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应着重培养的一种能力,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该实行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能力;教育阶段;语文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会让人受益匪浅,不管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或是高中阶段,都要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增长孩子的见识,提升孩子的素养,陶冶孩子的情操。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和不懈配合,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那么,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怎样才能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 在幼儿阶段,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阶段的孩子,我们一般人認为,他们不会阅读,但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家长在与他人交谈的时候,孩子在用心灵的窗户观察倾听着大人的动作和语言,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思想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只有亲眼看见了,亲耳倾听了,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家长应该做到这些:
(一) 常带孩子到图书城转转,在每天的下午时分或是周末,那里读书的孩子很多,孩子到图书城看到有那么多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在读书,他就既好奇又觉得这个地方好热闹,他的读书兴趣也就来了,这儿翻翻那儿看看,孩子的兴致来了,注意力就集中了,这无形中就激活了孩子的阅读思维。
(二) 家长还可以在家里引导孩子读书,家长读孩子喜欢听的一些童话故事,再问问孩子故事的大体内容是什么,孩子就会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有时还讲得比较生动,久而久之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就有了。
(三)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买些漫画书和简单的脑筋急转弯的书,让他自己读,他会觉得很有意思,有时还会向家长问好多有趣的问题,那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孩子又有了一次进步。
(四) 家长还应参与到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如家长惟妙惟肖地去读《小红帽》的故事,孩子听了之后,也会迫不及待地去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去讲,还会问与故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小红帽的妈妈为什么不和小红帽一块儿去看奶奶呢?小红帽在最后感谢猎人了没有?正如唐代诗人李白所言“兴在趣方逸”,孩子从中获得了阅读满足,从而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 在小学阶段,既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要么在课内读老师要求的内容,要么在课外去寻求阅读。但是,他们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老师要在这时做好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一) 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字、词、句。学生先要认识字,识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通过日积月累,学生认识的字就多了,积累的词语也丰富了,当然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要求学生自己查字典或向同学老师请教。然后要读懂句子表达的内容,这样才能理解一段话,知道一段话说了什么写了什么,进而一篇课文也就基本能读懂了。
(二)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阅读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读一两遍,对个别学生来说已掌握了基本内容,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掌握内容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设置几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老师所布置的问题有:课文题目点明了什么?在文中能起到什么作用?课文内容有几段话?分别讲了什么?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老师也就能知道学生掌握了多少内容,从而进一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兴趣中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情感,从而培养阅读能力。
(三)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会学生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关键词问什么,在课文中就筛选什么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勾画圈点批注,然后带着这些关键词去回答问题。在小学阶段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乌鸦的嘴能把小石子衔到瓶子里吗?乌鸦为什么要把小石子衔到瓶子里呢?乌鸦衔小石子的举动体现了乌鸦怎样的形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然后教师一一提问,学生就能用抓住的关键词去回答,最终明白了课文主旨,文章塑造了一个聪明的乌鸦形象。
(四) 给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在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时,给他们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用眼观察当前之美景,用耳倾听大自然美好的声音和同学的心里话,用大脑去想象见不到的景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与景的熏陶下去感受课文内容。如在学习《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时,我先挂出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进行春天的描述,接着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在美景与音乐的熏陶下很快进入了情境。这时我轻声问道: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春天真美啊!接着我再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再答:鲜花、蝴蝶、小女孩啊!然后我又问小女孩的双手伸向了哪里?学生再答:双手伸向了沾满露珠的月季花和蝴蝶。我再问:小女孩创造了一个什么奇迹?学生再答:小女孩触摸到了春天,我又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若有所思地回答:神奇的灵性。这种阅读过程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通过对精妙言语的品位,来进一步明确其人文、情感的浓郁。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品味、积累并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在初中阶段,既要要求学生选好阅读书籍,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水平提高的关键,古今中外名著都是初中生阅读的对象,内容思想健康的文章也应在初中生阅读的书目之列,实用文摘也不能被学生所忽视,所以老师要在这时做好学生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一) 教师要要求学生每天应抽出应有的时间,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可以写注解,或要求学生摘抄优美的词句、名人名言,收录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且要求学生用美观大方的书写记录下来,以便老师同学浏览学习,这对自身来说也是一种读书享受。
(二) 教师要督促学生常阅读。初中学生或许还喜欢读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只要喜欢读,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写。学生读J.K罗琳的《哈利·波特》时,其中的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哈利·波特那聪明、机智、勇敢的形象似乎成了学生心中的偶像,学生读起来一发而不可收,这时他们会有感而发,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还会把精美的言辞摘录下来。学生感到阅读如此有意义,对提升语文成绩如此有效果,就会时时寻找阅读机会,不需老师检查,不需老师督促,他们的求知欲得到了提升,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了快感,思想得到了熏陶,心灵得到了陶冶。
(三) 教师还可以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畅谈自己的读书经验,或给学生看自己的读书心得,学生在感慨老师勤奋之余会效仿老师的读书笔记,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讲自己读过的故事,介绍自己读过的书籍,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有的学生不喜欢读四大名著,老师给他们讲讲《三国演义》的情节内容,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等等故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去读。
(四) 老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近况,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或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如《红楼梦》及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刘姥姥,她那风趣幽默、朴实憨拙、嬉闹贾府的村妇形象,定会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会有许多感想可谈。
(五) 有时让学生朗诵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如《我有一个梦想》,学生读的有声有色、抑扬顿挫。或举办朗读比赛,给他们一个小奖励,全班学生青睐和欣赏的眼光定会激发学生的激情,同时他们也分享到了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四、 在高中阶段,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还要加强课堂阅读指导
高中学生很少有多余时间去读长篇名著,所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要求去读才是最好的选择。新课标要求阅读的文章中有许多长篇名著,学生该如何去读呢?
(一) 老师可以让学生做到:小到遣词造句、段落层次、情节内容,大到思想情感、写作特点,制定明确的目标。如高中阶段的选读小说《水浒传》,这部文白相间的小说,学生读起来有点难,所以要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工夫。此小说的内容很丰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读,教师应精选情节:鲁达出家,鲁智深倒拔杨柳树,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等等故事,教师教会学生,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信息,为答题而阅读,为提高成绩而阅读,这才是重中之重,才能切中阅读的目标。否则,学生沉浸在阅读的快感中,一发而不可收,精神上得到了享受,而阅读文章的分值提不上去。
(二) 老师要让高中生知道,面对阅读的试题时,还需掌握精读的方法。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字,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精讀对提高阅读很有帮助,且在做不同学科的题时,精读特别重要。否则,只知皮毛,不能切中要害,造成了失分的后果。
(三) 在高中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老师还需教会学生粗读的方法。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这是古人粗读的见解。高中生想读书消遣之时,不免试试粗读法,借粗读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总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要以阅读教学为主,要教会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来挖掘学生的语文潜能,从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
宋胜霞,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陇西县文峰中学。