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高翔
声乐演唱教学是可以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的一种方式,它有很多的特征。首先是专业性。不管学生在演唱方面有没有天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针对学生的问题因材施教,来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该专业的知识。其次是实践性。它是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然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声乐演唱水平方面上升一个层次。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比较抽象,怎样才能让它变得不抽象呢?这就要说到肢体语言了。肢体语言能使学生在老师授课的时候更加清楚地理解,降低教学的难度,让问题的难度复杂化变得简单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肢体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大概分为两种:一,它能够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发声的技巧。声带在我们的体内,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在发声训练时有点困难。由于它比较抽象,所以学生不能好好地掌握其发声要领,这就对声乐教师造成了困难,老师不仅要准确地给学生示范唱歌,还要通过肢体语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将抽象变得具体。二,帮助学生克服声乐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众所周知,声乐演唱最重要的就是歌唱者的嗓子,嗓子就如同上战场的枪,没有了武器就使自己变得危险了,所以在日常的练习中,部分学生有时候会出现喉咙不适、身体僵硬等问题,这就需要肢体语言来缓解这一症状了。
声乐演唱的表演中要求演唱者自身和声带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所以,如果想保证演唱者在台上的质量,就必须要求学生对声乐演唱技巧掌握得非常充分。在每一次演唱前,演唱者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确保自己能在演唱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那么如何让演唱者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呢?这就需要依靠肢体语言的运用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现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仅注重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还有自身的示范,不会让学生自己练,这样学生的参与感不会太强,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课堂质量。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演唱的效果造成限制,就会让学生在学习声乐演唱时的效率一直达不到很好的提升。
在声乐演唱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那么为什么肢体语言能够有这么大的效果呢?这是因为肢体语言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去。如果教师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话,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要要求学生一定要熟练地练习发声的技巧,然后将肢体语言运用到声乐的演唱中去。所以,肢体语言的运用也是现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的必备本领之一,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学生在声乐演唱的同时要加上相对应的一些肢体语言来加强对声乐的理解。在这两点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改变。
对于现在学习声乐表演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能力方面也和其他一般的学生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所以在声乐方面也会和普通的学生理解不一样。到了现在有些学生对于声乐方面的演唱还是用以前的学习方式——模仿。这就造成了学习在学习声乐演唱的时候不能完全掌握其演唱技巧,对演唱的情感无法把控。
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的舞台素养,就必须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从容地应对。所以这就要要求声乐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克服对舞台的恐惧。在之前的教学模式中,那样的教学方法会使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伴随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率,使他们的演唱的水平无法发挥到极致。现在我们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增加肢体语言,这样就会对学生的焦虑有所缓解,它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将紧张的注意力分散到肢体语言的调节上,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变得放松,从而让他们在舞台上能够良好的发挥。
声乐教学的演唱如果能将肢体语言灵活地运用,那在台下的听众一定会听得很舒适,必将给台下观众带来一场听觉上的盛宴。肢体语言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快地领悟教师想要传达的意思,对学生本人未来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