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双联系人”制探索

2019-11-11 12:55王军沈新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4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育管理学生党员

王军 沈新华

摘要:文章通过对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双联系人”制的意义分析,提出具体建议、意见,旨在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新思路。

关键词:工学结合;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双联系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016-02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党员自身思想相对薄弱。根据学生党员发展程序,高职学生党员在实习期往往处在预备期,对于即将正式加入党组织的他们,在未得到充分党性培养锻炼的情况下,瞬间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学校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此时,与校园内单纯的师生、同学关系相比,外在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多种思潮涌动,绝大多数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外加自身相对孤傲、自我等性格特征,对于如何辨别真伪,保持自我,如果没有相关人员的正确引导,极易懈怠且迷失自我。

2.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相对缺位。在实习期间,学生分散到全国各地,受时间、地域、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将学生就业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此时学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更多的是处于一种放养模式,更多依赖的是电话、短信、微信等通信媒介,更多的是关心或关注学生实习就业状况,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的掌控与评价,时常依赖几个月一次的思想汇报、简短片面的聊天记录等,难以及时、全面地了解熟知和客观评价实习学生党员的实时动态和表现,教育管理服务形式相对单一、呆滞,甚至缺位。

3.校企党建共建机制相对滞后。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无论是从高校自身教科研实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要求,还是企业人才和利润等的追逐来看,校企更多的是科研、人才培养和就业等方面的合作,鲜有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层面的合作。因此,在学生党员实习期间,学校党组织时常“鞭长莫及”,企业党组织“事不关己”,学生党员自身“乐得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服务“真空”的现象。

二、实施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双联系人”制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实习实践侧重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即课堂理论知识向现实实践技能的转变,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提前接触社会,初步认识未来岗位或职业要求,从而为今后的良好就业打下基础。对于一般学生而言,目的可能仅此而已,但对于党员学生,还需对其自身党性修养进行提升和锤炼。“双联系人”制中,校企联系人间进行科学分工,密切配合,突破“理论学习—技能培养—良好就业”的传统联系带,植入“党性教育”,由“良好就业”延伸至“合格两员”(合格党员和员工),形成“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党性教育—合格党员和员工”的新联系带,实现学生党员发展和实习质量双过硬。

2.有利于校企合作内涵化的深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企事业单位则是获取自身所需的优秀人才。工学的结合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双联系人”制的引入,以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为纽带,进一步巩固了这座桥梁,在高校和企业间打通了一条新信息通道。在合作交流中,从学生黨员教育管理服务,延伸到党建共建、科研共建、人才共培养等多项领域,从而互享资源、互商问题、互相发展,为高校人才综合培养质量提升、课堂理论教学和日常思想教育提供了更多实践素材和依据,便于企业发掘、遴选和培育有用之才,为企业自身党建和产品研发获取更多先进工作理念和科研力量支持,校企合作变得更广泛、更紧密,特色更鲜明。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双联系人”制实施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落实有保障。企业更看重和关注的是学生技能和对自身多少价值的创造考虑。但是在面对是否“无利可图”的党建合作,“双联系人”制能否顺利实施,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最直接主体,高校要主动作为,要千方百计融合政府、企业和学生等多方力量,力争形成“统筹一盘棋”。首先要积极争取政府力量,呼吁从政府层面出台有关政策或指导性文件,从人财物等多方面引导和激励校企党建共建,党员共培。其次,对于企业,高校需主动对接,从现有成熟实习基地中尝试拓展合作内容,加入党建合作项目,摸索党建合作可行路径,让企业尝到党建合作带来的“甜头”,以点带面,逐步延伸。最后,对于学生党员个人,离校前要明确其实习期党性学习教育管理和锻炼要求,保持与组织联系,严格要求自我,模范带头。最终形成政府牵头、高校主导、企业参与、个人配合的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双联系人”制顶层落实保障格局。

2.做好制度设计,执行有规章。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双联系人”制有条不紊地顺利执行,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首先,人员遴选要严谨。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在联系人的选拔上要把业务精、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教师和师傅选派出来,真正发挥联系人职能。在遴选要求上,设定党龄、教龄、工龄等选拔条件,在遴选形式上可通过自荐、推荐和面谈等多途径单一或组合进行。其次,沟通交流要顺畅。联系人在对同一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要常接触、常沟通,有条件的给予专项经费,鼓励联系人相互多面对面交流,互通信息,促进双方在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上平等探讨好经验、好办法,适时修订完善有关培养教育管理服务办法和内容,促使实习学生党员真正得到成长,“双联系人”制更加切实可行有效。再次,激励机制要健全。激励不是目的,但是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的一种保障,是对相关人员工作的一种肯定。为此,要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奖励,从而增强作为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联系人的吸引力和积极性。最后,过程监督要全面。在对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高校要联合企业,在一个实习期内不定期开展联系人指导工作日志抽查、被联系指导学生的随机调查、座谈交流等,加强对“双联系人”制落实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与反馈,确保“双联系人”的指导不流于形式。同时,对于制度执行不力且严重者,必要时给予相应惩处。

3.做好评价体系设计,执行有内容。为了更好地对实习学生党员做出准确、合理的评判,从评价主体到评价内容等要做出科学设计,确保学生党员培养发展质量。(1)评价考核双主体。要打破学生党员关系在学校、组织培养教育管理服务归学校的狭隘思想,高校和企业在对实习学生党员评价考核中均要参与其中,且作为平等主体,全程参与教育管理服务,共同进行考核评价。(2)评价内容多方面。要从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同时,校企“双联系人”要根据指标内容,分工明确,职责到人,相互交流与配合,确保评价指标体系有落实。

(3)评价方式信息化。当前诸多高校对学生实习情况跟踪引入了网络信息平台评价监控技术,在此基础上可考虑加入党性教育管理指标体系,给予联系人和学生不同的权限,进行网络数据实时更新,企业联系人现场监督,高校联系人网络监控,实现教育管理服务远近结合,内外互通,促进信息传递更便捷、更及时,交流方式更多样。(4)教育管理双目标。考核评价体系要紧紧围绕合格实习生、合格党员培养和教育管理服务双目标设计,联系人根据自身位置开展思想、行为、技能等多方面指导和评价考核,并以获取合格实习成绩和能否顺利转正为目标,激励实习学生党员积极配合、主动作为。

实施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双联系人”制,不仅是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校企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对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通过“双联系人”协调共同教育管理服务实习学生党员,可以在有效保障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得到实践,且与未来就业的良好对接下,更好地促进学生党员发展培养质量。对构建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思路、新方法上是一种启发,对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党建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泉彬,周桂香,韩振国,朱星.基于“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2).

[2]吴连连,刘小群.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机制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6,(02).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教育管理学生党员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