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5年,《人类学》的出版,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一个叫做康赫的小说家。这样的表述,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涉及的是当代文坛的傲慢和偏见。当代文坛的主体是由文学期刊及其衍生出的图书出版、流通、传播机制构成,期刊文学制度及其规定的文学品格设定了某些门槛和标准,阻挡了一些优秀的汉语写作进入更为广泛的传播、流通领域;其次,新世纪以来各种类型汉语写作的发展态势表明,当前文学史书写和批评实践中所谓的“严肃文学”、“纯文学”等概念所指涉的写作其实就是某种类型文学。在类型之外,还有更多的类型。再者,具体到康赫的身份,可以开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家庭教师、外企中文教员、时尚杂志专栏作者、大学网站主编、演出公司项目策划、地理杂志编辑、日报记者、戏剧导演、美食杂志出版人、影像设计师、样态设计师、当代艺术“鞭尸人”(来自《人类学》中的作者简介)。其中的每个具体的职业都能对应某种形式或形态的“写作”。无疑,很多时候,因为我们过分信任自己被灌输的常识和审美惯性,而忽略了诸多驳杂、独特、具体的“写作”。然而需要提醒的是,当我们用“独特”“异质”等词汇去形容那些优秀的汉语写作时,请让我们的描述停留在“理解”和“交流”的层面,而不是去定义它们,因为所有的定义最终走向的都是本质化、窄化和类型的固化。
主持人简介:
方岩,生于1980年代。评论家,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第四届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扬子江评论》编辑部主任。近四年在各类学术期刊、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六十余万字,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著有批评文集《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后记》;编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第五卷:1984—1987》《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第六卷:1988—1992》两卷,约六十万字。曾获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第二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第五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第六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