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团文化管理方法探析

2019-11-12 10:41
鸭绿江 2019年20期
关键词:社团院校培训

蒋 敏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作为实施学生全面教育、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应紧密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组建、管理、发展和传承,充分发挥其思政育人的价值,达到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积累、增强实践能力、提升就业实力和身心愉悦发展的目的。

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学生社团规模和数量与日俱增,加之学生社团自发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宽容性的特点,往往给高职院校社团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社团的发展管理不仅要借鉴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更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适时调整。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分析

1.思想引领薄弱、精品活动欠缺

社团配备的指导教师中大部分无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专业背景或学习经历,这也导致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注重专业融合多于注重思想渗透,注重乐趣互动多于注重价值引领,对社团成员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引领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2.组建招新随意、管理组织松散

许多高职院校的社团审批条件较为宽松,社团规章制度照搬于网络,无实质作用,社员的责任和义务不明,在培养、激励、考核、监督等各个方面都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致使社团日常管理薄弱。

3.监督指导乏力、缺乏整体规划

作为社团主管部门的团委,投入社团管理精力有限。指导教师优先忙碌于教学和科研,在社团的指导过程中,往往职责不清晰,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只是挂名。团委、指导教师、辅导员等社团的管理监督队伍之间尚未形成合力,对社团发展缺少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指导和管理。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思路探讨

1.规范社团管理、构建激励机制

完善社团内部的制度建设,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社团内部管理,包括社团申报、学生入团、经费使用、活动、审批、考核,活动管理开展等。采取激励措施,落实社团评优机制,对优秀社团、成效显著的社团活动、工作出色的社团负责人、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给予适当表彰和奖励,形成示范效应和良性的竞争机制。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使学生社团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社团发展和社团活动开展始终有章可循、严格规范。

2.拓宽培训渠道、加强培养培训。

在团课培训、学生干部培训中融入社团组织建设培训环节,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社团管理部门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社团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不断提升社团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又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管理强、责任意识牢、业务能力优的社团骨干力量,从而建设成大学生社团最有力量的先锋队。

3.改善管理模式、形成多方合力

实施直管+挂靠并行的社团管理模式。全校社团中的一部分由校团委直管,一部分社团将实行挂靠管理的模式,主要依据社团的活动宗旨、主要服务对象以及主要指导教师部门情况等综合因素确定挂靠指导部门,为开展精细化管理做好铺垫。

4.保障常规活动、注重品牌内涵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注重社团的品牌建设和内涵建设,对社团的方向、内容、形式以及运行方式要进行动态调适,分类别、分层级进行指导建设。通过广大社团成员长年累月的认同、接受、积淀与传承,积累社团的品牌活动,即通过不断丰富社团文化内涵,提高质量,使社团品牌活动更具特色。

5.结合创新特色、转化社团成果

社团发展可以结合专业、学科特色,走特色化与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高校可以将专业学科的建设与社团的项目活动结合起来,统筹各类资源,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将社团项目活动与科研深度融合,还可以将社团活动与实践创新、竞赛结合起来,利用社团实践性强的特点,推动社团活动与专业教学、实践研发深度融合。

结语

大学生社团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教育功能,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根据学生特点、时代特点,正视社团的运行面临种种挑战,针对性地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引领、教育作用。

猜你喜欢
社团院校培训
缤纷社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