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军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过程中重视党建工作是保障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企业的现实选择,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需要。
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保持发展方向的保障,优化党建工作虽然不能给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却可以保证企业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面,更合理的配置资源,巩固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企业制度的变革,国企的最高权力已经由党委会转移到了董事会,党组织在国企中的地位受到的挑战;党组织职位精简、人员短缺,组织结构的健全性下降,党建工作虚化趋势明显;党组织成员工作方式老套,党员培训效果不佳。纠其原因,大致如下:
(1)党组织定位不明确。国企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应该始终占据着政治核心地位,但是,在改革阶段,国企的党组织的定位一直非常的模糊,甚至会被当做可有可无的部分。
(2)党组织执行力滞后。在改革新形势下,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表现出了许多新特点,但国企的党组织工作运作机制并没有的发生质的转变,企业的经济文化建设仍然带有明显的政治化色彩,企业党委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党组织先进性不明显,凝聚性不够。在目前的国企中党组织建设工作干部以兼职为主,对党建工作的基础流程和制度了解不深,工作激情不够,党员信念和精神素质下滑,腐败滋生,影响了党组织群众工作的深入推进。
解决党建问题是提升党建质量的重要举措,要想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就必须直面党建问题,并根据党建出现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转变党建作用方式,提升国企党建质量。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国企改革过程中如何提升党建质量进行具体的阐述。
2.1 加强思想建设,转变党建观念
思想对人的行为具有引领作用,从思想层面上建设一个党是党建工作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准则。故要想提升党建质量,就必须加强国企党组织自身的思想建设工作,转变期党建观念,发展创新思维。而在改革新形势下,要想保证党的思想引领作用的发挥,就必须把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与思想进步结合起来,将企业宏观、微观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速度结合起来,端正思想路线,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指明方向。
例如: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我们在年初围绕“安全生产”这一工作主题制作一个总的目标计划,并签署责任书,以定性定量的方式将该主题思想落实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去。然后,我们可以细化指定目标,以党小组为基本单位划分责任区,并由每个责任区根究自己的工作实际按照总目标,制定区域作业目标。
这样以来,企业的党建组织工作被一层层分解开来,让思想建设工作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到了一起,思想建设工作的作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2.2 创新文化建设,凝聚思想力量
党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发展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承、协调统一的。党建文化可以渗透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整个经营过程中,然后经过长久的吸收融合形成凝聚力极强的企业文化,进而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机制。而要创新文化建设,凝聚思想力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党的建设文化与企业发展文化融合起来。虽然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当其运用到服务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时,二者却是互通的。党建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关键环节,党建的目的是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创新精神。
(2)让企业文化发展作为党建文化的依托。企业精神、管理观念是企业文化中的载体,而在国有企业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吃苦耐劳、拼搏奉献精神,这一点和党建文化是契合的。故依托企业文化发展党建文化,可以贴近职工的生产经营实际,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精神力量。
(3)让党建文化服务企业经济。在党建文化宣传过程中,我们可以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让党建文化深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胞,提升职工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从而唤醒职工的创新热情,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服务。
2.3 优化党建路径,助力企业发展
要想提升国企党建工作质量,我们就要优化国企党建工作路径,看清国企党建现实,深入分析国企党建问题,摒弃陈旧的党建观念和工作做法。
(1)优化国企组织机构,让党建更科学
在党建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党是领导市场经济的根本,建立起一套以党组织为政治核心,以董事会为经营核心的管理制度,完善监督和权利制约机制,实行民主集中制。
(2)完善党员教育制度,让党建更持续
在党建过程中,我们应善于从优秀的年轻员工中发掘新生力量,为国企党组织储备优秀的接班人,同时加强思想教育,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
综述,要想提升国企党建质量,就必须充分认清党建形势,寻找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结合点,让党建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其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国神集團店塔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