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雯雯
漆器本身坚固轻便、耐热耐酸、抗潮防腐,在过去漆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更为高效、经济的新型合成材料,因此漆器这种制作材料珍贵、制作流程烦琐的传统物件便渐渐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与视野,但大漆的光泽质感、色彩层次、材料稳定性以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又是其他具有快消品性质的材料无法代替的。可以说,大漆是一种有着自身深邃灵魂的材料。
“嬷嬷人儿”剪纸属于北方的民间传统艺术,是当时为萨满教服务所衍生的民间艺术品,为了使祭祀仪式更加庄重、增加神秘色彩而产生。看到正面站立、双手下垂、衣着地道的满族装束(长袍、马褂)的形象,那大概就是“嬷嬷人儿”了。“嬷嬷神”在当时东北地区是十分常见的,这些神灵分管着许多事情,对生老病死、日常生活面面俱到。形态各异的“嬷嬷人儿”剪纸寓意吉祥如意,现在在东北诸多地区也传世尚多,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人民艺术与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个学习髹漆专业的北方女孩,在日常的髹漆创作过程中一直在思考材料与文化如何能以更亲近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作品成为促进文化意识形态的互通互融的载体。
正所谓“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于是,我从以南方的天然大漆材料与北方传统文化进行碰撞、融合的方式来进行创作。以东北地区的“嬷嬷人儿”剪纸作为主要内容与形态,与南方的天然髹漆材料互相结合,来制作人们日常可用的漆器用品和装饰品,用大漆的特质体现出主题背后的含义,并让漆器在功能性上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作品在整体形的态上,脱离了“嬷嬷人儿”传统的平面剪纸形态,进行了造型上的改变。由原来的二维平面剪纸形式改变为三维立体的漆器形式。“嬷嬷人儿”剪纸古朴自然、造型粗犷,呈现着原生态的风情,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它是满族人们心中崇拜和敬仰的祖先形象,也是满族人家吉祥的象征。天然大漆这种原生态材料和传统的髹饰技法正能表现出“嬷嬷人儿”特有的魅力和神秘色彩。
本次作品采用旗装马靴“嬷嬷人儿”最为经典的形象,它们的形体如儿童般幼稚,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它们竖着坚韧的小辫儿、四肢都很短,却展示了强大的智慧与生命力。以当代材料超轻黏土作为胎体,其原材料成分主要是纸纤维,并且取材方便,操作灵活,可用于小型漆器胎体的制作。主体形态完成后需彻底晾干,之后结合瓦灰和夏布,使胎体更加坚固。
胎体做好之后,采用古典的旗装配色作为整体基调。底色分别用漆黑和大红色、用犀皮漆和镶嵌、贴箔的等方式进行装点。本次作品漆器“嬷嬷人儿”小巧、轻便、易携带,可组装成钥匙扣或挂件随身携带,美观又实用。髹涂过程中对作品的情感投入,使其散发着由内而外的温度感,加之大漆材料本身天然稳定的特质,非常适合人们长期佩戴,随着岁月的流逝焕发出更深邃温润的光泽。“嬷嬷人儿”本身还是祈求平安与吉祥之物,因此佩戴在身上又有很好的寓意。
通过这次创作,我意识到“嬷嬷人儿”实用漆器这个题材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衍生出更多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漆器人偶,或以此为题材的实用漆器、装饰性漆画艺术品等等,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性,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也会成为我的创作研究方向之一,对最终作品形态的期望也会成为我强大的创作动力。
大漆制品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渐远,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漆器是什么。但在日本大漆制品却始终没有脱离群众,依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日本招待重要客人时,传统的日本人依旧会使用漆餐具。
通过现代的软雕塑材料、传统漆器的大漆材料技法、民间萨满文化传说和丰富的髹饰技法结合而创作的“嬷嬷人儿”漆器,是将南方的天然材料与北方的传统文化题材、现代的材料元素与传统的髹漆手法相结合而设计的艺术作品。以此方式让南方材料在北方获得被广泛的认知,让北方的民族艺术元素为南方文化所了解,重新唤起大漆这种已经远离现代生活多时的传统材料的生命力,使文化互融,让现代人对传统材料不再陌生,慢慢去了解、接受大漆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