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成
中央民族大学
从北京市区出发,沿着刚刚贯通的京台高速南下,经过沧州,下一个不起眼的出口名为南皮,这就是王蒙的老家。王蒙祖籍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潞灌乡龙堂村,距离北京仅270多公里。王蒙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河北沧州人。但到王蒙这一辈出生之时,他们已经走出龙堂村,到北平求学,此后一直留在北平生活居住。
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于北平沙滩,在他的童年时期,回到南皮故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从南皮到北平,其实是王蒙的父辈,而非王蒙一辈的人生轨迹。王蒙实际上有充分的理由忽略祖籍于他若有若无的联系,而把自己视作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越到后来,王蒙的地方性意识似乎越是强烈。在其自传的第一节,王蒙反复强调南皮才是自己的“根”,并把这视作自己的“原罪”和“隐痛”,由此已可见出王蒙对于家族传统,以及童年时期的人与事的基本态度。
一
王蒙幼时成长在一个不平衡的家庭结构里,与四个长辈共同生活:父亲王锦第、母亲董玉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董敏)、外祖母董于氏、守寡的姨妈董芝兰(后改名董效)。此外还有姐姐王洒,后来又添了妹妹王鸣和弟弟王知。父亲王锦第1911年2月生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1933年毕业,据说曾与何其芳和李长之做过舍友,王蒙的名字即是何其芳起的,姐姐王洒之名则得于李长之。王锦第1934年赴东洋留学,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哲学科,1937年毕业,回国后曾任北京市立高级商业学校校长、青岛市立师范学校校长、中德学会编译委员会会员,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大学、辅仁大学担任讲师或研究员,但每一段经历都很短暂,而且大多是以被裁、解聘等不愉快的方式收场。1952年高等院系调整后,王锦第又到北京大学任教,与季羡林、王铁崖等在北大中关园一公寓比邻而居。
尽管王蒙对其父亲的学问与为人都评价不高,但在乃父同学、同事与学生的眼中,王锦第的形象实有闪光的一面。李长之、张岱年曾分别为王锦第的诗集、译著写过评论和序言。张岱年晚年回忆说:“1937年北平沦陷后,我与王森都滞留故都,由王森介绍,认识了王锦第,……王锦第看过我发表的文章,颇相器重。1943年春节,他买一盆梅花送给我,至今感念不忘。北京解放后,王锦第亦在北京大学工作,在教研室讨论明清思想时,王锦第以木刻本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相示。当时我不了解此书的价值,对王锦第说:这书没有什么。后来才认识到此书含有重要的唯物论观点,深悔当时太不虚心了。” 王蒙多次提到父亲讲课不受欢迎,但据欧阳中石(他于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锦第在辅仁和北大都曾教过他)回忆:“王锦第到北大后,很少上课,也不怎么露面,独往独来,但是学生都喜欢他。” 而在家庭结构的另外一极,尽管与王锦第的性情、观念都大异其趣,但王蒙母亲董玉兰也有许多“新女性”的品质。她出生于1912年,是缠足后又放开的解放脚(也就是鲁迅《离婚》中爱姑的“钩刀式的脚”),读过冰心、巴金、张恨水、徐志摩,嫁给王锦第时正在沧县第二中学念书,后又随丈夫一起到北京读过大学预科,一年后肄业回归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做了多年小学教师。
二
平心而言,童年留给王蒙的,不仅有丰富的痛苦,还有同样丰富的爱和欢乐,“我的四个长辈:父、母、姨和姥姥都极爱我,我从小生活在宠爱之中”。但无论是在《王蒙自传》,还是在高度还原童年生活的自传体小说《活动变人形》中,王蒙都倾向于以消极的情绪和批判的笔调叙写家庭旧事,毫不避讳地展现其中腐烂、阴暗的一面。于是,我们在其笔下看到一个失败的父亲、一个神经质的母亲、父母之间的相互伤害,以及长辈四人之间永无休止的争吵和谩骂。与此同时,王蒙相当自觉地将祖辈与父母身上“莫名其妙的顽劣”,与中国传统社会的腐朽根性联系在一起。在《活动变人形》里,王蒙就曾记叙过父亲与“三位一体”的母亲、姨妈、外祖母的一次内斗,这个桥段的本事在《王蒙自传》中也有叙述:
