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时过境迁,唯有这段儿时在小城留下的记忆尤为清晰。那些年,左邻右舍,巷头巷尾的小伙伴们玩得熟透了,远一点的,能与隔上一条马路,甚至长长一条街那边的孩子们混到一块玩。
玩着玩着,自家巷弄的名号也就成了那个年纪上互相攀比、打趣、争斗的一份最青涩的虚荣。
也怪那些古人给这些个大大小小、宽宽窄窄的巷弄起了那么奇离古怪的名号。幸好我们家这条巷子的名号还算“温良恭俭让”,听上去就有阿弥陀佛的意思——观音桥巷。巷子那头的孩子们可就惨了,玩得好的时候也就罢了,一旦闹了别扭,他们家那条巷子的名号不依不饶地会被对方戏弄、嘲笑——蛤蟆院。
很多时候,蛤蟆院里进进出出的孩子们灰头土脸的,把头缩在衣领里,腰板軟塌塌的直不起来。蛤蟆院里的孩子常常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干吗偏偏住在这儿?父母们压根儿也不当回事,莞尔一笑:不就是个名号吗,当真还会成蛤蟆了?
那边“棒槌营”的孩子们倒是曾经有过一段风光、威武的短暂荣耀期,谁也不敢招惹“棒槌营”里走出来的孩子们,名号就像他们捏着的小拳头,听上去有股子狠劲儿。说它短暂,是因为后来“棒槌”是用来笑话人家木头脑袋、做事呆板的意思。“棒槌营”的孩子们顿时少了几分硬朗。
比起这两条巷子的名号,像“梳儿巷”“簸箕巷”也就显得不那么扎眼了。
有段时间,最横的要数从“大爸爸”巷横着走出来的那群带着强大气场的孩子们了。看他们个个像只骄傲的小公鸡,就连稚嫩的童声里都带着“爸爸”们才会有的那种居高临下的腔调。
相形见绌,另一条街上“小爸爸”巷走出来的孩儿们,明显就英雄气短,起码跟“大爸爸”巷里的孩子们一比较,“爸爸”就小上一大截子。
这群孩子长大后,偶尔邂逅凑到一起,再聊起当年的桩桩糗事,都能笑得喷出饭来。
小城的地名儿、街名儿、巷名儿,其实都有它的典故和来历,只是那个时候,孩子们不求甚解,只往字面上讲究个名号、排场或是虚荣。如今细细琢磨,一个城市的街头巷尾透出的种种名号,也代表着一个时代,讲述着世代相传的传奇故事。名号大小并不重要,只要有文化内涵、民俗底蕴、人文精髓,这个名号就有价值,就具有传世意义。
如若,一旦为了某种规范去一味整改这些巷弄的名号,要么会雷同,要么会僵化,要么还会苍白。
这些虽说叫起来不硬朗、不鲜亮的名号,却让人有种绵长的怀旧感、亲近感,有种对小城青涩的眷念和感怀,尤其是常常会有一种期待与它邂逅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