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传记文学研究述评

2019-11-12 09:25
传记文学 2019年4期

全 展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

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2018年的传记文学研究整体发展有显著成绩,也有不足之处。成绩是全年发表论文、评论文章400余篇,相比2017年200余篇,增幅显著,反映传记文学研究所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不足之处是全年出版学术著作3部,相比2017年4部、2016年10部,要逊色不少。以下从传记研究著作、传记理论研究与学术研讨会、传记影视研究、中国传记研究、域外传记研究五个方面加以述评。

传记研究著作

2018年出版传记研究著作3部。这3部著作是:俞樟华的《古代传记理论研究》、辜也平的《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王宏波的《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

《古代传记理论研究》是俞樟华教授《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的修订本。《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2000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次更名再版,可谓与全书内容更为贴切妥当。全书在原有基础上增至45万字,除保留原有“绪论:古代传记理论鸟瞰”,以及传记释名、体例、分类、作者、写作宗旨、立传标准、材料的搜集与整理、真实性、人物写作、叙事、语言等内容外,新增加了“传记名著《史记》的影响”一章,并附录“论文五篇”和“书评五篇”,较为完整地建构出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理论体系。俞樟华潜心研究中国古代传记理论多年,孜孜矻矻,痴心不改,这部论著的初版问世,便填补了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一大学术空白。如今修订再版,体例更为新颖,纵横结合,点面兼顾,主副一体,达到了更为宏阔的理论深度。著作所述论题之广泛,研究之深入,必将对当代传记文学理论的建立及其发展,对当代传记文学创作的推动,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一点不足,是“附录”中的“地域视野下的郁达夫自传研究”,似与全书的内容主旨不相吻合。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是辜也平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尤为令人瞩目。2015年,作者便在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出版过同名繁体字本,这次出版的简体版,内容与台湾版相同。这部论著的最大特色在于“史”“论”结合。在考察、辨析传记文学的本质属性

及其基础上,筛选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最有代表性且影响深远的历史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从比较视野、历史视野和诗学视野三个维度,给予阐释考察和分析论述,在中国传记文学史的建构方面有新的综合与新的突破,简略来说形成了三大特色:一是在史传传统与西学东渐的双重背景下,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中国传记文学现代转型发展的历史;二是从文体演变的历史角度,选取梁启超、胡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巴金、陶菊隐、朱东润等人在传记文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独特贡献进行重新解说,多有超越同类研究的发现和创获;三是注重围绕理论与批评的建构历史,研究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诗学建构,从而探讨对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启示。与一般文学史著偏重社会学分析不同,辜著多用文学史家的眼光去总结归纳传记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不经意间将这本现代传记史著作写成了富有思想和学术独创性且自成体系的史论专著。

《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是王宏波编审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它的优长之处在于,从历史中把握规律,用数据说话,用史料支撑,既揭示了传记作为文化形态被社会存在所影响所决定的必然规律,又兼顾到传记的发展还受到出版传播内部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诸因素制约的客观事实。作者力求从出版传播学这一跨学科视角,比较系统、全面、深入地阐释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的历史与规律。从总体上说,对每个阶段传记出版现象的描述是采取经纬交织、点面结合的叙述方式,对各阶段传记出版状况,既有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数据分析总体表现之概观,又有对传记现象、思潮流变的论述,特别是其中“心长路远——胡适的传记写作与出版”一节,材料翔实,视野宏阔,分析精当,丰厚扎实,给人以强烈的“史论”感觉,无疑有助于推动胡适研究的进展。本书也有不足之处,如在论述“复苏与振兴——各类人物传记题材的开拓与发展(1977-1991)”一章中,列举一些人物传记的书名,便多有时间上前移的错误;另外,类似“心长路远”一节充满诗意发现的内容似乎还偏少了些。

传记理论研究与学术研讨会

2018年的传记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传记学总论、自传理论和传记家言。传记学总论如杨正润的《不断推出传记精品》,高瞻远瞩,语重心长,以全球化开放性眼光,吁请“切实加强对传记写作和出版的组织规划,对选题科学论证,对作者精心选择,对质量严格把关”;“有必要培养专门的传记写作、评论和研究人才,为振兴传记事业积蓄后备力量,不断推出传记精品”。魏雪、全展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传记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科学总结了40年来传记文学研究的标志性进展和主要成就,并客观分析和反思传记文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时代续写传记文学研究新篇章,需从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完善。廖久明的《回忆录的定义、价值及使用态度与方法》,论述了回忆录的特殊形式及特点价值等。

