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洋静
虽然我国城镇化程度逐渐加快,但是我国仍有较大比重的农村人口。随着国内生产结构的调整与改变、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宅数量的增加,农村将逐渐成为聚居空间,不再单纯与农业相关,将更多的与自然接触、与城市接轨。不过快速地发展也将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清一色的钢筋混泥土替代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落、缺乏专业知识的农民自建房安全保障、配套设施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以提高农村住宅区域的宜居性。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多为农民自发建设住宅模式,但自从1982年中央拨款1.1亿元用于支持编制村规划,结束了农民自发自流的状态。随后在政府的带领下,逐渐开展个人开发和集体开发并进模式,并在1993年基本形成了村镇建设管理网络[1]。目前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出,出现了较多的闲置房,需要对农村住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农村住宅将更多地与自然接触、与城市接轨、大大提高了目前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国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政策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等政策的推行,使我国形成了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2]。城市住宅遵从商品化、市场化机制,而农村多为宅基地上的自筹资金建房,这样不利于形成良性的住房更新方式。同时由于特殊的城乡结构,导致城乡之间的部分基础设施也没有实现对接,导致城乡居住质量差距明显。
由于农民对规划、设计和建造的能力缺乏,缺乏科学的指导,以至于农民完全靠自己所掌握的有限技术建设自己的住宅,容易出现选址不当,或者出现因使用材料不当、无建造技术、无施工资质等原因所导致的住房质量较差等问题,造成农村宅建水平普遍较低。不仅如此,长期的统一规划设计导致传统的住宅文化消失。大部分的农村住宅照搬城市,缺乏传统地区特色。
我国农村住房总体上以数量多、分布散为特点,不利于农村的规模化经营与环境管理。人口的流动导致空置的房屋增多,造成土地利用率低;住房所用节能材料较少,造成住宅的高能耗;社区与企业布局随意,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交织,造成环境的污染。
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与城镇、村镇住宅相关的政策,对农村住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还需要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加快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建材下乡等,加强对农村规划的投入力度,推动农村环境的发展。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出台政策进行引导和规范,防止乱搭乱建、占有耕地、环境污染等问题。
住宅环境不仅包含最基本的居住,还需要考虑出行、就业、健康等民生保障,因此与之相关的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才是农村住宅区域环境的核心问题。农村环境建设还需要与城市发展两位一体,既要不断提高农民居住条件也要安置好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住房问题。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而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接受的科技培训少。需通过教育的手段对农民的技能进行培养和开发,例如实用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让农民学到实实在在的技术,提高文化审美。让知识不止停留在农业生产方面,还能运用到住宅建设等方面。
村镇住宅的设计融合了艺术、人文和生态,田园风格的塑造离不开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气候、习惯以及建筑语言,需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农村住宅区域设计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实行多样化,但在设计时需多考虑节能问题、环保问题、安全问题,总体而言要因地制宜。
农村住宅环境的发展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健康蓬勃发展的沃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农村住宅环境改善需要漫长的时间,在此期间政府需要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农民教育的投入,引入高新科技,汇集群众力量,让农民能够住上安全、先进的房子。同时重视乡村文化习俗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到自然和生命的价值,让村民热爱生活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