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误区探究

2019-11-11 11:08崔晓春
考试周刊 2019年74期
关键词:误区途径阅读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拓创新,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原因,正确科学地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摒弃低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误区;途径

截至目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国推行好多年。《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目前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和模式。但笔者认为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太科学的问题,一些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走入了误区。经笔者调查研究,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误区

(一) 过分重视学生自主性而轻视了老师的指导作用

有些老师可能怕落入“满堂灌”的俗套,过分追求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草草设置问题,不管设置的问题是否符合学情、教情,先让学生合作、探究、思考解决。结果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找句子,谈体会上。造成老师的指导性作用得不到发挥的结果,这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

笔者认为,学和教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的关系,只有教法与学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才会发挥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叶圣陶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就深刻地揭示了教和学的这一辩证关系。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该讲的内容还是要一定讲,经过学生自主合作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做一些适当的点拨,做到有的放矢,具有启发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

(二) 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学生语感的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实践,多媒体技术早已融入了课堂,甚至借助网络辅助教学已成不争的事实。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课件制作精美、质量上乘,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整合的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的确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普及和推广价值的好事。

可是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有些教师由于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从而成了课件的奴隶,他们忙着播放多媒体,却不顾教学情况,也不及时反馈课题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思路,完全由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学生就在多媒体的播放中,老师的串讲下完成了阅读教学。这样的话,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剥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丧失了对学生语感训练的机会。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用好多媒体的同时,更应尝试运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 过分关注创新阅读而忽略了文本的意义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学生大胆表达,也不管学生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就极力肯定。我们学校的一位语文教师讲完《狐狸和乌鸦》这一课后,就立即提问,就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回答:“我认为狐狸真狡猾,他善于动脑筋,会想办法,终于吃到了肉,我自己比较喜欢狐狸。”面对学生的回答,语文老师觉得这位学生的回答很新颖,并对其表扬。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欠妥。虽然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认识,从某一程度上来说偏离了文本主题,它与作者的创作意图背道而驰,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形成起不到任何作用,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没有好处,自然而然违背了文本的价值趋向。

(四) 过分追求合作探究而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广大语文老师们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笔者通过观察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刻意追求小组学习的形式和效果,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具体表现为:一是语文老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从而导致合作过程草草收场;二是合作学习设置的问题不太成熟;三是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讨论那些意义不大的问题,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四是合作学习的全员参与度不够,一些发言积极踊跃,剩下的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五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组内成员分工不明,不能够很好地协作,现场比较混乱,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可想而知。

二、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 不断革新教学观念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习型社会中,语文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路人,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是教育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所以作为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1.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首先应用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在新的时期,大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质疑、发现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学生通过大量名著的阅读,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要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灵魂的洗涤与陶冶。

2. 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紧扣教学目的,激發学生想象,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亲的话,老师问:“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像花生一样不喜欢张扬,或者很低调的人?”这时学生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学生说:“牛吃的是青草,模样也不漂亮,但是它却把甜美可口的乳汁贡献给了人类。”“藕,虽然身在泥淖,但它却成为人们可口的食材。”“那清洁工,脏了自己却净了别人。”等等。激活学生们思维后,一个个美妙的想法接踵而至。

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给学生一个合理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支配;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锻炼;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究;给学生预设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克服;给学生一个疑惑,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对付。这样,既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又塑造了学生的品质。

(二) 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创设美好的教学情境

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语文老师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能使课堂进入师生关系和谐,情感共鸣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艺术境界。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挖掘,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开发,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充分培养。创设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陶行知先生认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温暖。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和蔼的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都能给学生带来温暖和幸福,都能使学生天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发挥到极致。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幸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通过多媒体营造美妙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借形象来思维,所以多媒体的使用非常有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多媒体创设美妙的教学情境,调动全体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所要营造的美妙意境中,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唤起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让他们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

如学习《船长》一课,笔者让学生一边欣赏多媒体画面或视频,一边看课文相应内容:“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时学生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共鸣。笔者顺势引导:“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请学生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学生展开讨论,结合课文中哈尔威船长的光辉形象并指出:“哈尔威船长在生死攸关之时,舍己救人,他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的品质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他是伟大的!”是啊,当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课文中的故事时,就会激发他们的灵感,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

俗话说:“教无定法。”创设美妙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美妙的教学情境中,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兴趣,感到学习是一种幸福,而不是思想包袱,时间长了学生自然而然乐在其中。这样,不但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求知欲,而且还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既能减负,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 重视引导探究,课堂教学渗透创新意识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机械的练习。”而素质教育要求,就是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知道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重视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学习能力。高度的自觉性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大力支持自学,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让他们积极探索新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如教学《壁虎》一课时,给学生提前布置一些作业,如从网络中了解壁虎的形态、生活习性、身体构造、生活地域等。还让学生查阅一些关于壁虎的资料,使学生在预习中就对壁虎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全力支持和鼓励学生的大胆质疑。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要杜绝走过场。

3. 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就是充分调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教学策略。如笔者给孩子们教授古诗《清平乐·村居》一课时,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反反复复的吟诵中体会诗的意境,揣摩诗人的情感。结果,在这堂课中学生参与度高而且兴趣高涨,成为这堂课的亮点。

(四) 关注拓展迁移 重视学生創新思维培养

所谓“拓展迁移”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延展与运用,最终指向目标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平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各位语文老师适时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点拨,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如句子位置分析、题目解读、信息筛选、概括归纳、口头表达等,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澜.让课题焕发生命对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作者简介:

崔晓春,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文庙街小学。

猜你喜欢
误区途径阅读教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冬季洗澡的误区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