涉及自传理论的,如斯日的《是非自我之间——关于自传的真实性与自由度》,谈论的虽是个老话题,却颇有新意。作者从“‘谎言’并不是谎言”、“目的与‘是非自我’之间”、“自传与‘戴着镣铐跳舞’之间”三个层面递进,深入阐述自传的真实性与自由度,充满辩证说理之效。邹广胜、刘云飞的《真实自我的追寻——谈自传与自画像中的真实观》,别开生面,研究文学与图像关系,将自传与自画像加以比较阐释,或许能为一种更为开放的自传或自画像阐释方法提供参考。郑春光的《自传研究范式的转向》,拓宽了自传研究的思维空间。文章探讨了自传大致经历了三次研究范式的转向:从固定的文类到变动的语言行为,从自我写作到生命写作,从西方中心论到世界视角。

传记家言,属于作家创作谈。传记作家普遍有了自觉的文体意识,在传记写作之时或写作之余,表达出各自的“传记立场”。杜书瀛《传记文学之我见》、桑逢康《对于撰写作家传记之我见》、柳鸣九《我与我的自述作品》、陈歆耕《传记的品质在于客观与思想性》、贺仲明《我们该如何书写当代作家》、郭久麟《把传记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李金山《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等,或许理论的阐释有浓淡深浅之别,但都值得一读。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有三次传记文学学术研讨会令人一新耳目,与会者在共同的平台上进行了平等的交流、真诚的对话、深入的探讨。一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25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暨国际研讨会”,其主题为“作家自传研究及其他”。来自亚非欧美4大洲的嘉宾120人与会,发言代表90多人。学术年会、讲座、作家论坛的珠联璧合,紧张而热烈,活泼而高效,取得圆满成功。其中,赵白生作了《传记文学,当代显学?》的讲座和《传学发凡——作家传记的类型分析》的主题发言,阿来作了《传记,还是文学?》的大会发言,赵毅衡作了《论“自小说”》的主题发言,张雅文作了《〈生命的呐喊〉——“真实的呐喊,理性的思考”》的特邀发言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主办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传记文学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展示会”。研讨会上,王丽代表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作了题为《致敬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传记文学事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其他作主题发言的主要有:杨正润《中国传记文学发展的高峰期及其持续性》、辜也平《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传记文学研究的理论问题》、张立群《40年来港澳台传记文学发展概览》、唐岫敏《改革开放40年翻译传记的观察与思考》、李辉《谈笑深时风雨来——我的传记写作》。这次学术研讨会和优秀作品展示会反响热烈,国家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央广网、光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等都作了报道。三是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传记工作坊:作者、学者、读者的对话”,先后作大会主旨发言的有:韩石山《传主的选择与材料的挖掘》、李辉《巴金〈随想录〉里的那些前辈》、刘佳林《跨文化传记:同一与差异》、孙勇彬《〈约翰生传〉的现代性——我们向鲍斯威尔学习什么?》、唐岫敏《当代西方传记的新形式》。与会者讨论热烈,也深入探讨了各自研究的问题。

传记影视研究

传记影视是展现人物独特人生经历及人物与时代关系的传记片。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传记影视,是摆在中国影视工作者面前的伟大而具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的命题。2018年的传记影视研究,围绕着以下三个向度展开。

一是传记影视理论研究。王真、刘航的《以史绘诗 大象无形——由革命领袖传记电视剧探析国家形象的塑造》,立意高远,具有较浓厚的理论色彩。该文认为,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的电视剧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起着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在这类本身就赋予了极强的历史意义的电视剧中,有鲜明的共同特点,有具体的差异风格,在细腻生动的叙事内容、精致诗意的影像造型、具象无声的情怀建构中勾勒着国家形象。张苏扬、安洁的《中美传记电影叙事的共性与个性》,探讨了中美传记电影因语境、市场的不同造就了两国传记电影艺术特性的不同。在具体的叙事方式、理念上,两国传记片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梁苑霞的《美国传记改编电影的创作策略》,则以美国传记电影跌宕起伏的传奇性叙事、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塑造、锐意创新的视听语言为着眼点,剖析该类型电影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黑丹的《当代美国传记电影的多维透视》,从美学、文化学、消费性等三个维度阐释了美国传记电影的特殊价值意义。

