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地高校设计专业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研究

2019-11-11 03:51杨伟昊周洳帆
工业设计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设计专业慢就业策略

杨伟昊 周洳帆

关键词:设计专业;慢就业;策略

随着我国设计专业逐步扩招,各高校均有开办设计专业或专业方向。然而,近年来伴随着该专业的蓬勃发展,该专业在部分地区的高校却出现较为明显的“慢就业”现象,此现象在内地高校开办的设计专业愈加显著,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慢就业”问题。

1“慢就业”现象外因

1.1就业协议未能反映实际就业率

因设计专业多为“经验型”“技术型”工作,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求职者需在企业内至少有三个月至六个月时长的实习期,才会考虑与其签就业署协议。有时因签署就业协议未能反映实际就业率,且部分企业不重视签订合同过程,特别是以绩效制作为薪资指标的企业,并不会及时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和三方协议。而我国内地高校就业率数据往往是根据三方协议、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基层项目、升学的数据结果统计而成,许多学生与教师均反映未能考虑该专业特殊情况。

1.2就业机会不均衡

设计专业就业机会多,每年校招企业及招聘人数并不少,但是该专业却面临就业机会不均衡的问题。由于设计行业具有“开放”“新潮”“创新”“流行”等特点,其企业实力和招聘人数沿海城市均远超于内地城市,知名企业及学生向往的企业大量分布在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就业机会极不平衡。

1.3工作吸引力弱

设计类企业往往是低底薪+绩效制(季度结算或年度结算)。学生在毕业后需要在大城市中求职和生存,工作初期收入不高,生活成本和高压力导致毕业生对于企业的选择愈加慎重,毕业生往往希望从事待遇更好、吸引力更强、更有成就感的工作。

2“慢就业”现象内因

2.1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

内地与沿海的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无明显区别,各大高校毕业生往往能够接收到行业中同步新颖的知识与信息。但是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各学校办学实力不一、学校生源水准不一,内地高校设计专业毕业生往往在就业市场中无明显优势。学生往往能轻易的分辨不同企业的实力差距,且十分向往入职名企,但因学生本身实战经验不足,能力难以达到名企的需要,仅能在有限的几所普通企业中徘徊抉择,长时间在犹豫过程中,导致迟迟未选择就业。

2.2毕业生就业主动性不强

一方面,多数毕业生长期身处于学校及家庭的“保护伞”中,养成了不主动去拓展自己的社会经验的习惯,习惯于教师和家长的督促,缺乏主动去寻找就业信息资源的能力,盲目跟风于其他同学的就业去向,导致在毕业季校园招聘过程中错失了许多机会。采取社会招聘的企业对于鲜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说应聘成功几率不高,因此校园招聘是设计类毕业生最佳的择业时间。另一方面,缺乏自我规划和自我认知,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之处,不了解市场岗位是否与自身所匹配,盲目地四处投递简历,最终均应聘无果。

2.3家境较为宽裕

从学生信息资料数据上来看设计专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相比其他专业要优越,特别是艺术设计传媒专业,该专业学生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花费相对高昂。低起薪且高强度的工作对于其不足够具有吸引力,他们对于就业保持观望的态度。因此,这类毕业生往往不急于就业,“家里能安排工作”“回家考公务员”“考几年研究生”“家里不差钱”使得他们有条件慢慢等待。

2.4崇尚自由职业

从笔者学校的就业统计数据来看,毕业5年来艺术传媒专业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高达30%,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多数会选择在自己户籍所在地或者省会城市创业,这体现了设计专业毕业生崇尚从事自由灵活的职业的特点。

2.5考研人数剧增

由于内地设计企业相对沿海城市较少,校企合作机会不多,学生缺少了解就业市场的机会,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就业率。在没有固定的就业方向的情况下,同时伴随着高校学生考研的大趋势,许多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往往选择攻读研究生。然而,因设计专业研究生每年招生数量有限,有不少学生在落榜后便不就业,产生继续准备下一年的研究生考试的现象,这类现象也对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3设计专业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利与弊

3.1“慢就业”的益处

“慢就业”提供给设计专业毕业生更多地自主择业的时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可双向选择,“慢就业”有助于学生仔细思考自己想从事的行业及职业,往往第一份工作即在名企工作会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更大的优势。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可通过本身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结合,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这些经过自我反复思考过的就业选择,更有利于达到毕业生的就業期望值,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亦越高。

3.2“慢就业”的弊端

1)“慢就业”影响就业积极性。高校不能任意让“逃避就业”“拒绝就业”的现象频发,毕业生不能一味地比较和等待机会,最后错失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导致最终不能就业。设计专业倾向于“经验型”“技术型”专业类别,毕业生往往很难在社会招聘的企业中找到满意的岗位,毕业生如果未利用针对应届生的就业有利政策,在就业过程中将会处处碰壁,甚至磨灭毕业生的斗志,影响其就业积极性。

2)“慢就业”影响行业良性发展。一旦“慢就业”现象持续多年,就业市场的天平就会愈加不平衡,这样毕业生往往心中只有几所目标企业,导致最终只有少数设计专业毕业生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多数人进入不了目标企业的毕业生只能保持观望态度。另外,各设计公司尤其是内地的设计公司也难以招收到满意的员工,最终加剧导致国内设计行业的不平衡发展。

4解决策略

4.1就业率不再只看三方协议

由于专业特点,设计专业的就业率可增加其他灵活的形式,如“用工证明”“实习期合同”等形式。以防许多已就业的同学因无法提供就业合同,导致专业长期保持较低且不够准确的就业率。

4.2拓宽内地就业市场

应加强本地校企合作,利用本地校友企业资源,广泛宣传内地企业,请当地知名公司来校宣讲,以求带动内地就业市场。在教学过程中多尝试与本地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提供给学生更多与本地企业交流的机会。

4.3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新创业

从内地高校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内发展可见,多数留在内地就业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建议高校可以在学生在校期间大力培养其创新创业思维,提供多渠道的实践机会,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让学生敢于创新创业,更早地接触创新创业。

4.4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教学任务,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专业教师均是有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工作中与校外企业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专业教师可利用自身资源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积累更多地在实践中产生的“应聘筹码”。教师应根据自身对行业的理解及市场需要,指导学生应理性择业。

4.5配备专职就业辅导员老师

由于专业特殊性,建议设计类院校单独配备就业辅导员老师,减免该辅导员老师的其他日常事务类工作,专职研究学生就业现象,引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采集毕业生就业信息,带领毕业生配合学院就业率统计,并担任学院非毕业年级就业指导课教师。

5结语

行业现状的客观原因结合毕业生自身观念的主观原因致使“慢就业”现象在内地高校设计专业学生临近毕业时期产生,期望采取相应地调整政策可改善该现状,使得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在毕业之际能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使其有更加宽阔的择业面。内地校企合作的发展也会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学生将不会好高骛远,而是会为自己量身定制合适的工作岗位。展望未来内地的设计专业就业市场会更加兴旺,内地高校的设计专业能够继续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设计专业慢就业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职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职设计色彩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发现式教学”在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警惕“慢就业”变身“懒就业”
基于社会需求的交互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