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吕文忠 范雯杰
摘要:以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培训班为例,介绍了培训课程体系实施情况;通过学员学情分析,指出未来分层次培训需求;从学员和班主任的角度,对本期培训课程各个模块的师资情况、培训效果进行详尽的介绍和分析,总结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亟待改进之处。最后指出气象行业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培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雷达机务;课程模块;学情分析;培训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6.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103-02
一、培训课程体系实施情况
新一代天气雷达培训体系建设依托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开展,在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培训方面,干部学院已经举办了四期“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培训班”和三期“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保障远程培训班”,受到业内的肯定。
由于气象部门專业性、科技性的特点,继续教育培训还必须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尽量做到实时跟进、及时推广,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系统性、科学性。继续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既需要科学地策划,也需要不断更新。
下面以第四期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培训班(委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培训)为例,对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培训课程体系进行介绍。培训班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五块:电子与微波基础、气象雷达原理与系统、雷达机务测量实习、新一代天气雷达定标、厂家实习。
二、学员学情分析
(一)学员分析
学员整体的学历差异较大,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反映大不相同;电子、通信、机电、测控等专业以外的非雷达相关专业背景人员,占报名人数的57.3%;整体学员年龄偏小,有的学员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学员自制能力偏差些。
(二)学员期望值分析
由于工作岗位、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差异,学员的期望实习目标各不相同。将学员大致分为两类:
新入职学员:刚参加工作的学员,希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参加培训的意愿更加强烈,但他们的期望目标多数仅限于能完成本职工作,通过培训实习能熟练完成日常维护工作即可。对于新入职的省级学员来说,他们的期望目标可能更高些,除了熟练掌握站机日常维护操作,还要掌握雷达常见故障分析判断和维修的方法和操作。
资深机务学员:对于资深的雷达机务学员来说,日常维护操作内容和常见故障处理,可能已经不是他们的期望实习目标。他们更关注能提升自己雷达故障分析判断维修的能力,期望厂家可以提供维修保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指导性规范,更关注能拓展自己的工作思路。对偏远地区的雷达站机务学员来说,除了上述期望目标,还希望能减少对厂家维护的依赖性。
三、培训效果分析
(一)理论基础课程模块
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将“微波基础知识、微波元件、微波测量”放在“雷达原理与系统”前是合理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此方面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经得起多期培训班的考验,值得学习借鉴。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针对培训对象设置的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达到了最精简化,授课教师是微波领域的专家,其在该领域的相关知识结构是比较完整的,这一点很重要,尤其对于微波相关专业来说更为突出,要求微波专业授课教师掌握专业知识全面精通,才能驾驭知识的精简,从而达到短期培训的最佳效果。
从师资上来说,授课教师专业知识精通,作为大学教师,能传授学生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基本相近,因此授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要规范化、专业化,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但是在短期培训过程中,这个优点可能影响培训效果。原因是培训时间短,学员的专业知识背景参差不齐,有时教师在某个知识点的精彩见解和讲授由于不能展开,难以引起学员的共鸣。
(二)实验操作课程模块
相对于理论课来说,作为实验操作课微波测量很难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原因是它不仅和学员的专业知识背景有关,而且和学员自身的素质、工作经历等多个方面都有密切关系。相对于理论课来说,实践课对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授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候再精确的语言表达,可能不如一个实际操作动画达到的效果好,建议改变授课模式,提升实践培训效果。
另外,实验操作很大部分与前面的机务测量实验操作相同。由不同教师担任授课任务,如果缺乏深入的沟通交流,有时交叉内容会重复,这个问题在短期培训班中,尤其是外请教师授课时,很难解决。
(三)厂家实习模块
依托厂家的培训实习解决了无培训雷达装备的问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此次培训,厂家雷达无法加电运行,导致只能以讲授PPT课件为主,再精彩的PPT和语言描述对动手实习来说,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千言万语抵不过自己实际操作一下。
无论是培训环境还是培训师资,应该说厂家的准备是十分不足的。比如即使雷达操作不能实现,也应该完整讲授某一型号雷达的信号流程,带领大家将电路图跑一遍。比如报警分析方面,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员完全可以自己进行大致的故障判断,讲授这方面内容必要性不大。这部分完全没有按照既定教学计划施行,学员提的意见也比较多,主要反映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环节、没有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四)经验与不足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有雷达本科专业,并且多次承办过外单位天气雷达的短期培训班,因此无论是教师师资方面还是硬件环境方面,很难找到能与其比拟的院校来承担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理论培训任务。另外,该校每年都有毕业学生进入雷达站、省局探测中心等单位,与这些气象局单位都有技术交流等联系,因此对中国气象局天气雷达的业务运行、技术保障等方面都有清楚的了解。从教学内容上来说,针对培训对象设置的教学内容比较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达到了最精简化。授课教师基本上都是该领域的专家,其在该领域的相关知识结构是比较完整的,实践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
应该说《气象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在“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理论培训班”中非常重要,笔者认为该课程的培训效果应该是给学员建立起一个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整体认识,即学员不仅要对新一代天气雷达整个硬件系统有宏观的认识,而且要重点理解掌握涉及工作职责范围的关键硬件系统的原理等。但是,由于雷达涉及电子、微波、机电、控制、通信等多个领域专业知识,学员专业知识背景参差不齐,要达到上述培训效果并非易事。首先,授课教师要有深厚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和雷达领域的实践工作经验积累,这就具备了天气雷达机务短期培训授课的资格。其次,授课教师要能驾驭培训课堂。作为大学教师,语言表达规范化、专业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但是培训课堂上,教师要将深奥枯燥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出来,以照顾部分学员,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再次,授课教师应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整理出清晰的教学思路,做到重点、难点、关键点等知识点突出,缓解学员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信心,也有利于学员理解掌握、消化吸收知识点,增加学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前所述,基于学员的期望培训目标和岗位职责的增加,为了达到较好的培训实习效果,应该采取分层次培训的方式,同时建议增加实习环节和特殊地理环境下雷达机务保障能力的培训。为了评估培训效果,学院应该建立起完备的评价跟踪体系。
四、结束语
从国际上雷达培训的先进经验来看,培训须紧跟业务步伐,培训先行于业务等先進理念将是雷达培训的未来发展趋势,只有建立了先进的培训体系才能保证雷达等观测设备在投入业务运行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其建设效益。新一代天气雷达相关业务培训在干部学院起步较晚、培训规模较小,且随着雷达软硬件系统的维护维修、雷达资料产品应用等方面的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不断增加,缺乏成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培训体系,制约着雷达建设效益的进一步发挥。
干部学院雷达机务培训面临着巨大的任务和挑战,亟待提高自身承训能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新一代天气雷达教学手段,尽快配备专用的实装实训雷达装备和仪表工具,建设专用雷达实习实训环境,形成多样的实训方式,培养专职的骨干教师,建立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专业培训流程,是提高雷达机务培训承训能力、培训效果和培训组织效率、促进培训教学研究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学浩,杨萍,罗林明.面向终身教育的气象干部培训体系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2015,(2):55-77.
[2]焦一之,温博,荆国栋.培训体系统筹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新一代天气雷达培训体系建设为例[J].继续教育,2016,(9):44-46.
[3]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气象雷达培训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