二是传记影视历史考察。陈可唯的《香港传记电影的历史与身份镜像》,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著者目光敏锐,认为在长期“去历史化”、“去政治化”的香港电影创作中,基于真实人物创作的香港传记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香港社会的“民族志”镜像,是港人历史际遇、生存状况和社会变迁的集中呈现,也折射出香港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身份认同的流变。吴凑春的《传记电影的时效性——以〈血沃中华〉和〈可爱的中国〉为中心》,探讨了两部方志敏传记影像的彼此差异,嬗变分析,一个着重批判党内斗争历史,一个着重歌颂清贫廉洁精神,阐明了传记电影鲜明的当代性、时效性特征,即传记电影实为其制作之时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投射。朱琳的《中国文学家传记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较深入地探讨并分析文学家传记电影的发展历史、现实困境及其走向,反思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意在为人物传记电影的长足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借鉴。

三是传记影视批评。傅逸尘的《人物传记片的审美突破——观电影〈黄大年〉》,十分注重艺术审美的分析。作者指出,与我们以往反映英模事迹的人物传记片不同,该片通过对类型化叙事技巧的圆熟运用、对人物心理和精神空间的深度开掘以及富于哲学思辨的台词设计,开启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新时代主流电影的新鲜想象。邵吟筠的《传记中的时空之舞》,评论电影《少年闵子骞》在弘扬主旋律、净化观众心灵等方面发挥了一部历史人物传记影片的作用与功能。这不仅与其主旋律、弘扬传统文化立场有关,也与其紧凑的叙事结构、恰到好处的叙事方法及细节处蕴含的传统美学追求有关。李美敏的《论传记电影〈甘地〉的叙事伦理》,批评《甘地》有意遮蔽历史真相,其叙事表现了一整套英国文明的社会文化编码,具有强烈的西方文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刘涛的《一个故事的诞生——从传记〈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到影视剧〈天才〉》,比较了传记文本和影视文本,发现二者在叙事时序、情节甄选以及对于传记真实问题的态度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张树光的《由〈萨利机长〉看美国传记影片的人文性》、杜宜浩的《以梵高之笔绘画梵高——传记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评析》、季华越的《爱国者还是“叛国者”?——评传记电影〈斯诺登〉》等,大多视角新颖,评析到位,颇有特色。

