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炜
华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510631
引言: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的概念最早由布鲁纳提出,用以指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受到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社会知觉一词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其中主要指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即对各种担负社会角色并具有个性色彩的人,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对群体所建立的最初印象或概念,这种印象通常是关于对象的外表特征的认识。
人们的社会知觉常常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比如比较显著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预言自动实现效应等。中学班主任作为教育的实施者、班级的管理者和学校的评估者,由于自身经验、评价目的、教学方法等因素作用,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上述社会知觉偏差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对人外表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社会知觉偏差对中学班主任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影响的方面和特征,并分析具体影响过程。
中学班主任赋予了担任这一职位的教育者以相对特殊的身份,让这一教育者同时具有教师、显著意义上的德育者和班级管理者等与学生距离较近的角色,而这种与学生较近的距离和更加频繁的交往,更为中学班主任的社会知觉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中学生作为发展中的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学习和成长阶段,其身心发展具有过渡性、阅读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等特点,而且其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征,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交往行为都在这一阶段发生了许多变化。
上述特点对中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其工作的难度也在攀升,这就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学班主任在工作中疲惫而难以避免社会知觉出现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偏差。基于上述,这种社会知觉偏差最具有影响的特征如下:
这种对于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学生的社会知觉偏差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中学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中的中学生的教育主导者和管理者,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时期和阶段,总面对着不同的社会知觉要求和相应的知觉偏差,其中比较显著的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预言自动实现效应等效应,通过班主任在工作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工作效果体现出来。
这一特征在上文的论述中也有一定的体现,以上的假设情况都只能用“可能”的猜测进行,对于中学班主任和中学生产生的社会知觉偏差,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能够去测量,在对社会知觉偏差的质性研究中,也可能出现概念交叉和难以定性的情况。
在班主任和中学生的社会知觉产生偏差时,他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产生了偏差,这几乎是一种潜意识里的不自觉表现。当一个学生起初表现优秀时,班主任对这位学生的表现预期就会很乐观,而这是自然而然又具有监督特征的。当中学生承担着班主任的这种期待,也会不自觉地开始为了完成班主任寄托的期待而努力。
综合上述,中学班主任在工作中经常不可避免产生的社会知觉偏差主要有几个特征,这种偏差非常普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模糊性,难以计算、预估和测量,更是一种难以主观意识到的意识外的表现。
具有上述特征的社会知觉偏差对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阶段性特征表现和模糊性表现中。
首先,在中学班主任与中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接触初期与学期中和学期末的不同影响为笔者的探究重点。
在开学时,班主任第一次与班级学生认识、第一次接触自己教授的课程,班主任便对这一班的学生和自己教授的课程有了第一印象,这个班级里的中学生也会对这位新晋的班主任以及身边的新同学有了各种各样的第一印象。此时,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的作用最为显著。
1.在师生关系方面
知名设计师DeLucchi 曾说:“一个人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以第一印象。”对于中学班主任和中学生而言也是一样。第一次来到新班级,班主任会从这个班的纪律、上课表现来判断这个班的特点,从而选用适合这个班级的班规和教育教学方法,会在竞选班干部环节认识许多“积极”、“乐观上进”而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些形容词的确可能成为新晋中学班主任对班上几位学生的第一印象,而且在这位班主任后来对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影响深远;同时,自愿选择坐在后排的同学,寡言少语而不积极参选班干部的同学等较为“平凡”的学生,也可能让这位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增加对他们的关心,或者由于这些特点而不自觉地减少对他们的关心和了解,而暂时忽略中学生的不适应或者当天遭遇等因素。这种情况与晕轮效应和首因效应有关,可能导致班主任在日后的工作中产生偏见,不利于学生德育的合理开展以及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对于学生而言,新晋班主任第一次走进教室进行自我介绍、开展班级工作的时候,如果不苟言笑,那么学生可能会对这位班主任形成严肃又苛刻的第一印象,可能会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强;如果当时班主任亲和而与学生“打成一片”,那么学生可能会对这位班主任形成温和而平易近人的第一印象,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可能减轻,但是也可能产生班主任权威不足的情况。这两种可能都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也要求班主任进行恰当的印象管理,在学生面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到既不过分严肃,也不过分亲和,但又足够真诚可靠。
2.在学生之间的关系方面
学生不仅对班主任会形成第一印象,而且由于学生间的距离更近,他们对身边的同学会形成相对全面的第一印象。学生间的第一印象受到他们自己的表现和外貌影响,而且对他们后来的交往与合作有较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从积极意义上说,学生在受到同伴肯定时,可能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可能因此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也增强了合作的可能性;学生在给同伴以不良的第一印象时,其他学生可能会主动问候和鼓励这位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互助氛围。从消极方面看,学生由于某方面的突出让人对其形成相对突出的第一印象(可以是良好的印象,也可能是较差的印象)时,其他学生可能产生嫉妒或厌恶等不恰当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班级非正式群体,不利于班级建设和管理。
对于以上表现,班主任能够采取的行动只有尽力营造和谐、平等的良好班级环境。
在期中或者认识学生的时间较长以后,班主任对学生的印象和认知可能会受到近因效应和预言自动实现效应的影响,学生也可能在这种班级环境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比如,当班级中一位学生由于在比赛中获奖、在最近的一次期中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么班主任就可能忽略一开始对这位学生不合群等消极的印象,而在评选优秀共青团员等活动中较多地考虑这位同学,也有可能就此忽略开学时积极主动又成绩不错的同学——如果这位同学在后期成绩不好的话。这种近因效应对“黑马”型的“后起之秀”一类的学生有积极效果,但是对于整体的客观评价不利,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时注意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减少时间因素对学生印象的主观性影响。
在学生中间,也可能存在由于认识时间较久,而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认知的知觉偏差。比如,某两位学生的关系在分组的近一段时间内比较紧密,此时他们习惯于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自动结成一组,而实际上他们对很多问题还有分歧,这可能导致学习小组的分散和合作学习效率的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也警示中学班主任积极进行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在期中和期末时,班主任在学期初对学生的各种预言成了某种心理暗示,“你们是我带过最好/最差的班”等判断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可能因为贬低而努力表现,以改变班主任对他们的看法,也可能一蹶不振,消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也可能在班主任的鼓励之下积极努力,实现班主任对他们的预言。这种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双重性特征。
此外,这种影响也体现在模糊性特征的表现中。
社会知觉偏差是模糊的,其起因和阶段具体特征以及表现难以测量,其表现也有主体性特征,因人而异。比如,对于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产生的“晕轮效应”,可能帮助中学生提升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或者在最初对该教师的评价很高,后期教师的表现出现落差时产生更大的消极影响。
可见,对社会知觉偏差带来的影响,研究者往往不能作单一的价值判断,因为这种影响通常具有同时带来正面作用和负面效果的双重性特征。
结束语:中学班主任对中学生的社会知觉,以及中学生对其班主任的社会知觉,都难以避免地存在偏差,较为显著的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预言自动实现等偏差。这些偏差具有阶段性、模糊性等特征,其中,以阶段性特征为最明显者,前三者主要集中在学期初对班主任工作和学生产生影响,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在积极恰当鼓励学生的班主任的工作中有较大程度的积极影响。
在工作中,中学班主任应该更多地优化自身的印象管理,科学运用知觉方法和工具并完善相关评价标准与程序,更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学生积极沟通合作,使社会知觉偏差在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阻碍作用。
在当代教育进程中,中学班主任承担社会角色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这种空前的地位和意义给了中学班主任莫大的压力以及动力。笔者运用社会知觉偏差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学班主任的工作注意事项,以期为后来研究者和笔者未来自身的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