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学科交叉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补充的两个层面。文章结合国内外跨学科教育的实践,试图再次強调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倡导跨学科教育,其实也是在倡导高校教师对真理或思想的执着追求,倡导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心与求知欲看待整个世界。
关键词:跨学科;专业性;求知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06-02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本科教育的素质化与全面化,这从各高校对于所谓通识教育的重视便可见一斑。然而,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素质化与全面化是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通识教育只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兴趣、品格等方面的一种补充手段或附属品,它与专业课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所以,跨学科或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自然学科的范围之中。
这即是说,专业课被视为学生的“本职工作”,而跨学科教育只是“课外兴趣小组”。这个比喻或许不够恰当,但它想表明的是:专业课与跨学科教育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个隐形的分界线,两者并没有充分地融合在一起。而本文则认为,专业课与跨学科教育之间存在着更深层的、彼此交织的关系。假如跨学科教育没有得到更深入的实施,专业课的学习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
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曾经指出:“我们现在视为理所应当的学科分类,其实肇始于19世纪的欧洲,当然那是基于很好的理由。通过这个历史,我们注意到现有的学科分类只是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在一定前提假设的基础之上,组织管理知识的一种特定方式。如今,我们或许已然迈入一个更加全球性的世界,而且我们都开始认真对待来自其他文化的思想。我有时就想,我们可以重新对学科进行分类。或许我们组织管理知识的许多方法都过于以民族为中心、过于以西方为中心了。如果我们打破它,那么是否就可以重新思考知识分类?”[1]
这即是说,现有的学科分类本身就是一种人为的结果,而不是必然如此这般。我们不能因为学科如此划分,就只能囿于这种框架进行学习,这不仅不利于我们获得知识,而且限制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因此,跨学科的意义不在于“以本学科为主,附带地了解其他学科”,而在于认识到学科之间不应是壁垒森严的,许多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与融通的关系。历史、文学、心理、哲学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要在追求真知的路上走得更远,就不能以专业性与区域性来进行自我的限制。假如高校或高校教师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其实也很难期待青春年华的大学生能够有更加清醒的判断。
二、跨学科教育的国外实践
2018年3月,笔者对英国的部分大学进行了调研,并且参加了一学期剑桥大学的跨学科研讨会。简而言之,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特有的“学院制”为跨学科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以主题或问题的讨论形式会吸引许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自身视野提出观点,并最终形成更丰满的理解。此外,剑桥大学还有CRASSH(艺术、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in the Arts,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这样的研究中心,它们所组织的课程、举办的会议等都试图打破二级学科的分类,以更加全面的视野观察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除了艺术类、哲学类的问题之外,如今专业性特别强的理工科也逐渐加入这种讨论方式中来,尤其是近些年较火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问题。英美学者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往往会聚集计算机、逻辑、语言、心灵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与其说这些学者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同一个问题,毋宁说他们是企图结合彼此的视域,最终对人工智能形成一种交互性的、融贯的理解方式。
三、跨学科教育的国内实践
近年来,我国部分知名高校创办了“书院式”的教学模式。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对于跨学科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但相较于西方而言,这种模式仍具有若干局限。比如,“书院式”的教育模式更偏向人文类教育,在打通文史哲的工作上,“书院式”的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它尚未能将人类智慧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并且,这种模式仍处于实验阶段,加上中国传统私塾制度的影响,它似乎也未能将现代性教育体制的长处发挥出来。
而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由于教学工作者自身受到院系、职称、知识背景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使得跨学科的交流并没有深入展开。甚至在部分时候,学术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似乎成了同一集体的不同表达方式。如何在高校的现实条件基础之上,实现更加纯粹的对思想与知识的追求,是普遍存在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此外,学生的求知欲在信息普及化、知识碎片化与生活娱乐化的环境中逐渐消退。如果他们仅限于被动接受本专业的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那么他们就无法形成一股积极的力量来破除现实境遇带来的局限性。
四、提升跨学科教育的举措
由上可见,提升跨学科教育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粗略而言,以下三个层面的举措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具体实现跨学科的目的。
首先,要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即便是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之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将答案和具体理论告诉学生,而且要培养他们对于理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哲学(科学)或理论知识起源于好奇。只有培养学生这种内在迸发的求知欲,才能实现高校教育的真实目的。
其次,高校教师自身要认识到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高校的核心支柱,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决定了高校的水平,也决定了学生受教育的框架。因此,如果高校教师自身不能心存高远,而企图把高校视为某种意义上的“铁饭碗”或“栖息之地”,那就偏离了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伦理。只有依赖高校教师主动地跨学科探索,才能为跨学科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境遇。
最后,高校应该为更深入地跨学科研究、跨学科教育提供制度与经济等各方面的支持。高校在管理层面不得不考虑各种量化的具体指标等因素,但与此同时,高校更应该看到跨学科教育的光明前景。无论从理性层面,抑或从现实层面,跨学科教育都将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五、结语
当然,强调跨学科教育,并不是否定专业教育。或者说,跨学科交叉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补充的两个层面。用句看似矛盾的话来说:一方面,只有促进跨学科教育,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只有深入地学习本专业,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跨学科的学习。
而我们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在思想上,我们不能局限在专业性之内,而无视跨学科的积极意义,尤其要意识到学科之间的所谓的分界线本身就是值得讨论的议题。从长远来看,高校教育是塑造未来国民素质的主要场所。假如高校教育依然深陷世俗化的潮流而无法摆脱,那么所造成的后果或许是严重的。因此,倡导跨学科教育,其实也是在倡导高校教师对真理或思想的执着追求,倡导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心与求知欲看待整个世界,倡导高校领导者能够以更长远的眼光治理高校。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相较于倡导得奖(尤其是诺贝尔奖等),我们更应该倡导得奖背后的文化氛围。就此而言,跨学科教育会为相对死板的专业教育带来一股活力,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求。
参考文献:
[1]陶涛,赵静一.比较主义与中国哲学——迈克尔·普鸣教授访谈录[J].现代哲学,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