中国传记研究

2018年的中国传记研究,其突出成就体现在现当代作家传记/回忆录的研究上。青年学者徐洪军博士有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现状,潜心研究,厚积薄发,陆续在《中国图书评论》《安康学院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天府新论》发表系列论文:《80年代作家回忆录出版状况考察》《社会转型期的文学表征——1977-1978年作家回忆录研究》《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分类——以〈新文学史料〉为中心》《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研究的意义、现状与可能》,可谓作家回忆录“面面观”。这些论文满怀温情,充满敬意,对一大批在80年代文坛依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老作家”,以及他们以撰写回忆录为主要手段参与文学史“重构”的努力进行历史的检讨和总结,重在整体考察这一在场的文学现象,其价值意义在于综合研究作家们在1980年代的思想意识、文学实践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生态,既有严谨缜密的论述,又有微中见宏的阐发。在日益重视当代文学史料建设的当下,这种研究或许可以超越作家回忆录研究本身,对整个蓬勃兴起的现当代作家传记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如同2017年,张立群笔力强劲,发表有《温暖的回忆与坦荡的诉说——读〈生正逢时:屠岸自述〉》《“穆旦传”的现状与价值》《“俞平伯传”的现状与价值》(与白婉宁合写)3和《“丁玲传”的历史与现实——兼及现代作家传记写作的若干问题》等论文,考察这些作家(诗人)传记的历史分期与写作现状及相关内容,探讨其诗学意义、学术成就和史料价值,并分析反思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从而为写作新的作家传记提出目标期许。这些无疑将为现当代作家传记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阎浩岗的《两部以一手史料见长的〈丁玲传〉——李向东、王增如版与蒋祖林版〈丁玲传〉对读》,注重细读对比,深入探究了两部《丁玲传》带给读者的新的史料、新的理解和新的创获,围绕丁玲一生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解答疑问;此外,作者还从作者与传主的关系角度阐释了两部传记的独特价值。李斌的《〈反正前后〉:作为“论说体”的自传》,将郭沫若风格特异的自传《反正前后》放在传主思想发展的谱系中加以考察,认为它自觉突破学界关于自传作品文体规范的共识,引入“论说体”因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韩彬的《真实的界限——论现代中国作家的自传观》,以王蒙《王蒙自传》、夏衍《懒寻旧梦录》和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为例,深入探讨了作家三种不同的自传观。论文不仅对自传的真实界限提出了新的解读,且有意识地通过个案研究,回应了现当代作家自传写作的生态环境与叙事契约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为学界理解当代作家自传的基本样貌提供了新的空间。史婷婷的《历史化内在路径与父母的形象重塑——以茅盾、柳青、杨沫子女追述为例》,从重写与重塑、视角与视界、历史与修辞三个维度,对韦韬、陈小曼合著《我的父亲茅盾》、刘可风《柳青传》、老鬼《我的母亲杨沫》三部作品加以考察。古远清的《香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传记三家评》,论述了已完成历史使命的黄俊东、为文学史奠基的赵聪、志大才疏的李立明三位传记家的特质意义。此外,李斌的《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晚年郭沫若”研究》、蔡震的《回忆郭沫若史料的真实性辨析》、范伯群遗稿《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论和作家评传的问题》、李伟长的《怀着耐心,一笔一笔地写日常——张新颖的沈从文传记书写及其他》、孙先科的《一个历史“跨界者”的形象“代言”——王蒙“自传体小说”中的自传形象与“代际”书写》,以及王为生、邹广胜的《谈〈朝花夕拾〉的自传性与鲁迅的自我塑造》等,都因自觉的历史意识、鲜明的问题意识引起关注。

现当代传记研究,本年度还涉及一些有趣的话题或新的研究领域。张剑的力作《从〈绍英日记〉看〈我的前半生〉的史笔和文笔》,利用逊清皇室总管内务府大臣绍英的日记,有效辨析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民国初期”一段中的史笔与文笔,可以深化对传记文学“纪实传真”特点的认识。与此相映成趣的是马春景的《“复”和“杂”的写作——溥仪〈我的前半生〉的成书历程》,谈到《前半生》成书过程中的种种“复”“杂”现象,研究角度新颖,论述清晰绵密。文章从版本学、“复数作者”、互文性理论(文本构成)、文学性、“杂文学”特质等层面逐一阐释,为理解这一名著提供了新鲜理想的视界。围绕邢福义的《寄父家书》、胡世宗的《胡世宗日记》,文学界读书界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一批富有思想见地的评论。或涉及传记家学者,例如章罗生的《论郭久麟的传记文学创作与理论》,谈论了传记文学界的“郭久麟现象”,对郭久麟这位创作与理论并重的传记家给予了充分的礼赞,并客观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赵焕亭的《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出版后,学界好评如潮。继2017年一些学者发表专论外,《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特辟专栏“笔谈:评《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发表了徐燕的研讨会综述,以及阎浩岗、刘涛、古大勇、孔育新/杨忠、祝星纯的5篇论文;此外,王一川写有《在15载学术跨越的背后》、孙德喜写有《赵焕亭与传记中的文学史》。