……怎么那么恶,那么凶,那么能言善辩啊。真是深仇大恨,恨不得扒了皮吃我的肉啊。每一句话都像刀,十句话就足以杀死一个大活人啊!再加上她的姐姐和母亲呢,一下子三个人冲过来,又敢动口又敢动手呢。尤其是那个静珍,从十九岁守志的周姜氏,我实在是怕她。我相信她是真敢杀人的……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不可开交,令人发疯。最后倪吾诚灵机一动,无师自通地想起了孟官屯——陶村一带男人对付女人的杀手锏来了,他大喝一声:我要脱裤子了!边说边做状。这一招还真灵,三个女人立刻落荒而逃,追也追不回来了。他笑了,他感到一种报复的快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野蛮丑陋的快意哟……
王锦第和孩子们。前排左起:王蒙、堂姐王生生;后排左起:姐姐王洒、父亲王锦第、堂姐王蕊
幼年耳闻目睹的不堪经验,归结为一种必须变革的意识:“倪藻八岁的时候已经产生了这模糊而又坚决的思想:必须改变这一切了,是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这样,就像年轻时的巴金一样,王蒙也把自己的革命意识,首先归因于家庭内部的生活实感,而不是仅从外部灌输的结果。王蒙将故乡、家庭,乃至他所生活着的1949年以前的北平,共同视作自己“少共”情结的最初源头;反过来说,革命的历史观和时间观,也支配和组织了王蒙对于少年时期的回顾。
少年王蒙
由此,在1945年考入北平私立平民中学后,王蒙积极从高年级师兄那里接受进步思想,进而走上革命道路,也就显得合乎逻辑。1948年10月10日,王蒙加入中共地下组织,“并立即投入了发展组织,积蓄力量,迎接解放,保卫北平的斗争。在这样的年代,我的最高理想是做一个职业革命家”。因为“少共”的特殊经历,王蒙的身份就不再只是一个革命的拥护者,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与者和缔造者。到了需要为自己正名的“新时期”,这一段经历也就理所当然地转化为王蒙政治和文学意义上的双重优势。
三
1949年1月31日 星期一
……“人民解放军”终于进入北京。下午4点,当加利亚骑车经过王府井大街时,她看到了第一批进城的部队,在队伍的前面有一辆广播车(显然由市政府提供),喇叭里不断地高喊着口号“欢迎解放军进北平!欢迎人民的军队进北平!热烈庆祝北平人民得解放!……”在车的旁边和后面,六人一排,行进着二三百名全副武装的共产党士兵,他们步伐轻快,看上去很热,像是经过长时间行军一样。他们都有着红红的脸颊,健康且士气高昂……
1949年8月,王蒙(中间拿水杯者)被分配到中央团校第二期学习
走在士兵后面的是学生,他们手里高举两幅巨大的画像,一幅是毛泽东,另一幅大概是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再后面是一支军乐队,最后是一长队载着许多士兵、学生以及电话公司、铁路管理局和其他半官方组织的平民雇员的卡车。大约十分钟游行队伍才走完。
以上引文,摘自1948-1949年间在北京访学的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的日记。1949年1月31日的这一篇,生动而又客观地记录了人民解放军进城这一天的见闻。是日凌晨,王蒙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扎横标、挂彩旗、写标语,带领同学们参加了迎接解放军入城的欢迎队伍。亲身参与改天换地的历史大事件,给一个不满15岁的孩子带来的巨大震撼,自是不言而喻。这就不难理解,王蒙日后的身份意识始终明确坚定——首先是革命者,其次才是作家。“我的头一个身份是革命者,这一点不含糊。我十四岁入党,十五岁北平解放我就是干部。贾平凹有篇文章叫《我是农民》,我要写的话就是《我是革命者》。革命、共产主义是我自己选择的……那是我的童子功,我不是书斋型的知识分子。”但是,“我的性格又使我不可能只当干部,我更适合当知识分子”。 王蒙将开始写作《青春万岁》的1953年,视作自己由政而从文的起点。彼时已经身为北京青年团东四区委副书记的王蒙,为何会走上文学的道路,可以从不同层面作出解释,但最为内在的动机,恐怕还是出人头地的愿望与怀才不遇的心理。用现在的话来说,千篇一律的干部工作,限制了个人的发展空间,而写作给王蒙提供了独异的机会,“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差不多只有写作不由计划安排,你想写就写,写好了就能成事”。
王蒙,1951年摄
