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剖析了一节小学三年级英语复习课Recycle one的教学实践过程。通过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学目标并探讨了教学方式。文中探讨了从关注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完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一、 引言
本文要探讨如何通过复习课提高孩子的英语会话能力。
二、 提出问题
在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和尝试中,我发现Recycle单元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会不太重视,但是经过了多次的认真钻研和探讨,我得出结论:Recycle单元的教学也应该重视并处理得当,这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对Recycle板块感觉到有点困惑,总是觉得复习的内容没有什么需要多次讲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陷入了误区,总是一带而过,上过和没有上效果没有多大区别。通过本次认真的钻研磨课,我认为Recycle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回顾,理清知识的脉络并提高学生语言的实践能力,认真并且上好Recycle,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是我想达到的最终目标。
三、 问题的解决过程
下面以三年级下册Recycle one第一课时为例。本复习单元包含了三个部分,分别复习了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课时。我们以第一课时Read aloud 为例,这一课时复习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至三单元所学的对话。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使用故事里的日常用语,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懂得生活常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要乐于朋友们一起分享等。后面两个课时分别复习的是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单词内容。本单元Read aloud为情景对话教学,将前面所学的前三单元的句型全部自然融合在对话里,能更好地让学生使用和操练句型,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我认真准备了一段时间,经过几次磨课,我觉得受益匪浅。Read aloud是复习本册教材Unit one—Unit three的句型。训练句型Where are... from?/I am from...以及国家词汇名称China,Canada,USA,UK等。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认为学过了的单词和句型,没有必要再多次强调,总是一带而过,不仔细揣摩,上过复习课后效果也不太明显。通过本次教学我仔细地研究分析教材以及分析学情,制订了教学计划并多次修改教学方案,最后给学生上了这堂课,我感觉效果比以往好多了。
课前我精心准备了课件PPT和动画以及人物头饰。上课开始,我以饱满的激情带动孩子们进行热身训练,吟唱了Unit One歌曲He and she,互动之后紧接着通过一个游戏环节Whats missing?复习了Unit One单词,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同学们积极踊跃争着发言。通过“头脑风暴”brainstorm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时地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巩固所学单词,对后续的教学起到热身作用。我接下来又通过PPT展示出课文中Sarah,Wu Yifan,Chen Jie,Amy的图片,复习句型Whos she/he? She/He is... She is from...在复习句型的过程中,先是老师问学生答,然后是一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回答,教师和学生成为了共同的行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对话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意义的理解。与此同时回答正确的孩子,也应受到鼓励和表扬。
接下来我悄悄地把John的头饰交给了一名机灵的男学生,让他戴上头饰转身,面对着全体同学,然后我问到Whos that boy? 引导学生答出Hes my friend,John.在复习以上这两个句型时,课堂上也反复地操练。课堂里可以通过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同桌互读,这样通过了各种不同方式的pairwork,让孩子们体会到多说英语,真正地要read aloud。这里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孩子们是特别富有活力和想象力的,他们能够充分地把场景演绎得非常有趣。接下来通过多媒体观看Read aloud的动画,学生天生对动画感兴趣,看过之后我接着提问,指着图片上的高个子女孩问Whos that girl?让孩子们找出答案,引出Wang Tong。王彤是位高个子的女孩儿,那么我进一步引导孩子们Why is Wang Tong so tall?让孩子们回答She likes sports.同学们认真地跟读sports这个单词并反复操练,我也特意强调了sp的发音。我也顺便输入了情感教育,要想个子长得高,必须要喜欢锻炼和运动。这里我采用了探究教学模式。课堂强调的先是学生,然后是学习内容。将教学理解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方式,主动个性化地练习内容。此时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是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而不是教,学生进入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对问题的探究理解来建构有意义的知识。而教师——我则扮演问题的设计者,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最有趣的也是孩子們最感兴趣的环节就是演一演,表演对话。在演对话之前,我让孩子们先分组操练。这里运用了合作学习法pairwork和groupwork给孩子们练习对话语言的机会,并相互学习,也利用了全身反应法调动了孩子们的感觉器官,让他们去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动作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孩子们被分成四至五人一组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孩子们通过合作学习对话,对本课内容产生了深刻的认识,接下来就是表演环节了。由每一组中分别选出三名同学分别扮演Chen Jie、Wang Tong、John的角色。我认为不论孩子们演得好或不好,都应积极地鼓励他们。每小组的三位同学分别带上了各自的头饰。有的孩子擅于表现自己像个天生的小演员,有的孩子具有天生的幽默感,而有的略显胆小和羞涩。我尽量地鼓励他们开口说、大声说。此时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也体会到了本节英语课真正要达到的目的Read aloud。此轮表演真正让孩子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获得了英语知识和技能。美国的教育学家理查德.I.阿兰兹博士将教学模式划分为六种类型。合作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与课堂讨论模式,这三种模式更多地来自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刚才的演一演这个教学环节就是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自主学习,在自然的语境中习得语言。同学间相互促进,激活潜能。
在第一次磨课以后,教学环节到此就结束了。后来我又通过反复的思考研究,孩子们是具有很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我应该培养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操练、去说。因此我又设计了另外一个环节,句型的替换练习,当然也需要重新分配时间配合我的教学。
接下来的活动我就利用了孩子们具有的充分想象空间和创造力,将课文中的人物进行了替换练习。For example 先把Chen Jie换成Amy或Sarah。John换成Mike或Wu Yifan,这样事先准备的头饰都派上了大用场。Wang Tong也可以进行替换。这下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意识顿时又被唤醒了,孩子们按照先前分配好的小组再次进行了小组合作。运动sports也被其他的词替换了,有的孩子用了jumping,有的用了running,还有的人用了swimming。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我本来想孩子们可能要多花点时间才能够熟练替换下来的词,经过后来的操练,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经过了几分钟的小组合作和pairwork。孩子们很快地就把人物替换练习成功表演出来,有的同学还配上了自己想象出来的动作、眼神,而有的同学就像演了一出小话剧,看得我忍俊不禁。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学习气氛也相当热烈。
在演一演的环节中,孩子们通过了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有学生自己组织的学习,它有助于学生找出自己的学习重点,而且有利于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最适合用来练习、巩固、复习和检查已学的内容,而Recycle单元本身就是复习单元,这更方便于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唱英文歌曲“The cat is from the UK”经过对话表演环节的操练,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已很高涨。伴随着轻松愉快的歌曲节拍,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英文歌曲。孩子们在轻松、活泼的英语气氛中结束本课,这堂复习课也进入了尾声。我第一次覺得复习课也是可以上的有声有色。
四、 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唤起情感体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复习了本册书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的句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实施的,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合作,参与讨论,初步也形成了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开口说并大胆说Read aloud。
这节三年级Recycle课,我一共磨课三次。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熟练用本课句型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得体的对话,也让我对今后的复习课Recycle教学充满了信心。
课后我深有感悟: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我一直在不断的学习中,钻研课程标准,学习英语学科学生的核心素养,争取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的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同时得到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尽量让孩子们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地让孩子们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识,能够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我尽量每一节课都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习惯、生活经验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出发,让他们更多地体验、实践、参与、合作。课堂上学生尽量地大胆去说,大胆地去交流,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学生真正做到“Read aloud”。
五、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研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要尽量挖掘出他们学习的潜能和创造力,让孩子们作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寻找学习英语的乐趣。这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成海.现代教学理论与有效教学模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李英.学习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小学英语[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丁勤,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市紫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