2018年,中国古典传记研究大多关注一些特殊的文学现象和传记类型,一些成果值得留意。查洪德、李雪的《论元代传记类文章的传奇性》,论述了元代传记类文章模糊了传记与传奇的界限,作为历史文献的传信价值大打折扣,但可读性大大增强。林锋的《明清时期的“私人作传”之争》,具有文体学的视野,力求深入到明清时期“私人作传”这一备受瞩目的文学议题,反复论难,运用微观研究的方法和叙述史的笔法,表明了“私人作传”问题的提出及其终结的过程,借此提出自己的思考。冯仰操的《乡魂与国魂:晚清文人的乡贤传记书写》,认为晚清乡贤传记通过由乡及国的书写策略,某种程度上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理想的国民形象,其政治意义往往大于文学意义。王莹的《文天祥与宋代自传文学的爱国主题》独树一帜,从中国古代自传文学普世价值——爱国主题的角度,切入文天祥自传文本,阐释了文氏作品高超的谋篇之功和丰富的语言风格,揭示出自传文本的艺术风范。谢志勇的《平实醇正:“韩门弟子”传记文学理论与创作述论》,以及他和刘一涛的《“史”和“诗”:韩愈传记思想论略》,探讨了韩愈以及弟子自觉的史学意识和对传记创作的艺术追求。

域外传记研究

2018年域外传记研究,主要围绕理论阐释、传记史研究和作品评论三个方面进行。

理论阐释多涉及传记写作和传记理论中的一些核心命题。杨正润的《莎士比亚传记:传统话语的颠覆》,围绕近20年来西方学术和文化界对莎士比亚传记的传统话语进行颠覆这一问题,特别是格林布拉特写作《俗世威尔》带给读书界和莎学界的激烈争论,表明真知灼见,即像格林布拉特这样有高度学术造诣的专家打破传统,创建新型的莎传话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对其他传主来说就未必是适宜的传记方法。唐岫敏的《传记及其理论的反思》(英文),访谈了欧洲传记学会会长乔安妮·安·穆兰教授,让我们看到具有丰富哲学资源的当代法国学术界对传记的思考以及法国传记发展的现状。穆宝清的《当代莎士比亚传记书写中的感情用事与文学叙事》,提出莎传书写应采取历史事实与文学叙事相结合的理性之道。马轶伦的《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自我探寻》,以多甫拉托夫自传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问题为基点,探究作家对“他我之我”的建构,以及记忆在多氏生命书写中的呈现。高晓倩的《上海犹太难民自传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策略》,从文化记忆理论出发,在他者和自我两个层面考察了上海犹太难民自传开启的记忆空间,解读犹太难民在上海特殊环境下新面临的身份问题及应对策略。此外,还有步天松、谢驰的《德里达与自传话语》值得一读。

再来看传记史研究。宋晓英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发展史研究”负责人,其理论积淀、史实见解、艺术悟性和阐释能力令人敬佩。她的《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中的家国情怀》,从时间纵序上梳理了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富有洞见地指出,这些“个人史”中掺和着“民族志”,呈现出一部愈挫愈勇、顽强奋进、一往无前的“命运交响曲”,最后归纳出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启示。黄蓉的《英语讣告发展述评》,细致梳理了英语讣告的几个发展阶段,并着重考察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卢婕的《发轫期传记:亲友眼中的艾米莉·狄金森》,认为早期由其亲友撰写的传记为扩大狄金森在美国的知名度以及奠定狄金森研究的基础做出了较大贡献。胡燕则将视野投向《清末民初(1903-1919)商务印书馆汉译传记出版研究》。

最后谈谈作品评论。这方面的成果十分丰硕。徐岱、叶健的《纪实与想象的张力——论安德烈·莫洛亚与欧文·斯通的传记写作》,比较了两位作家不同的艺术风格,进而从“三位一体”的传记叙事美学角度审视传记小说,这对深入探究传记的艺术问题不无裨益。梁庆标的《诗哲对话中的“古怪”教授——索尔·贝娄笔下的阿兰·布鲁姆》,对一部颇有争议也难得的书做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项颐倩的《论萨特传记作品的特殊范式:〈圣热内,喜剧演员和殉道者〉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验视》,通过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比较,丝丝入扣地阐释,拓宽了萨特传记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为萨特研究实实在在地添了一抹重彩。许勤超的《阿克罗伊德的〈莎士比亚传〉中莎士比亚成就的空间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丰满的莎士比亚世界。孙勇彬的《传记中文本主体的可变性》,以弥尔顿早期传记为例,抽丝剥茧,充分证实传记中的文本主体的可变性。此外,叶丽贤的《约翰逊〈诗人传〉的三元结构及其革新意义》、马轶伦的《利莫洛夫的“痞子文学”》、沈忱的《独特的战争叙事》、胡蔚的《流亡者的记忆诗学》、李博婷的《文学传记内外的康拉德》、王成军的《论〈魏特琳日记〉的叙事伦理》、毛旭的《米娅·法罗诉伍迪·艾伦:关于传记的一种隐喻》等,多维度理解传主,其审美发现同样值得我们期待。