王蒙曾用四个关键词总结自己的青年时代:革命、爱情、文学与苏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王蒙而言,这四种元素多数时候并不矛盾,反而构成一种特殊的和谐,这是他与许多同时代人(甚至包括他笔下的主人公)不同的地方。王蒙既不曾有“革命误我我误卿”的爱情悲剧,也并未在革命与文学之间感到撕裂的痛苦。以文学为志业,仍然是以革命为志业,文学之于王蒙,只是革命的另一种形式。而最后的一个关键词“苏联”,则为王蒙的革命与文学联姻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王蒙从小就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分,酷爱读书。他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每一阶段都可开列出长长的清单。小学三年级以后到受壁胡同附近的民众教育馆借阅,可以算作王蒙阅读的第一阶段,书目庞杂:关于练功的《绘图八段锦详解》《太极拳式图解》,武侠小说《崆峒剑侠传》《峨嵋剑侠传》《大宋八义》《小武义》《鹰爪王》《十二金钱镖》等,鲁迅、冰心、巴金、老舍,以及曹禺的《日出》和《北京人》,丁玲的《水》和《莎菲女士的日记》,雨果的《悲惨世界》、插图本《世界名人小传》,还有《爱的教育》《木偶奇遇记》《安徒生童话集》《格林童话集》等。第二阶段是上了平民中学后,王蒙在北海旁边的北平图书馆和高年级的地下党员何平家中的读书经历,这一时期他开始系统地阅读“赤化”书籍: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华岗的《社会发展史纲》、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黄炎培的《延安归来》,苏联小说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流》《毁灭》《士敏土》,以及卡达耶夫的《孤村情劫》《妻》,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还有画册《苏联儿童之保护》,英国费边社会主义者所写的《苏联纪行》等。第三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到他开始创作的1953年前后,此时的阅读具有更强的目的性,也是王蒙初登文坛之时最直接的创作资源,这些书目有: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爱伦堡的《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巨浪》《九级浪》和《谈谈作家的工作》,安东诺夫的《第一个职务》,纳吉宾的《冬天的橡树》,巴甫连柯的《幸福》,尼古拉耶娃的《收获》,巴巴耶夫斯基的《光明普照大地》,也有鲁迅、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契诃夫等经典作家作品,及《三里湾》《保卫延安》等当代作品。
书单就像一面穿越时空的镜子,折射出读书之人年轻时的肖像。将三份书单放在一起对照,就可看出苏联文学在王蒙的精神和知识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可以说,苏联文学构成了王蒙的精神底色,特别是在其文学生涯的开端,产生过近乎覆盖性的影响。
佛克马在分析中国文学的苏联影响时提醒说:“在对苏联文学的态度上,我们必须区分中国官方的正统的立场与民间的非正统的作家、批评家的立场,还要进一步区分苏联官方认可的苏联文学和文学理论与非官方的苏联文学和文学理论。” 可以看出,王蒙50年代对于苏联文学的接受,实际上限定在“正统”的苏联文学的范围之内,尤其是被中国的文艺界权威认定的苏联文学“经典”——主要是那些表现“苏联人民不可摧毁的革命意志和他们对祖国、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的作品。也就是说,青年王蒙所接受的“苏联文学”,必须要与19世纪俄国文学,以及不加界定的苏联文学概念严格地区分开来。这一点在和张贤亮的情况对比时就显得格外清晰。在吸收苏联的文艺理论方面,王蒙后来回忆说,他是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苏联人民的文学》(195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发言集)当作“圣经”来读的,“直读得我醍醐灌顶,如醉如痴,溶化在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上了”。
王蒙的早期创作,处处可见苏联影响的痕迹,有些小说甚至可以指认出是以哪一部苏联作品作为对话、借鉴、仿效的对象,比如《青春万岁》和《青年近卫军》,《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甚至到了《布礼》之中,也仍然不难在某些片段找出苏联小说的蛛丝马迹。在50年代,这种“临摹”苏联的写作策略,实际上在青年作家中相当普遍,具有历史合法性和政治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