了‘我的年龄’和‘他的年龄’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前两回都不行,第三回却行了呢?”,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这三条信息上,教师引导学生用三个算式分别表示这三句话的意思,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发现:“前两个都是大于号或小于号,而最后一个才是等于号。”“是啊,可别小看这个等号,正是它,帮助我们在未知数x 和已知数10 之间建立了某种等量关系。像这样,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的等量关系式,比如X-27=10,数学上就叫方程。”方程是建立未知与已知之间等量关系的模型,立足这一本质,用猜年龄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已知与未知建立联系,经历两次不等关系的“失败之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呼之欲出,从而凸显方程的价值,正所谓是水到渠成。

(四)解读习题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数学必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1.分析习题的目的性、层次性。

2.分析习题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拓展空间。

在现行北京版数学教材中,经常把新知识点安排在练习题中,我们老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如《植树问题》例题中只出现了求“棵数”类型,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适当补充,求“段数”、“全长”等。使学生更全面掌握植树问题。

以上所讲,就是要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善于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教材都呈现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呈现呢?根据教材内容准备设计哪些合适的数学活动呢?并且恰当填补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中如何“活用教材”

(一)重视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五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可以设计以下探究活动;开放性训练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也为今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做铺垫。

(二)改编增补教材,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性

由于地区和城乡的差异,任何教材都不能保证所有题材都适合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题材进行灵活处理,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题材来组织教学。

如四下学习减法性质,书中例题“一根竹竿长2.15 米,插入泥中0.27 米,露出水面的部分长0.23 米,求水深?”,这一情境学生不感兴趣,因此,我们改成了“购物问题,拿10 元钱,买了两样东西,还剩所少钱?”有的学生用10 元依次减去两样价钱,还有的学生先求两样东西的总钱数,再用10 元去减,以此来理解减法性质。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我们只有更新观念,正确解读文本,灵活使用教材,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除数例题方程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商和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