1俞樟华:《古代传记理论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

2辜也平:《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3王宏波:《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 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4杨正润:《不断推出传记精品》,《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2日。

5魏雪、全展:《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传记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中 州学刊》2018年第9期。

6廖久明:《回忆录的定义、价值及使用态度与方法》,《当代文坛》 2018年第1期。

7斯日:《是非自我之间——关于自传的真实性与自由度》,《长江文 艺评论》2018年第2期。

8邹广胜、刘云飞:《真实自我的追寻——谈自传与自画像中的真实 观》,《社会科学家》2018年第2期。

9郑春光:《自传研究范式的转向》,《学术探索》2018年第12期。

10杜书瀛:《传记文学之我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11桑逢康:《对于撰写作家传记之我见》,《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 第11辑。

12柳鸣九:《我与我的自述作品》,《博览群书》2018年第9期。

13陈歆耕:《传记的品质在于客观与思想性》,《解放日报》2018年9月20日。

14贺仲明:《我们该如何书写当代作家》,《东吴学术》2018年第6期。

15郭久麟:《把传记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民办高等教育 研究》2018年第3期。

16李金山:《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1辑。

17王真、刘航:《以史绘诗 大象无形——由革命领袖传记电视剧探 析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电视》2018年第5期。

18张苏扬、安洁:《中美传记电影叙事的共性与个性》,《电影文学》 2018年第9期。

19梁苑霞:《美国传记改编电影的创作策略》,《电影文学》2018年 第10期。

20黑丹:《当代美国传记电影的多维透视》,《电影文学》2018年第12期。

21陈可唯:《香港传记电影的历史与身份镜像》,《四川戏剧》2018年第6期。

22吴凑春:《传记电影的时效性——以〈血沃中华〉和〈可爱的中国〉 为中心》,《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1辑。

23朱琳:《中国文学家传记电影的现状及发展》,《电影评介》2018年第1期。

24傅逸尘:《人物传记片的审美突破——观电影〈黄大年〉》,《文艺报》 2018年12月19日。

25邵吟筠:《传记中的时空之舞》,《影视艺术》2018年第9期。

26李美敏:《论传记电影〈甘地〉的叙事伦理》,《现代传记研究》 2018年第10辑。

27刘涛:《一个故事的诞生——从传记〈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 到 影视剧〈天才〉》,《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1辑。

28张树光:《由〈萨利机长〉看美国传记影片的人文性》,《电影文学》 2018年第14期。

29杜宜浩:《以梵高之笔绘画梵高——传记电影〈至爱梵高·星空 之谜〉评析》,《传记文学》2018年第6期。

30季华越:《爱国者还是“叛国者”?——评传记电影〈斯诺登〉》, 《传记文学》2018年第9期。

31张立群:《温暖的回忆与坦荡的诉说——读〈生正逢时:屠岸自 述〉》,《传记文学》2018年第2期。

32张立群:《“穆旦传”的现状与价值》,《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33张立群、白婉宁:《“俞平伯传”的现状与价值》,《文艺报》2018年7月25日。

34张立群:《“丁玲传”的历史与现实——兼及现代作家传记写作的 若干问题》,《人文杂志》2018年第10期。

35阎浩岗:《两部以一手史料见长的〈丁玲传〉——李向东、王增 如版与蒋祖林版〈丁玲传〉对读》,《传记文学》2018年第5期。

36李斌:《〈反正前后〉:作为“论说体”的自传》,《中国现代文学研 究丛刊》2018年第8期。

37韩彬:《真实的界限——论现代中国作家的自传观》,《现代传记研 究》2018年第10辑。

38史婷婷:《历史化内在路径与父母的形象重塑——以茅盾、柳青、 杨沫子女追述为例》,《南方文坛》2018年第4期。

39古远清:《香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传记三家评》,《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5期。

