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群
伽达默尔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思想家、美学家之一。《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书中所提到的“审美无区分”概念是其美学思想中的一个关键命题,也是后世深入窥探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提出“审美无区别”这一概念前,伽达默尔首先进行了回顾。他指出诠释学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与精神科学相结合,但是对精神科学的本质认识依然未能摆脱自然科学的影响。伽达默尔列举了穆勒、赫尔姆霍茨、德罗伊森和狄尔泰等人有关精神科学的看法,并重点援引了赫尔姆霍茨的观点。
伽达默尔认为赫尔姆霍茨的观点十分重要,因为他看到了作为精神科学认识特征的“机敏”很难被归入到自然科学的认识框架中来,这就意味着精神科学逐渐摆脱自然科学认识模式的支配,开始走向独立。随之,伽达默尔进一步追问了“机敏”背后的基础及与康德哲学的关系,由此将视线转到了人文主义传统的四个概念:教化、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
教化是精神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伽达默尔认为“赫尔姆霍茨称之为机敏的东西就包含教化”。教化最终要实现一种普遍性,它要求超越人的自然的、个人的状态而达到一种普遍状态。劳动实践在教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在塑造事物……以及对某种普遍性的追求”。由于伽达默尔站在黑格尔的基础上强调了教化的实践性,所以他这里所说的教化不仅具有康德意义上的认识论层面,同时还包含着一种本体论、生存论层面的意义。
与教化相关的是共通感。“共通感在这里显然不仅是指那种存在于一切人之中的普遍能力,而且它同时是指那种导致共同性的感觉”。这种“共同性的感觉”,在维柯看来是表现一个集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共同性的普遍感觉。教化所造就的共通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感觉,可以说,没有教化就没有美感、道德感和历史感等。
共通感引申出判断力的概念,“所有人都有足够的‘共同感觉’,即判断能力,以致我们能指望他们表现‘共同的意向’,即真正的公民道德的团结一致”,所以从本质上说,共通感就是一种判断力。但伽达默尔指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共通感完全从道德哲学中排除出去了,感性被康德限制在了审美判断里面。
趣味也与共通感和判断力密不可分。“一切道德上的决定都需要趣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可论证的机敏行为,即抓住了正确的东西,并对普遍性和道德规则(康德)的应用给出了规范,而理性自身是不能给出这种规范的。所以趣味虽然确实不是道德判断的基础,但它却是道德判断的最高实现”。伽达默尔认为趣味包括了道德、礼仪等方面,具有一种社会共同性。教化社会中,“好的趣味”被当作是构建良好社会的条件。
通过对教化、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四个概念的回顾和考察,伽达默尔发现康德等人美学思想上的偏差。康德的美学观念强调的 “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突出的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和鉴赏,而非“教化”。此外,康德提出的“天才概念”认为天才为美立法,从而将美的原则完全归为一种主体性原则。康德的美学是以先验论为基础的,他否认美的对象具有客观认识的意义,因此也就否定了审美经验中的真理。继康德之后,将美学彻底主观化的是席勒。席勒提出了“游戏冲动”的观念,提出审美的“假象”是一切美的艺术的本质。伽达默尔将康德等人的观念概括为“审美区分”,为了反驳这一观点,伽达默尔提出了“审美无区分”的概念。
“审美行为远比审美意识自身的了解要多。审美行为乃是表现活动的存在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本质上属于作为游戏的游戏……游戏作为这种意义整体就能够反复地被表现,并能反复地在其意义中被理解。但反过来说,创造物也就是游戏,因为创造物——尽管它有其思想上的统一——只在每次被展现过程中才达到它的完全存在。……我们以‘审美无区分’反对审美区分”。伽达默尔的“审美无区分”思想基于他的游戏论,他以此来强调艺术作品是隶属于现实世界的,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不是为了审美而审美,而是要在一个意义整体中理解。
伽达默尔的“审美无区分”是与其本体论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基础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认为艺术能够反映真理,他的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在彻底的中介中自我实现等思想与伽达默尔的审美无区分思想具有一致性。但由于黑格尔本人所持有的是唯心主义的思辨立场,所以他对艺术真理的承认也是有限的。伽达默尔意识到了黑格尔美学思想中存在的不足,因此他也同时转向了海德格尔的现象学。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中的本源》一文指出:“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是艺术。本源即是存在者之存在现身于其中的本质来源。……作品之现实性是由在作品中发挥作用的东西,即真理的发生来规定的。”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来自于现实。此外,他还明确地反对现代主观主义的美学,认为“现代主观主义直接曲解了创造,把创造看作是骄横跋扈的主体的天才活动”。不论是黑格尔还是海德格尔,都质疑了康德的“审美区分”。伽达默尔正是在融通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无区分”概念。
伽达默尔将“审美无区分”思想应用到悲剧、绘画、文学作品的论述中。在悲剧上,他反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过失论”,因为“在现代悲剧里不可能而且也不允许有一种对过失和命运的完全主观化的做法”。在悲剧创作上,伽达默尔认为悲剧的创作也并非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主观化创作的过程,“事实上,古代模仿理论的一些基本东西直至今日仍然存在着。作者的自由创造乃是某种也束缚作者本人的普遍真理的表现”。悲剧的创作者除了自身的主观意愿外,往往会受到社会教化、审美需求等因素影响,因此也是一种审美无区分。
其次,伽达默尔谈到了以绘画艺术为代表的造型艺术。由于绘画直接向接受者呈现自身,再加上近代绘画通过框架、美术展览等方式所造成的间隔效果,似乎证实了审美意识的直接性。但伽达默尔指出,绘画与原型的关系并不同于绘画与摹本的关系,绘画与所表现的事物之间在本体论上具有不可分离性,“绘画只是通过它自身的内容去实现它对所表现事物的指示功能……绘画的存在价值正在于它不是绝对地与其所表现的事物分开,而是参与了其所表现事物的存在”。总之,绘画与原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表现出审美的无区分。
此外,伽达默尔还从艺术作品的偶缘性与装饰性方面对审美无区分进行了说明。艺术作品的偶缘性表明我们在理解艺术作品时总会不可避免地带入自身的经验,作品所包含的原有视域和读者视域形成了一种“视域融合”。装饰性概念则要求艺术作品与其周围的世界在空间上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如建筑艺术要“顺应某种生活要求,而不应成为目的自身”。
最后,伽达默尔还论述了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无区分。伽达默尔认为“只有从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出发——而不是从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审美体验出发——文学的艺术特征才能被把握”。伽达默尔强调了读者的阅读接受是一种偶缘性的过程,是连接文学作品中原有世界与后来世界的纽带,作品、读者和世界三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伽达默尔所说的“审美无区分”。
通过上述例证,伽达默尔向我们阐述了“审美无区分”概念,并说明了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一个意义完整的世界,不能只从审美角度孤立地看待。
伽达默尔主张“审美无区分”,肯定美学经验在时间、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同时性,坚持在理解过程中过去与现在的“视野融合”;但另一方面,“审美无区分”强调了审美经验与现实世界的同一性,却缺乏对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和超越性的审视,因此后来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但总之,伽达默尔的“审美无区分”的思想是对由康德以来所开启的美学领域中的主观主义的反拨,也是对由之而来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不可知论等思想的一种调整和更正。伽达默尔以艺术作品的本体论为基,提出了“审美无区分”的重要概念,这无论是对后世的西方现代哲学还是美学审美观念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注释:
[1]—[6],[9]—[1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
[7][8]: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