40李斌:《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晚年郭沫若”研究》,《当代文坛》 2018年第1期。

41蔡震:《回忆郭沫若史料的真实性辨析》,《当代文坛》2018年第1期。

42范伯群遗稿:《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论和作家评传的问题》,《苏 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43李伟长:《怀着耐心,一笔一笔地写日常——张新颖的沈从文传 记书写及其他》,《光明日报》2018年9月25日。

44孙先科:《一个历史“跨界者”的形象“代言”——王蒙“自传体小说” 中的自传形象与“代际”书写》,《文学评论》2018年第2期。

45王为生、邹广胜:《谈〈朝花夕拾〉的自传性与鲁迅的自我塑造》, 《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0辑。

46张剑:《从〈绍英日记〉看〈我的前半生〉的史笔和文笔》,《民族 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

47马春景:《“复”和“杂”的写作——溥仪〈我的前半生〉的成书历程》, 《文学评论》2018年第4期。

48章罗生:《论郭久麟的传记文学创作与理论》,《东方论坛》2018年第6期。

49王一川:《在15载学术跨越的背后》,《中华读书报》2018年1月31日。

50孙德喜:《赵焕亭与传记中的文学史》,《博览群书》2018年第7期。

51查洪德、李雪:《论元代传记类文章的传奇性》,《复旦学报》2018年第1期。

52林锋:《明清时期的“私人作传”之争》,《文学遗产》2018年第5期。

53冯仰操:《乡魂与国魂:晚清文人的乡贤传记书写》,《江苏社会科 学》2018年第2期。

54王莹:《文天祥与宋代自传文学的爱国主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

55谢志勇:《平实醇正:“韩门弟子”传记文学理论与创作述论》,《江 淮论坛》2018年第4期。

56刘一涛:《“史”和“诗”:韩愈传记思想论略》,《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

57杨正润:《莎士比亚传记:传统话语的颠覆》,《现代传记研究》 2018年第10辑。

58唐岫敏:《传记及其理论的反思》,《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1辑。

59穆宝清:《当代莎士比亚传记书写中的感情用事与文学叙事》,《现 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0辑。

60马轶伦:《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自我探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 报》2018年第1期。

61高晓倩:《上海犹太难民自传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策略》,《人文杂 志》2018年第2期。

62步天松、谢驰:《德里达与自传话语》,《法国研究》2018年第2期。

63宋晓英:《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中的家国情怀》,《光明日报》2018年4月4日。

64黄蓉:《英语讣告发展述评》,《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0辑。

65卢婕:《发轫期传记:亲友眼中的艾米莉·狄金森》,《现代传记研究》 2018年第11辑。

66胡燕:《清末民初(1903-1919)商务印书馆汉译传记出版研究》, 《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1辑。

67徐岱、叶健:《纪实与想象的张力——论安德烈·莫洛亚与欧文·斯 通的传记写作》,《河北学刊》2018年第3期。

68梁庆标:《诗哲对话中的“古怪”教授——索尔·贝娄笔下的阿 兰·布鲁姆》,《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0辑。

69项颐倩:《论萨特传记作品的特殊范式:〈圣热内,喜剧演员和殉 道者〉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验视》,《法国研究》2018年第1期。

70许勤超:《阿克罗伊德的〈莎士比亚传〉中莎士比亚成就的空间 解读》,《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0辑。

71孙勇彬:《传记中文本主体的可变性》,《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 第11辑。

72叶丽贤:《约翰逊〈诗人传〉的三元结构及其革新意义》,《国外文学》 2018年第1期。

73马轶伦:《利莫洛夫的“痞子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8年第4期。

74沈忱:《独特的战争叙事》,《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1辑。

75胡蔚:《流亡者的记忆诗学》,《同济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76李博婷:《文学传记内外的康拉德》,《世界文学》2018年第5期。

77王成军:《论〈魏特琳日记〉的叙事伦理》,《名作欣赏》2018年 第30期。

78毛旭:《米娅·法罗诉伍迪·艾伦:关于传记的一种隐喻》,《现代 传记研究》2018年第10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